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糊塗:從唐太宗到黃巢,這些名人很有事!他們心裡都住了一個阿飄

歷史不糊塗:從唐太宗到黃巢,這些名人很有事!他們心裡都住了一個阿飄
定價:350
NT $ 231 ~ 315
  • 作者:李拯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7-09-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49916
  • ISBN13:9789570849912
  • 裝訂: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些歷史名人都很有事!他們個個心懷鬼胎,心裡都住了一個阿飄!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令後人永遠景仰的朝代,一漢一唐。其中,唐代在各方面成就之輝煌燦爛,尤其令人心生嚮往。然而你是否曾經疑惑過:為何即使是這樣壯闊的唐代,也不曾擺脫治亂交替、自我毀滅再重建的循環?

  歷史無形無影,卻並非沒有腦袋。相反地,歷史從不糊塗,也絕不打瞌睡,古代的帝王將相們稍有懈怠,它都了然於心,任何人都別想蒙混過關。因此本書以親切的類比佐以簡明的解說,擇選有唐一代的十四個人物或政治群體,企圖從他們與唐代命運起伏息息相關的人生中,看出一些端倪:

  中國的官僚體系注定了官員只是皇帝的代理人,兩者的利益永遠不會一致,就像員工幫老闆賺錢,和老闆的利益卻從來不會一致一樣。然而這種不一致會造成什麼問題?唐末的黃巢之亂歷來被認為是使唐朝元氣大傷的事件,但本書說這只能算是一群飢餓的難民走遍天下覓食的旅程,真正扮豬吃老虎的另有其人;宦官得勢與名將被黜,反映的不僅僅是皇帝的賢明與否,而是皇權的絕對性在帝王心中投下的巨大陰影……

  《歷史不糊塗:從唐太宗到黃巢,這些名人很有事!他們心裡都住了一個阿飄》全書十四個人物或群體環環相扣,展開了一幅親切的唐代畫卷。其中有對歷史片段的回眸與凝望,更有周始循環的歷史所呈現出的教訓與啟示。

名家推薦

  研究政治學的李拯,在對唐代人物的敘述時,自始至終貫穿著難得的冷靜思考。他顯然是在有意識擺脫傳奇的軌道,讓更深層次的政治學思考融入歷史研究之中。── 作家 李輝

  讀《歷史不糊塗》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能把讀者很快就帶入千年前的「現場」,和唐代的那些人物一道品味著「此情此景」,共度「此時此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楊光斌

  這是一部年輕人透視歷史人物的力作,鋒芒銳利,給人啟發。── 歷史學家 雷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拯


  一位「80後」思考者,對人類一切門類的文明成果充滿好奇。從科學到人文,從華中科技大學到中國人民大學,砥礪思想是不變的初心,致力於把愛智求真的理性與悲天憫人的情懷熔於一爐。熟讀多部史書,常讀《資治通鑑》,尤愛盛唐風采,鍾情於時間流變中不變的哲理,善於運用各種學科知識解析歷史。回望唐朝風雲人物,是為了揭示中國政治傳統,獲得思想的力量。時間終將老去,唯有思想不朽。現任職於人民日報社評論部。
 
 

目錄

推薦序一 歷史是鏡子,更是追問 李輝
推薦序二 文明基因是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楊光斌

前 言 時間的力量
第一章 李密:「預言自我實現」的魔咒
第二章 李世民:尋找合法性的失敗
第三章 長孫無忌:權力與安全感的悖論
第四章 徐世勣:「道德理想國」的虛偽表演
第五章 武則天:時間進程的「一個斷點」
第六章 李隆基:絕對權力讓皇帝陷入「認知困境」
第七章 李林甫:以「信息不對稱」制造「愚君政策」
第八章 安祿山:既得利益導致制度衰變
第九章 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不能預設個人對朝廷的無限責任
第十章 李泌:被儒家掩蓋的天才「布衣宰相」
第十一章 裴度:「養寇自重」導致削藩失敗
第十二章 宦官群體:權力向皇帝的身邊人集中
第十三章 李德裕、牛僧孺:朋黨車輪碾碎制度的正常運轉
第十四章 黃巢、朱溫:流寇的失敗與「身在朝廷反朝廷」的成功
結論 一個認識中國傳統政治的視角

 
 

推薦序一

歷史是鏡子,更是追問


  讀李拯這部敘述唐代歷史的書稿,讓我想到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千古名句──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孟浩然出生襄陽,曾隱居於鹿門山,有「孟襄陽」之稱。一般將他冠以「田園詩人」,可是,我更喜歡他的這首《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這首詩不是田園詩恬淡、悠遠的意境,相反,是海闊天空一樣的縱橫捭闔。我想像,孟浩然站在峴山之巔,目光隨漢水而去,俯瞰潮起潮落。他在看人事代謝、朝代更迭、歷史興衰。諸多感觸沛然而至,這才醞釀而成高屋建瓴、氣勢恢宏的千古名句。

  李拯與我是隨州老鄉,來報社不久就認識了。三十多年前,我剛入大學時隨州還叫「隨縣」,隸屬襄陽地區。讀他的書稿,想到孟浩然的詩,再合適不過。他的筆下,一個個唐代人物的故事與命運彼此串聯、銜接蔓延,呈現了唐代由無到有、由盛至衰的全過程,多少歷史感歎,盡在其中。

  巧的是,報社裡隨州老鄉竟有好幾個,偶爾相聚,不亦樂乎。二零一四年秋天,李拯與我坐在一起閒聊。他說起自己一直在閱讀《資治通鑒》,對唐代歷史頗感興趣,想寫幾篇唐代人物,以人寫史。如他後來所說:「我曾經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閱讀《資治通鑒》的精神長征,每一次掩卷沉思,窗明几淨之時,似乎總能感到曆史從過去伸向未來的邀請,那些慷慨悲歌的人物所折射的時代問題,怎麼與此時此地的語境如此相似?」寫唐代人物,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李拯計畫先寫李密和李世民兩個人。我建議他,不妨從一開始就考慮形成一個系列,先在雜誌上開專欄發表,然後結集出版。沒想到,僅僅一年多時間,他就完成了十四篇歷史隨筆,一個完整的唐代興衰史在他的筆下得以呈現。

  唐代歷史,我知之甚少。小時候無書可讀,回父母家鄉棗陽,去鄉下大姨媽家,二表哥手抄一本《說唐》,被我帶回隨縣,看了一遍又一遍。知道了瓦崗寨,知道了長安,知道了隋唐十八條好漢。有段時間,每天講他們的故事,還與小夥伴們比賽,看誰能完整背下十八條好漢的排序。說起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闊海來頭頭是道。原來覺得秦瓊武藝高強,結果只排名十六,想想覺得有些委屈。可是,十八人哪一個不是好漢?從此,兒時心裡,開創唐代的那些人物,每一個都是傳奇。

  「文革」後參加高考,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班上一位女同學顏海平,研究唐代文化,創作了話劇《秦王李世民》,轟動一時,並榮獲全國優秀劇本等獎。話劇上演時,大家都去觀看,舞臺上演繹的唐代興盛尤其令我們百感交集。「文革」浩劫剛剛結束,誰不期待百廢待興的中國能夠儘快走出歷史陰影,擁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和一個全新的生活?

  這些算是我與唐代歷史最直接的接觸了,了解之膚淺,可想而知。直到李拯開始寫作,我才有機會隔三岔五地拜讀新鮮出爐的作品。通過他敘述的人物故事,略知唐代興衰一二,在我而言,僅此而已。

  有意思的是,酷愛歷史的李拯,大學本科並不是文科生,而是理科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學院。碩士考試時,他轉換學科,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從此,現實觀察與歷史思索與之相伴,須臾不可分開。其實,一個人的興趣永遠決定了他最後的選擇。讀他書中如下這番話,可以體會到當他遙望歷史時,心底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他的這番感慨,來自凝望北京潭柘寺的一棵千年古樹:

  人們在這棵樹下冥想、祈禱或禮拜,寄託的物件並不是這些有形且繁茂的枝葉,而是這棵古樹歷經滄海桑田而積累下來的時間,是它經歷的無數個夕陽西下、清風朗月和人事輪迴。這棵古樹,不過是變動不居的時間所代表的一個具象符號,而人們向古樹祈禱,實際上是在向時間表達敬畏。

  一個人、一棵古樹,這樣一個意象再恰當不過地揭示出人類精神的祕密:時間擁有一種更為本質的力量,而人類在內心深處對這種力量存有敬畏。

  正是這種敬畏,才使李拯開始了他的唐代歷史之旅。在史料與故事的剪輯、呼應與映襯中,他思索人物命運,追尋或許無跡可尋的歷史規律。十四個政治人物或人物群體,搭建成一本相對完整的歷史敘述架構。與其他擅長講故事的作者的作品不同,《歷史不糊塗》的要點不在於鋪陳傳奇,而是試圖勾勒一個個唐代著名人物的命運,歸納某種性格走向。不同的性格又與中國深厚的文化基因傳統密切相關,即便偉大如李世民、武則天這樣的人物,最終也不得不消弭於無形之中。

  李拯談到為何選擇如下人物來貫穿整個唐代興衰:

  本書中選取的這些政治面孔構成了一個前後相續的連續體,他們的故事共同構成了有唐一代的慷慨悲歌:李密、李世民、長孫無忌、徐世勣、武則天代表了唐朝從建立到興起的上升階段;李隆基、李林甫、安祿山則活躍在唐朝達到巔峰而由盛轉衰的轉型時期;李泌、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裴度則代表了一個衰敗王朝力挽狂瀾的努力;而李德裕、牛僧孺、宦官群體、黃巢、朱溫則共同見證了唐朝的最後覆滅。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與唐朝的命運起伏息息相關,而他們的命運構成的軌跡,就像唐朝吐納呼吸的軀體一樣,反映著這個王朝內在的政治機理。

  研究政治學的李拯,在對唐代人物的敘述時,自始至終貫穿著難得的冷靜思考。他顯然是在有意識地擺脫傳奇的軌道,將更深層次的政治學思考融入歷史研究之中。是否準確,是否完整,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他必須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言之成理的歸納。在閱讀本書之後,讀者或許可以更深切地體會他發出的感慨:「中國歷史的複雜性有時讓人不知所措,熱愛它的秦磚漢瓦、唐詩宋詞,迷戀它的激情澎湃、婉約清新,就不可避免地發出沉重的叩問:偉大而美好的文明,為何難以走出治亂興替的自我迴圈?」

  對歷史的敬畏,常常就藏匿於歷史憂患之中。

  總愛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其實,歷史更是一種追問。因憂患而叩問,因叩問而思考。

  仰望歷史天空,一個巨大的問號,醒目地懸掛著……

作家 李輝

推薦序二

文明基因是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本書作者李拯,是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執教近三十年所教過的政治學專業最有才華的研究生之一。他的政治學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和紮實性自不待說,文采、口才也堪稱一流。他博聞強識,熟讀《史記》、《漢書》、《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能夠背誦其中大段落的敘述,是難得的人才。

  讀《歷史不糊塗》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能把讀者很快帶入到千年前的「現場」,和唐代的那些人物一道品味「此情此景」,共度「此時此刻」。讀者不自覺地進入了歷史,而歷史中的人物也栩栩如生地回到了當下,千年的歷史,竟然構成瞬間的穿越,形成酣暢的對話。歷史不由得讓人扼腕,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居然搞不定自己的嫡長子和嫡次子,無奈之下只有讓他並不滿意的嫡三子李治繼承皇位;而懦弱的唐高宗李治又搞不定自己的後宮,由此才有了武則天的橫空出世,李家江山險些易主。這就是制度變遷的非預期性,如果一切都按照頂層設計而來,都是一幫李氏子孫主持大局,歷史也就單調而無趣了。

  歷史固然有其非預期性,但中國歷史有著自己獨特的軌跡。我們為什麼如此理解、同情歷史中的玩家,而他們又為何具有如此強烈的現實存在感?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中國人的歷史觀:歷史就是中國人的宗教。無論是唐太宗這樣的大人物,還是芸芸眾生中的小角色,中國人都如此在乎「身後事」,從而共同構築起宗教式歷史觀。所以,千萬別說中國沒有宗教。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才能理解中國人的儒學為何被外國人尊稱為「儒教」,儒家思想確實內化於兩千年來各色人群的血液中,從而內化為不變的生活方式。「儒教」雖然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部分,但宗教式歷史的核心脈絡就是儒家思想。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看上去無所不能的武則天,最終未能把李家的皇權轉移到娘家人那裡,借用本書作者的話說,這叫「權力敗給了文化」。這樣的思想性提煉可謂真知灼見,我想這一觀點並不會因為唐代制度史研究成果之豐富而失去光芒。

  能夠「化」人的文明的力量為何如此巨大?比較文明視野下的中國文明更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幾大古文明中,且不說早就滅絕了的亞述文明和瑪雅文明,古希臘─羅馬文明因野蠻人入侵而中斷了幾個世紀之後才因「文藝復興」而成為今天西方文明的古典資源而已;古印度文明在經歷兩個世紀的殖民入侵後,其官方語言都被替代了;古埃及文明也早已式微,巴比倫文明的發源地已經變成了伊拉克這個樣子,只有中華文明雖歷經磨難卻能夠幾度中興──當下中國是新一輪的文明型國家的復興。這裡面必然有現代社會科學難以回答的奧祕,癡迷於西方社會科學的學者需要對中華文明抱有敬畏之心,否則就錯把中國當成西方了,最終必然要以西方的「藥方」來「問診」中國的「病症」,即用西方的知識來回答中國的問題,結果必然也是南轅北轍。能夠保持四千年的連續性存在,我認為是「中華文明基體論」(由文明基因組成的共同體)在起作用,這些基因包括但不限於:融合能力超強的華夏民族,最能體現民族性而四千年不變的語言和文字,大一統的國家觀,治國的民本主義,科舉制,協商政治,社會生活的家庭倫理本位和郡縣制下的皇權不下縣的社會自治。正是這些文明基因,才使得中華民族雖然幾度衰敗而最終能夠屹立不倒並再度復興。

  那麼,唐代為中華文明貢獻了什麼呢?我們一般都說漢承秦制、清承明制,其實還應該加上「唐承隋制」,因為隋唐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夯實了大一統傳統。秦漢的遺產是統一,但隨之而來的便是三百多年的分裂歷史,這個時間長度幾乎趕上統一的漢代。也就是說,大一統的中國在漢代之後並不是必然的,很可能變成今天的歐洲那般國家林立,但是隋唐夯實了大一統。隋唐之後,又經歷了只有五十年左右的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很快便是宋朝的一統,之後的一千年便基本上沒有了四分五裂的中國史──直到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唐朝不僅夯實了大一統,也將科舉制發揚光大。這些都是可以說得上來的「硬貢獻」,而看不見的「軟貢獻」就是「貞觀之治」文化遺產,這份遺產不但是今天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資源,更是宗教式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代之後,中國的政治中心就由西部移至東部,而這個大轉移既是自然演化而來的,也是非預期的。七五五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轉捩點,地方力量開始坐大,頗有點兒今人所說的「事實性聯邦主義」的味道。在這種局面下,唐朝的集權制式的財稅體制也發生了改變,導致收不上稅,而這一結果則促使地方商業中心的興起──遠離長安的開封(汴京)就是由此而來,後來成為趙匡胤首先得到的京畿之地。宋朝開封的人口已經多達百萬,真是匪夷所思,集市發達,商業繁榮,文化昌盛,鄉規民約讓百姓安居樂業,難怪日本人說宋朝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了。談及此,不得不感慨歷史中更多的非預期性事件。試想,如果隋煬帝早年不在江南生活而看不到江南魚米之鄉的富足,會有大運河嗎?如果不是隋煬帝在江南看到那麼多富有才華的讀書人閒散民間,會有科舉制嗎?這些改寫中國命運的大手筆,或者說建制的產生,竟然那麼偶然,那麼富有個人色彩。

  當然,代表「政治正確性」的歷代史官不會這樣書寫歷史,我們的歷史觀深受史官敘事的影響,而史官的敘事必然是具有高度選擇性的。這樣,在「唐書」(《舊唐書》、《新唐書》)那裡,曾為建立唐朝做出卓越功績的徐世勣,因晚年支持武則天當皇后就屬大逆不道了,因為在儒家「夫為妻綱」的世界裡,武則天本身就是異數。但是,如果沒有了武則天,唐史不是缺少了許多色彩?何況武則天治下的唐代並不像傳統史書論述的那樣不堪。這是從「回到歷史」的角度看待武則天和徐世勣。而如果以今天的「政治正確」的標準評價武則天,比如以女權主義的標準,武則天與慈禧太后都是重要人物,需要重新認識。這不是笑談。曾經,美國的傑克遜總統為推廣白人民主化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在美國有「傑克遜式民主」即大眾民主之稱,但因其對印第安人搞今天意義上的「種族清洗」,他的圖像被從二十美元鈔票上拿下。歷史可真是一部「觀念的矛盾體」,因此評價歷史人物需要超越「二十四史」。

  是為序。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楊光斌

前言(節錄)

時間的力量


  我曾在北京郊區的潭柘寺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千年古樹前面排起了頂禮膜拜的長隊,其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對著古樹閉目祈福,神情專注,良久方罷。我被這個場景深深震撼。

  那只不過是一棵樹木而已,為什麼能夠激發人們最為深沉的敬畏之心?又是什麼力量賦予了這棵樹木超越自身的精神特性?顯然,古樹粗壯的樹幹、茂密的枝葉只是從審美的角度增添了情趣,並不能自在自為地產生精神的飛躍。我思來想去不得其解,後來突然意識到,或許正是這棵古樹裡面凝聚的時間,才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更高的價值和存在。

  人們在這棵樹下冥想、祈禱或禮拜,寄託的物件並不是這些有形且繁茂的枝葉,而是這棵古樹歷經滄海桑田而積累下來的時間,是它經歷的無數個夕陽西下、清風朗月和人事輪迴。這棵古樹,不過是變動不居的時間所代表的一個具象符號,而人們向古樹祈禱,實際上是在向時間表達敬畏。

  一個人、一棵古樹,這樣一個意象再恰當不過地揭示出人類精神的祕密:時間擁有一種更為本質的力量,而人類在內心深處對這種力量存有敬畏。而環顧世界,再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對時間和歷史更加敏感、更為重視的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未曾斷代、在幾千年裡保持了連續性的文明體系,而且中國古人注重書寫歷史、延續歷史。黑格爾也承認,「歷史必須從中國帝國說起,因為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國實在是最古老的國家」,「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連續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中國人生活在歷史之中,精英階層也以青史留名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歷史所代表的時間之軸是中國人的精神寄託。

  直到今天,年輕人仍然能夠從司馬遷的《史記》中獲得啟迪,從李白、杜甫的詩歌中尋找美感。正如杜維明所言,傳統思想將永遠存在於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正因此,時間的延續、歷史的視角是思考中國的基座。美國漢學家孔飛力早就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只能基於中國自己的條件,而不是其他國家的經驗。因此,與走向未來一樣重要的是回歸傳統。

  而回歸傳統,首先應該理性地認識歷史和傳統。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面說過這樣一句話,「橘黃色的落日餘暉下,一切都被蒙上一種懷舊的色彩,哪怕是斷頭台」。這句充滿了詩情畫意的話,其實飽含著深刻的方法論智慧。就像落日的餘暉一樣,時間的累積本身就會因為厚重而產生一種溫情,而這種溫情有時候會讓人不自覺地忽視歷史錦袍上的蝨子,只是關注錦袍自身的美好。或者說,越是古老的事物,越是能夠勾起人們內心的美好想像,而這有可能導致人們不假思索地將傳統浪漫化或者完美化。歷史之中,既有豐富的智慧,也有深刻的教訓。

  因此,回歸傳統的前提是客觀地、理性地認識傳統,而在傳統之中孕育未來,既包含對傳統的自然延伸,也包括從傳統中得到的反思和教訓。本書中選取的十四個唐朝人物(人物群體),其中很多人是時代思想的精華,是傳統文化裡面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的理想代表,也有一些人窮凶極惡,書寫他們故事的著作不勝枚舉,道盡了他們人生的各個層面。但本書只是採擷他們人生中最閃光的一個點或者窮極一生的困惑,並以此觀察他們的思考與掙扎,最後對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進行理性的反思,形成一幅揭示中國政治傳統的認知圖景。

  中國政治傳統中最具有本體意義的問題或許是:偉大且美好的文明,為何難以走出治亂興替的自我迴圈?就像唐朝命運所展示的一樣,唐朝曾經創造出當時世界上最輝煌的文明,最後仍然陷入了自我瓦解,而它之後的歷朝歷代仍在延續著「自我重建、自我毀滅」的劇情。歷史不僅僅是忠實的記錄者,更像是一個鐵面無私的審判者。歷史從不糊塗,也不會打盹小憩。古代的那些帝王將相稍有懈怠,它都會了然於心,並啟動治亂興替的機制,創造新一輪的改朝換代。歷史不糊塗,任何人都別想蒙混過關。

  本書不是一部學術著作,因此不追求宏大而嚴密的邏輯體系,它只是想通過一個個人物的掙扎或困惑,去觸及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許本書的結論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贊同,甚至還會遭到尖銳的批評。但是結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給大家提出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所展現出的歷史景深和某些字句給人帶來的靈光一閃的啟示。淺閱讀能從本書中體會治理藝術,處世之道與命運無常;深閱讀能從中領悟政治與人性中的深層奧祕,而文字本身還能給人帶來一種穿越歷史的美好體驗。看見什麼或許言人人殊,但觀察的視角卻應該儘量多元化,這本書就力圖展示出不一樣的視角。

  博爾赫斯曾引用這樣一句話,「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對新事物的認識無非是一種回憶」。其實,無所謂過去、現在與未來,因為現在就包含著過去,也預示著未來。因此,歷史不是關於過去,而是關於現在和未來。或許,這本書呈現的十四個唐朝人物(人物群體)的命運軌跡,能夠讓人們透過時間去凝視永恆之物,既在歷史之中,又在歷史延伸的未來之中。
 
 

內容連載

第二章 李世民:尋找合法性的失敗

西元六四三年,李世民登基做皇帝已經十七年了。他腳下的土地,東西南北都延伸到人力所及的極限;他治下的社會,據說達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境界。這是貞觀之治的鼎盛時期,天下一統,四海升平,蠻夷外服,百姓安居,而已屆不惑之年的李世民,正值政治生命成熟之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可勝敗興亡,從來只是轉瞬之間。外患既除,內憂將興。憂從何來?貞觀十七年正是盛世景象下的一個轉捩點。歐陽修曾評價這位盛唐皇帝,「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他有著睥睨群雄的文治武功,但也在這一年面臨著重大考驗──選擇接班人,確保權力平穩傳遞。這曾經難倒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君主們,而李世民也只欠缺這最後一塊政治拼圖了。

只可惜,正是這個千古難題對他的身心造成了嚴重打擊。

(中略)

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互爭雄長,後來李承乾蓄意謀反,提前出局。按說,禮賢下士、素得人心的李泰成功奪嫡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李世民在關鍵時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堪稱驚天逆轉的決定。而這背後,正隱藏著他對這一問題從哲學層面的深刻思考。

那麼,李世民的思考究竟是什麼?

太子失德

李世民的思考與掙扎,是從諸子奪嫡開始的。

在太宗諸子之中,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是皇位最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太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時就立為皇儲,魏王李泰禮賢下士、聲震朝野,晉王李治則比較低調,看似是最不可能被選中的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力競爭者,就是才兼文武的吳王李恪,他的母親是隋煬帝之女,出身高貴,李世民又常「稱其類己」,為李恪贏得了「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的聲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231
  2. 新書
    67
    $233
  3. 新書
    75
    $263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79
    $277
  7. 新書
    79
    $277
  8. 新書
    9
    $315
  9.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