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疏離:日本心理醫師的心態療癒之旅

情緒疏離:日本心理醫師的心態療癒之旅
定價:280
NT $ 196 ~ 246
  • 作者:水島廣子
  • 譯者:楊鈺儀
  • 出版社:世潮
  • 出版日期:2017-08-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590483
  • ISBN13:9789862590485
  • 裝訂:平裝 / 16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0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國際心態療癒(Attitudinal Healing)日本代表人——水島廣子醫師,
於2005年赴美加入心態療癒志工行列,帶領人們進行團體心態療癒。
結合人際心理治療技巧,學習傾聽而不批評;
不再需要討好團體和他人,
自然接納他人,同時也將獲得接納。

  你是否曾經覺得:
  「我好像不應該待在這裡?」
  「只有我沒辦法融入大家」
  「反正像我這種人,就算消失,也沒有人會在乎」
  感覺被小圈圈排擠嗎?就算一團和氣仍覺得孤單?
  想知道你的容身之處究竟在哪裡? 

  本書探討現代人的疏離感與解決方案:
  當我們進入團體,面對嶄新角色、價值、信念系統,
  都會希望展現個人能力,獲得團體認同。
  但往往因此產生挫折感,甚至造成憂鬱。

  然而,疏離情緒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就算外在形式上的連結再多,一個人的孤獨感騙不了自己!
  你要做的只是:
  接受這樣的自己,即使被逼到牆角,做個邊緣人又何妨!
  使我們疏離的,不是外在處境,而是自己的心態。
  批評自己和別人,使你成為情緒的奴隸,
  請停止自我批判,開始傾聽別人和自己的聲音,
  你將知道,不需要驚慌去尋找自己和別人的共通點,
  要做的只是認同自己,接受自己,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你都是最好的」。

  心態療癒是美國精神科醫師詹保斯基(Dr. Gerald Jampolsky)在1975年於美國加州創立,
  最早是為了幫助絕症兒童與青少年得到心靈的平安,而發展的支持團體,目前在美英法德義日中等三十餘國都有國際分會。

  藉由「心態療癒」指導原則,你可以:
  .接受自己的原本面目
  .不必想要去改變別人
  .收回思緒,定錨當下
  .認同自己,自我肯定
  .負起自己的責任

  本書將心態療癒原則簡化為三步驟,
  跟著做,幫助個人在團體中找到位置,
  不再糾結邊緣化,自在又快樂。
  第一步,調整自己的心態。
  第二,請先付出,接納別人。
  第三,賦予自己一個「任務」,自然融入團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水島廣子 Mizushima Hiroko


  精神科醫師。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畢業,慶應義塾大學博士課程修畢。

  曾任職於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精神神經科,目前擔任人際關係療法專科診所所長、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精神神經科客座講師、日本心態療癒(AHJ;Attitudinal Healing Japan)代表人。 

  2000年6月~2005年8月,以身為眾議院議員的身分,從徹底改正防止兒童受虐法起始,盡力實現多項法案的修正。

  日本「人際心理治療」最高權威。日文出版包括:『「怒り」がスーッと消える本(讓「憤怒」快速消失)』,『自己肯定感、持っていますか?(你有自我肯定感嗎?)』(以上皆為大和出版),『自分でできる対人関係療法(人際心理治療自己作)』(創元社)『10代のうちに知っておきたい折れない心の作り方(最好十幾歲就先知道,打造不受挫的心靈)』(紀伊國屋書店)『女子の人間関係』( sanctuary出版)等。

  www.hirokom.org

譯者簡介

楊鈺儀


  喜歡日文,喜歡日本,喜歡閱讀。最大心願是能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
 

目錄

前言
心態療癒的起點
「容身之處」不能等待別人給予

第1章「容身之處」的真相
感覺受到排擠
覺得自己很沒用
關於衝擊,你最好先知道
形式上的連結再多,不見得能產生融入感
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有助於尋找個人位置
容身之處的感受=自我認同
COLUMN社交型人格與自主型人格

第2章 打造容身之處第一步:首先調整心態
容身之處的感受,取決於個人生活態度
生氣代表有所困惑
「人類本來就是很溫暖的」這種想法可帶來平靜
究竟什麼是一個人的「容身之處」?
團體的指導原則並非硬性規定
團體型女性的來往特徵
心靈平靜,然後才能融入團體
心靈創傷的負面影響
COLUMN有時不妨暫時離開,給自己一些休息時間

第3章 打造容身之處第二步:是給予而不是獲得想要獲得,必先給予
批評使你成為情緒的奴隸
傾聽的時候,不要批評
不要把別人的負面情緒攬在自己身上
溫暖的感情才能打造容身之處
不要想去改變別人
「容身之處」的感受,是一條雙向道路
愈是在意他人的批評,愈要放下自己的批評
施比受更有福
職場上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處」 
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再質疑自己
犧牲與給予的差異
自我坦白
重點不在於尋找自己和別人的共通點
付出的影響可能看不見,但都會有感覺
COLUMN提供他人建議的注意事項

第4章 打造容身之處步驟三:賦予自我「任務」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
偶而偷懶,提高自我肯定感
目標意識打造「容身之處」 
賦予自我任務,使人與人之間產生連結
面對新環境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注意不要造成反效果
就算被逼到牆角,做個邊緣人,用心過生活也無妨
任務與付出
COLUMN笑的作用

結語 一個人的容身之處,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前言

  近來在日本經常會聽到「居場所」這個詞,也就是中文的「容身之處」。只是,在我長大成人之前,也就是約三十年前,從來沒聽過。

  近來,有沒有「容身之處」在日本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引起大眾注目,紛紛討論。到處可見像是「打造拒絕上學兒童的容身之處」、「打造職場退休男性的容身之處」等,「打造容身之處」並成為日本政府行政機構或非營利組織NPO的課題。

  「打造容身之處」,具有物質性層面與精神性層面兩個意義。有人是因為「想要有每天都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這類物質性層面,而想要找到可以容納自己的團體。然而,精神性層面豈不應該更為重要?

  的確,雖然世界上到處都是物質性的團體,但一個人卻常常感覺無法融入,似乎只有自己被隔離在外,像這樣的情況絕不是少數人所獨有。

  例如,家庭原本應該是最令人放鬆的地方,但對先生來說,回到家看見妻子、兒女熱烈地在談論自己不懂的話題,身為支持家庭經濟重要支柱的一家之主,感覺好像被排擠在外,這時先生或許就無法感受到家是自己的「容身之處」。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先生或許會覺得,倒不如回到職場,或是埋頭滑手機,比較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另外,在家裡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客廳不是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反而喜歡窩在自己的房間。

  相信談到聚會開趴,不少人會覺得有點困擾,莫名覺得自己與其他人特別疏離。看著大家都在開心聊天,好像只有自己孤單一個人,沒有談話對象。而且,即使有人過來和自己說話,說的也只是場面話,雙方一副各自心裡有其他盤算的樣子,隨便聊聊就打發,換下一個人說話。

  由於不太知道應該怎樣和別人說話,怎樣消耗時間,在聚會中變得尷尬起來。心中不禁想著,自己不知在別人眼裡看來怎麼樣?應該是被打入不善交際的無聊冷宮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也會產生找不到自己「容身之處」的感覺。

  職場上也有同樣情況,如果主管不重用,同事又不把自己當一回事,這時候也會產生「沒有容身之處」這種感覺。雖然在工作上有自己的辦公桌,這是物質性的容身之處,但在精神上來說,卻找不到容納自己的位置。

  本書著重在心理上的「容身之處」問題,探究現實狀況,告訴大家該怎麼做,才能不論身在何處,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自在而快樂。

  本書所要探討的就是這些主題。心態療癒的起點我之所以想要探討這麼大的「容身之處」問題,要從一重要事件開始說起。激起我產生寫作本書的念頭,是由於「國際心態療癒」( Attitudinal Healing Interna-tional,這是一個國際協會,我參加他們的志工活動,這個協會是以「心靈平靜」為核心目標,和伙伴們一起致力於調整自我心態),展開體驗型課程,放下沒有「容身之處」感。

  體驗型課程內容在本書中會進一步介紹,其中最能做為參考的想法是:「今天我不覺得自己沒有容身之處」(我要事先申明,參加體驗型課程的人士,的確有部分早已互相認識,但還是有很多從沒見過面的陌生人)。

  之所以在課程中會聽到大家坦白的感想,或許可以簡單解釋為,這是因為課程主題明確,大家都抱持著想要做一些事來處理接納與被接納的問題,而前來參加課程。不過,我認為還有其他原因。因為不論是在學校還是職場,在一個人喜歡的地方還是聚會,基本上各種場合都有不同主題與目的,而去參加的人,都會抱著符合主題的想法,關於這點大家都一樣。

  這麼說來,為什麼以接納和被接納為主題的體驗型課程,特別不同呢?又或者說,是否有什麼地方不會讓人感到有沒有「容身之處」的問題呢?具有什麼必備條件呢?

  談到我所參加的這一種體驗型課程,重點並不在於主題本身,可以說是在於體驗型課程的組織綱要,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我們所使用的指導準則,放在本書末,提供給大家參考。重點大致為,禁止提供任何人、任何建議,只能說關於自己的事)。詳細情況,我會透過本書一一說明。我想先說的是,所謂安全的地方,具有能讓所有人放鬆的效果。也就是說,所謂安全的地方,先決條件就是,不論是對自己還是身邊其他人來說,都會覺得那是一個「容身之處」。

  另一方面,在不安全之處、危險之處,人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人類是一種動物,自然具備動物最原始的各種反應。碰到危險,「要逃?要戰鬥?要靜止不動?」( flight, fight, or freeze )這些反應都是動物會出現的。

  以「戰鬥」而言,真正會動手的人其實並不多,但遇到爭執的時候,往往可以看見很多人會你來我往地回嘴,或將自己超過的行為正當化,這些都屬於「戰鬥反應」;有些人會告訴你,戰鬥反應是正確的。反應不一定會有實際動作,有時可以是內心產生的相似反應。發生戰鬥反應的時候,代表當下已脫離了自己的「容身之處」。至於其他兩種反應--逃避和靜止,屬於相反的封閉心靈,終究與「容身之處」也是相關的。

  談到安全,便聯想到危險,相信大家首先會想到暴力行為。但是,即使沒有出現暴力行為,也不能說這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精神上是否真正覺得「安全」才是重點。在心理上無法感受到「安全」,例子有:「和某個人見面,他卻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發表評論:『你這樣不行喔』所以覺得很討厭」、「因為她會囉囉嗦嗦的給我建議:『你為什麼不這樣做呢?』所以很討厭」等。

  又或者是說,在團體之中即使沒有明確遭受排擠或攻擊,但其他人似乎團結一致,感覺自己一個人遭受冷落,像這樣的情況,想必一定也無法感受到「安全」。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霸凌」。

  「安全」是讓人感受到具有「容身之處」的先決條件,這點應該很容易理解。但是,還有本質上更重要的事情,本書將詳細解說,其實這就是:當我們感覺沒有自我的「容身之處」,此時會變得無法「自我認同」。因為無法認同「自己很好」,會產生「我是否不應該在這裡?」、「我與這個地方是格格不入的」等想法。

  「容身之處」不能等待別人給予。話說回來,「沒有容身之處」這種情形,是否會讓你覺得是一種被動的感覺?「反正像我這種人,沒有人會在乎我」、「反正像我這種人,即使消失了也不會有人擔心,甚至都不會注意到」產生這類想法。

  或許有人會覺得,要是別人能注意自己的存在,或是能為自己打造一個可以讓自己放鬆的環境,應該可以得到一個所謂的「容身之處」。

  當然這樣的案例並不少,或許偶爾會有心靈溫暖的人,帶給我們「待在這裡很安心喔」這種感受(如同前面介紹的「容身之處」體驗型課程,以這裡的意義來說,課程教室本身就是一個能讓人放鬆的空間),但這也需要考慮:是否有某些特殊的人出現,以及是否能提供我們安全的環境等被動狀況。可以說與中樂透的期待沒什麼兩樣。而且即使覺得自己已經融入某個環境或團體,並不能因此套用,舉一反三。

  此外,一個人如果不主動解決自己被團體接納和接納別人的問題,結果會變成習慣性等待別人來消除自己的不安。等待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能說是真正解決了「容身之處」的問題。

  基本上,如果一個人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被團體接納,總是等待別人把自己從困窘狀況中拯救出來等等,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會讓人感到非常無力。其實,真正改善有沒有「容身之處」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做得到。這部分是非常本質而重要的,後面我會繼續說明。

  前面提過,「容身之處」重點在於「安全」、「自我認同」。雖然有時會出現奇蹟,突然來了一個人,把容身之處送給自己,但與其每天等待奇蹟發生,還不如自己主動創造,其實真的不困難。不論如何,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讓我們進入本書,希望大家一起來想一想,什麼是「容身之處」,被人接納和接納別人,學習創造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

水島廣子

  編註: 1.人際心理治療(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簡稱IPT )是1970年代由美國精神科醫師Gerald Klerman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一門心理治療方法,著重在人際議題的處理,相信藉由處理與憂鬱相關的人際問題,和強調目前人際關係中的人際問題本質,將有助於減緩個案的憂鬱症狀。

  2.心態療癒( Attitudinal Healing )是美國精神科醫師詹保斯基( Dr. Gerald Jampol-sky )在1975年於美國加州創立,最早是為了幫助絕症兒童與青少年得到心靈的平安,而發展出一種支持團體,稱為「伙伴支持團體模型」,目前在美英法德義日中等三十餘國都有國際分會( www.ahinternational.org )。詹保斯基醫師於2005年獲得美國醫學會最高榮譽——卓越醫療獎。中文譯作有《心態療癒經典:12天,轉化自我、走向愛》( Love is Letting Go of Fear )。在本書中,首先我會詳細解釋所謂的「容身之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況。第二章,著重於產生「容身之處」感覺的三個步驟。建議大家按順序閱讀,不過也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地方開始讀起。讀完本書,不知不覺,你應該會覺得,融入團體不再是難題。
 

內容連載

打造容身之處第一步
首先,決定「生活方式」
容身之處的感受,取決於個人生活態度
 
想要真正解決沒有「容身之處」這種問題,必須討論生活方式。或許大家會覺得有點誇張,但「如何生活」以及「容身之處」兩者其實大大相關。
 
「想要受歡迎」、「想要獲得名聲」等,這類「外求」的生活方式,無法解決「容身之處」這個問題。與此相較,想要「發自內心」感受到自己「心靈的平靜(平安)」這種生活方式,與「容身之處」更加相關。
 
透過本書,我會說明原因,無論何時何地,不論和什麼人相處,只要心靈平靜,當下就是「自己的容身之處」,這時候表示你具有自我認同(自我肯定)。即使有人對你態度惡劣,你也可以想「哎呀,有人心情不好啊」而不會認為「有人在排擠我」。
 
就像這樣,「內求」而非「外求」,這種想法,是我非常重視的心態療癒AH(Attitudinal Healing,心態療癒)核心。如同我在第五頁所敘述的,心態療癒AH是以「自己心靈的平靜」為唯一目標,致力於調整自我心靈態度。不是為了他人,終究是為了自己(雖然我希望大家能夠閱讀本書進而理解,除了自己結果也將帶給其他人好處,但這畢竟不是心態療癒AH最根本的目標)。

心態療癒AH與宗教不同,完全沒有「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一定要做」,端乎自己究竟想走在心靈平靜的人生道路上,還是走在充滿恐懼的人生道路上。希望大家可以想起來,心態療癒AH讓我們知道人生有兩種選擇。
 
感受到沒有「容身之處」,毫無疑問的表示沒有「心靈的平靜」。既然有人會覺得自己不夠格身而為人,想必也有人會覺得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世界上的人都很低等,好像什麼都不知道。相反的,也會有覺得身邊的人都很優秀,所以自己必須跟上。當然,既然想法受到如此的拘束,生活必然是痛苦的。
 
想要要從這樣痛苦的生活中獲得解放,首先必須要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把目標集中放在「心靈平靜」上。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可以變有錢,或不能為了提高能力而努力等,是與外在條件完全無關的,讓自己的心任意進行即可。也就是腦海中糾結著「該怎麼做看起來才是聰明的表現」,或是「人家是怎麼想自己的呢」,把自己從這類恐懼中解放出來。
 
生活方式,決定一個人的「容身之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196
  2. 新書
    7
    $196
  3. 新書
    79
    $221
  4. 新書
    79
    $221
  5. 新書
    79
    $222
  6. 新書
    8
    $225
  7. 新書
    85
    $238
  8. 新書
    88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