能源大過渡的理論與方法:走近氫經濟

能源大過渡的理論與方法:走近氫經濟
定價:300
NT $ 237 ~ 300
  • 作者:陶在樸林文章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5-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79086
  • ISBN13:9789571179087
  • 裝訂:平裝 / 1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能源過渡的理論與方法----走近氫經濟」是一本理論與方法,情景與現實互映生輝的有趣讀物,既是科學普及的書,也是專業技術的書。能源過渡在美國未來學家傑里米里夫金的命題裡叫產業革命。本書將有關能源結構演化的脈絡展現在書內,內容包括:廉價石油經濟的結束、能源結構大過渡、能源地圖、氫經濟網絡、氫氧機企業及布朗氣的應用。

  本書對於能源產業或非能源產業的讀者皆適宜。不論是校園、技術園區裡的讀者們都是很好的閱讀教材,更是從事能源政策研究和制定能源政策者的優質參考書藉。

  本書特別介紹S曲線的預測方法,利用大量的案列說明它的技巧,趣味橫生。讀者均可運用到自己的領域,解決自己的問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陶在樸

  現職:

  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經歷:
  維也納經濟大學教授
  中山大學(廣州)教授
  東北大學教授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臺灣工商時報主筆 

  有關經濟發展理論、生態經濟、系統動力學和文化基因傳播的專門著作數十種

林文章   

  現職:

  友荃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歷:
  1.美國 ITU國際科技大學授臺灣發明得獎協會發明博學博士
  2.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與精密工程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3.南開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研究生

  經歷:
  1.財團法人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基金會董事
  2.高雄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綠色產業組」委員
  3.日本國立金澤大學客座教授

  國際獎項:
  2008年Energy Globe Award-Honorary全球能源「榮譽獎」
  2009年Energy Globe Award-National (Taiwan)全球能源「國家獎」
  2010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世界最大環保組織共同頒發Energy Globe World Award -全球能源「世界獎」-空氣項目首獎,為亞洲唯一獲獎者。
 

目錄

第一章 廉價石油經濟的結束 ⋯⋯⋯⋯⋯ 1
一、世界第一口機械開採的石油井/ 3
二、揭露最後一滴油的秘密/ 5
三、世界石油高峰真的來了/ 9
四、悲觀派與樂天派的價格戰/ 11
五、石油的價格史/ 15
六、熵和看不見的心/ 18

第二章 什麼是好能源 ⋯⋯⋯⋯⋯ 21
一、能源概念三部曲:「功」、「能」和「能源」/ 23
二、能源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27
三、什麼是好能源/ 35
四、能源效率指標:能源強度/ 45

第三章 能源結構大過渡 ⋯⋯⋯⋯⋯ 51
一、能源過渡大地圖的開場白/ 53
二、由木柴到煤炭的第一次能源大過渡/ 54
三、石油興起/ 57
四、電力—初級能源的高速公路/ 59
五、再生能源/ 62
六、2030 年世界能源展望/ 65

第四章 能源地圖 ⋯⋯⋯⋯⋯ 73
一、奇妙的S 曲線/ 75
二、技術替代地圖/ 85
三、尋找能源「地圖」/ 87
四、經典與歸宿/ 93
五、台灣的路/ 95

第五章 氫從那裡來 ⋯⋯⋯⋯⋯ 101
一、氫的簡史/ 103
二、如何獲得氫/ 108
三、發展氫能的技術地圖—台灣的機會/ 117
四、台灣的能源安全/ 120

第六章 燃料電池 ⋯⋯⋯⋯⋯ 125
一、電池及燃料電池簡史/ 127
二、燃料電池的類別/ 132
三、全球燃料電池發展展望/ 146
四、氫的儲存與運輸/ 149

第七章 氫經濟的中途島—布朗氣及其應用 ⋯⋯⋯⋯⋯ 155
一、氫經濟的中途島/ 157
二、布朗氣簡史/ 158
三、布朗氣用於汽車混合燃料系統/ 161
四、布朗氣用於汽車除碳/ 167
五、布朗氣與油混合燃料用於鍋爐/ 171
六、未來的布朗氣新應用/ 173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廉價石油經濟的結束
 
一 、世界第一口機械開採的石油井

 
「石油」一詞最早出現於西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當時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描述 “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故而名之。石油有兩種,一種是人們經常所談的,由陸地或海洋底層噴出的且易於加工為汽油的“常規石油”,另一種是從瀝青砂岩或油頁岩等礦層使用複雜的并有污染後果的技術而獲得的“非常規石油(或稱為油氣)”。
 
所有上述兩種石油礦床大約形成於1.5億年前的侏羅紀,地質學家估計工業化以來的140年內,全世界大約開採了8,750億桶石油,地底下海底下究竟還有多少常規油可採,一直存在兩派觀點。一派樂觀認為,所有資源不存在用光與否的問題,因此不必杞人憂天特别為石油擔心。另一派相反,認為所有非再生資源相對於人類的貪婪,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更不要說盛世已去的廉價的常規石油,“後石油時代”已經到來。
 
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的記載,世界上第一個用機械方法開採的石油油井,在美國賓夕法尼亞洲泰特斯維爾城(Titusville)。1859年8月27日,艾德溫‧德雷克(Edwin L. Drake)用蒸汽機完成了該油井的勘探和開採,彼時、彼地標誌了全世界石油工業的開始。
 
其實早在16世紀初,就有當地的印第安人沿著河溪採收滲漏石油的記錄,當時石油用來替代照明用的鯨魚油。直到1858年,法蘭西斯‧布魯爾醫生認為採油有利可圖,遂而成立了塞尼加石油股份公司。股東會爲了提高產量給艾德溫‧德雷克股東一個任務,請他把油井擴大和加深,德雷克利用一台6馬力的蒸汽機代替人力,經他改造的油井日產量立即提高到30桶。
 
煉油商們以每桶20美元的高價收購了德雷克的原油,如果用今天的價格折算,每桶油的油價100-120美元。一百多年過去了,德雷克的第一口井不復存在,但比它小兩歲的另一口井至今仍在噴油,它的名字叫McClintock #1(麥克林托克1號),這口油井始於1861年,當年的產量是每天50桶。現在油井仍維持在當時的鑽探深度,但是每天的出油量下降到一桶左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9
    $270
  3. 新書
    9
    $270
  4. 新書
    95
    $285
  5. 新書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