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的藝術家(2017增訂新版)

給未來的藝術家(2017增訂新版)
定價:380
NT $ 266 ~ 342
  • 作者:何懷碩
  • 出版社:立緒
  • 出版日期:2017-08-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60089X
  • ISBN13:9789863600893
  • 裝訂:平裝 / 3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增訂版
 

內容簡介

  藝術,作為一種志業
  
  凡有志自我追求藝術的欣賞、研究與創作的朋友,本書為你而寫。  
  增訂新版增加〈藝術的異化〉〈憂思與期望〉兩章及21張圖片

  
  任何世代總有許多熱愛藝術的朋友,懷著對藝術的渴慕與追求的熱忱,希望得其門而入。然而不少踟躕、徬徨,無所適從,甚至焦慮、失望。這本書試圖幫助這些朋友解開困惑。
  
  藝術之路都是靠自己努力追求,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不過,創作雖不能「教」,但有用的觀念與經驗可對學習者提供有效的幫助,有啟蒙、指引、輔導之功。這本書就是希望對未來的藝術家從觀念、知識、經驗與方法上提供幫助。
  
  本書不為淺嚐輒止的人而寫,而要寫給未來的藝術家與愛藝術者。藝術是創造的志業,我當然要以藝術創造的最高宗旨,最高理想為標的來立論。不過,本書不是藝術專門理論,我將在談到觀念性問題時,力求做到深入淺出,親切具體。這本書,既非技法入門,也不專談理論;既非藝術導賞,也非藝術趣談,而是專為自我期許的未來藝術家提供誠懇的建議,經驗的借鑑,觀念的切磋,實例的啟發。
  
  不論是在學的學生,失學的青年;不論年紀老少,尚未入藝術之門者或已有某些成績而希望更上層樓者;不論是創作者或教育工作者;也不論所學所畫的是哪種畫。凡有志自我追求藝術欣賞、研究與創作的朋友,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摘自〈自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懷碩


  1941年生,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藝術碩士。先後任教於文化大學、國立藝專、國立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文字著述有《孤獨的滋味》、《創造的狂狷》、《苦澀的美感》、《大師的心靈》、《給未來的藝術家》等,繪畫創作有《何懷碩畫集》、《心象風景》等,編訂有《近代中國美術論集》、《傅抱石畫論》等。

 
 

目錄

〈2017增訂新版自序〉
〈自序〉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未見先例的書

自我追尋
為什麼選擇藝術這條路
自我探求的三大途徑
傳統、潮流與自我
天才與自我認識

創造的源泉
自然、現實、人生
薪火相傳
自我發掘
綜合與匯通

師承與借鑑
師承與門派
模仿與創造
臨摹的真義
借鑑與融匯

風格的鍛造
藝術的信念
發現自己
觀念、題材、技法
風格與慧心

創造之路
靈感的來源
技術、技巧;工具、材質
對景寫生與閉門造車
博與專

創作的方法
取材、構思、草圖
檢討、分析、推敲
表現方法的探索
如何面對創作中的低潮與失敗
特殊技巧的探討
創作記錄的重要意義
建立個人的資料庫

中國風格
獨特的表現
線的奧秘
線的分析
線的圖示
綜合的藝術


素描的認知
中國素描的探索
具象—抽象—抽象性
「筆墨」與中國繪畫的抽象性
世界—本土
創造的三要素

藝術的異化

憂思與期望

〈跋〉不受蠱惑,表現你自己
圖片索引
 

2017增訂新版自序
  
  本書寫作的動機,〈自序〉已說清楚。現在出「增訂版」,就為了要在後面增加身處當世,不能不寫的兩章。借此機會,也增補圖片目錄,校修文字。
  
  為什麼要增加兩章?應略作說明。
  
  話說一九八五年我開始動筆寫此書的時候,還未知後來中國大陸藝壇有所謂「八五新潮」──那是大陸藝壇膜拜、臣服西方現代主義的第一波。而台灣早在六○年代已開始有「東方畫會」、「五月畫會」之流的崇洋派。那是中國藝壇最早以當西潮之驥尾為「先鋒」的新派畫會。那時大陸正開始關門大鬧「文革」。所以藝壇「崇洋媚外」之事,台港先行,是老大哥,大陸反而是小老弟。不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大陸藝術界在追隨西方新潮方面後來居上,今日更變本加厲,連傳統水墨畫、工筆畫也已「換頭換面」矣。君不見眾新派佼佼者已是院長、博導;「宋莊」與「七九八」已攻陷京華而築起西化前衛之堡壘。這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陸美術界以蘇聯為師,素描、水彩與油畫,清一色蘇式風格為主流的景象。但今日之美式當代與後現代新潮的所謂「藝術」,與過去人人認知的藝術,從內容本質到形式材料可說是面目全非。現在這個美式「主流」,可以徹底毀滅或侵蝕我們的民族文化,其遺毒更為深遠與可怕。《給未來的藝術家》寫於西潮衝擊
  
  本土之初,尚未泛濫成災之時。本書從本世紀初在台北出版,十多年來在兩岸再版多年之後,我覺得原來有共識的藝術,與今日文化帝國主義宰制下的所謂「藝術」,已大不相同,甚至是已成風馬牛之勢。一本給未來的藝術家的書如果沒有面對後一種「藝術」有所評說,便如同「白頭宮女說天寶遺事」,很可能給「新派」人士誣衊、譏嘲為《古董津梁》;而對於藝術忠誠的追求者,他們在當代的迷惘與徬徨,我這本書竟沒能提供釋疑解惑之助,豈不大有缺憾?
  
  現在新增第九章〈藝術的異化〉和第十章〈憂思與期望〉。前者是對當代的批判;後者是對未來的期望。這樣增修,希望使本書更為完善,我可放下近年心頭的懸念,也必使本書對真正的藝術應該秉持的意義與抱負更為完善也更為高遠。這正是我平生志業的目標。但個人的識見與智能究竟有限,也只有鼓其愚勇諤諤直言,並求嚶鳴於來者。
  
自序

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未見先例的書

  
  我有意寫這本書,在心中已醞釀了很多年。最近因為好友的敦促,終於下決心動筆。檢閱過去所擬的綱要和片段文字,稿紙已經泛黃。最早的一頁寫於一九八五年;十多年了,時間過得多快啊。任何世代總有許多熱愛藝術的朋友,懷著對藝術的渴慕與追求的熱忱,希望得其門而入。然而不少人踟躕、徬徨,無所適從,甚至焦慮、失望。這本書試圖幫助這些朋友解開困惑。
  
  現代有關藝術的教材,中外出版品太多了。西洋的素描、水彩、油畫、風景、靜物、人體等入門與技法的書籍;中文出版品的「山水技法」、「怎樣畫人物」、「怎樣畫馬」……等都容易買到。本書與那些書完全不同。那些書表面看來,好像對想入門的人很有用,但那是速食麵,能解一時的轆轆饑腸,卻有許多後遺症。靠那些書學習藝術,只學到一點皮毛的技術,與真正認真要追求的藝術,根本南轅北轍。因為寫那些書的「教師」以自己的技法與作風去教人怎樣畫人體,畫山水,畫風景、靜物、花卉……,不但沒有意義,而且荒唐,甚至有害。因為那只是套式化了的畫畫的技術而已。而且,不可能也不應該有哪一家一派的畫法可為天下不同的人做「範本」。「創造」之事本來是不能「教」的。(藝術中能教的只有「技術」部份。但是藝術不等於技術。只學技術——尤其是一家一派的定型化的技術——的結果,更遠離了藝術。)藝術之路都是靠自己努力追求,
  
  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不過,創作雖不能「教」,但有用的觀念與經驗可對學習者提供有效的幫助。有啟蒙、指引、輔導之功。這本書就是希望對未來的藝術家從觀念、知識、經驗與方法上提供幫助。
  
  許多人希望拜師學藝。每個世代都有許多精於中國傳統(山水、花鳥、人物;北派、南宗;工筆、寫意等)或西方流派(印象派、立體派、寫實主義、抽象派、複合媒材等)的老師在傳授「衣缽」,培育了許多如同不同兵種與番號的「藝術部隊」。這種不合理的教學方式,一方面使學習的人囿於狹隘的派系格局,成為成規的奴婢;一方面以老師為圭臬,扼殺了許多原本應有不同追求的獨特個性。幾乎可說學成出師之日,正是藝術遠離之時。功利心切的學習者,拜師則為的是模仿或抄襲老師的「全套招式」,似乎藝術的全部內涵就是「技巧」(常常淪為更「形而下」的「技術」);似乎藝術的「技巧」有人人可共用的一套「範式」。上面說過,學會了那種形同「複製」技術的「技巧」,距離藝術創造的本質更為遙遠。引導學生循著這樣的途徑去學習藝術,是開錯了門路。不要以為只有不高明的老師才這樣教學生,很有名望與地位的老師一直是這樣教人畫畫。張大千、黃君璧等等名家,都叫學生臨摹他們的畫稿,今天許多教「國畫」的老師依然如此。比前代的《芥子園畫譜》更不如。「國畫」的衰微,良有以也。
  
  聰明的讀者也許可以從我上面所說的話,間接體會到我為什麼無意私設堂號、開班授徒的原因。多年來,確有許多朋友問我教不教畫?非常抱歉,我常常辜負他們的期望。我除了一直在大學教書之外,自己不想開班授徒。對於這許多朋友,不論識與不識,這本書也為了彌補這一遺憾與歉疚。
  
  為什麼說此書「未見先例」?
  
  許多教人學習藝術的書為了通俗,為了大眾化,都把藝術的最
  
  高宗旨放棄不談,也不從如何自我追求這方面去開導,而採取直接教學習者如何依樣畫葫蘆的方法,好讓人覺得藝術好似很容易手到擒來。事實上那完全為了推銷書,讓學習者以為有了捷徑,其實是誤導。教人如何畫畫的各類「畫譜」,實在有害無益。我這本書不為淺嚐輒止的人而寫,要寫給未來的藝術家與愛藝術者。藝術是創造的志業,我當然要以藝術創造的最高宗旨、最高理想為標的來立論。不過,本書不是藝術專門理論,我將在談到觀念性問題時,力求做到深入淺出,親切具體。這本書,既非技法入門,也不專談理論;既非藝術導賞,也非藝術趣談,而是專為自我期許的未來藝術家提供誠懇的建議,經驗的借鑑,觀念的切磋,實例的啟發。這樣的書,確未見先例。
  
  「給人魚吃,不如教人捕魚的方法」。如果這本書寫得好,無數同我一樣,願以一生在藝術的道路上艱苦追求的當代人或後來者,或許能因此書與我結為知己。不論是在學的學生,失學的青年;不論年紀老少,尚未入藝術之門者或已有某些成績而希望更上層樓者;不論是創作者或教育工作者;也不論所學所畫的是哪種畫。凡有志自我追求藝術欣賞與創作的朋友,我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如果本書對你有某些助益,便是我至高的欣幸。
  
  本書附印大量圖片。這些圖片,對於追求藝術的人都有啟示、借鑑與參考的意義。有些圖片是正文的圖示或舉例;有些是獨立的,並不附屬正文,目的在擴大視野,增加認識,提供參考。所有圖片都再三篩選,有些是不容易看到的,有些是絕版。為使圖片能更好發揮作用,我寫了許多詳簡不一的「圖說」。光是選圖與寫圖說,就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把我多年來收藏的這些有典範意義的圖片和我的體會與心得與你分享,在我是極愉快的事,希望你欣賞、喜愛並得到益處。  
 

內容連載

1 為什麼選擇藝術這條路?
 
論述「自我追尋」這個大題目之前,我想問你:
 
為什麼選擇藝術這條路?
 
你不妨先闔上這本書,仔細想一想,為什麼你決心追求藝術,甚至立志做畫家?最好能把你的答案寫下來。然後再看我的說法,看完再兩相比較,以及思省、斟酌、研究,重新面對你的選擇,也了解你自己。(請先寫出你的答案,再繼續讀下文。)
 
當你決心把藝術的追求當一生最主要的志業,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選擇藝術這條路」。有人覺得藝術是消遣娛樂之一種,等同下棋、打麻將、打高爾夫。有人把藝術當謀生的職業,等同裁縫、養蘭花、餐館冰雕。我們不在貶低上述各種工作或活動,只是說生活中的消遣、點綴或謀生活的手段不算「志業」,只算是休閒活動或者職業。把某事當志業,第一,此事最切合我的個性,為我所酷愛,它是我生命的憑藉,心靈的寄託,絕不是一時的興趣或為得到現實利益的其他事可比;第二,它必佔有個人生命的中心,在時間上甚長久,甚至一生追求,永不怠倦,而且無怨無悔。所以,專一、恆心與不計實利是所謂「志業」的特色。
 
人生可以有種種選擇;人生的道路也極多。你要自問的是:為什麼選擇了藝術為心靈的寄託,成為你一生無怨無悔的追求?
 
有人喜愛藝術,覺得藝術高尚、浪漫、瀟灑、炫麗、名利雙收。這有點庸俗,也太浮淺,而且不一定如此。藝術的追求,常常遇到艱難挫折,也可能使人貧困潦倒,也不一定名利雙收。那時節,有人恐怕要後悔不已,何能期望他不計得失,專一而有恆心?
 
一種精神理想的追求,心靈的依託,絕不能著眼於現實人生的利弊盈虧。行業、事業、實業、職業都不同於志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266
  2. 新書
    76
    $288
  3. 新書
    79
    $300
  4. 新書
    79
    $300
  5. 新書
    79
    $301
  6. 新書
    85
    $323
  7. 新書
    88
    $334
  8.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