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則非知不可的建築學概念

50則非知不可的建築學概念
定價:350
NT $ 277 ~ 315
 

內容簡介

  多立克柱式和愛奧尼柱式有什麼不同?
  飛扶壁的作用是什麼?
  什麼是現代建築的指導原則?
  修復和保存不同嗎?

  人類文明與建築息息相關,數千年的歷史沉澱,為人們留下了多樣的建築和建築風格。耳濡目染之間,你可能很想了解一下這些建築風格是怎樣形成的,它們有著怎樣的特點,各自擁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築物和建築大師。

  如果你不曾想過這些問題的答案,或曾經想過建築什麼時候是建築物?什麼時候是藝術?那麼這本《50則非知不可的建築學概念》將提供你一個對世界建築極佳的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菲利普‧威爾金森(Philip Wilkinson)


  撰寫過許多領域的書籍,例如歷史、建築或藝術等。他撰寫的書籍曾經榮獲Amazing Buildings獎項,及具開創性的英文建築書獎項,此外,更是數個電視節目的審查,如BBC主要系列「恢復」。

譯者簡介

劉吉熙


  1984年出生,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英文系,碩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研究與實踐」,先後從事過業餘體育、醫藥保健、通信等行業。

楊碩

  1983年生於北京,畢業於首都大學師範大學英文系,碩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研究與實踐」。
 
 

目錄

第一部分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時期
01 柱式理念
02 羅馬工程學
03 哥德式建築
04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05 帕拉第奧風格
06 巴洛克建築

第二部分 改變與品位
07 壯遊
08 工業建築
09 品味
10 洛可可風格
11 場所守護神
12 畫意風格運動
13 新古典主義
14 理性
15 東方文化
16 修復運動

第三部分 復興與革新
17 復古主義
18 預製建築
19 美術學院派
20 工藝美術
21 保護主義
22 城市美化理念
23 新藝術
24 花園城市

第四部分 風靡世界的現代主義風格
25 摩天大樓
26 未來主義
27 表現主義
28 荷蘭風格派
29 構成主義
30 包浩斯學派
31 國際風格
32 極簡主義
33 裝飾派藝術
34 有機建築
35 Dymaxion設計
36 隔離規劃法
37 寶貴的遺產
38 野獸派風格

第五部分 新趨勢
39 新理性主義
40 阿基格拉姆團體
41 代謝派
42 城鎮景觀
43 結構主義
44 地區主義
45 後現代主義
46 當代古典主義
47 高科技建築
48 另類建築
49 解構主義
50 綠色建築

專有名詞表
 
 



  本書詳細闡述了古希臘以來構成西方建築藝術基礎的重要理念。這些理念涵蓋多個領域,從技術到裝飾,從規劃到工藝,從怎樣詮釋過去到如何承接未來;這些理念同樣包羅萬象,有創造出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智慧火花,有孕育出花園城市理念的奇思妙想,還有使摩天大樓成為可能的技術革新。

  本書前半部分講述了建築藝術輝煌的過去,從建築藝術的源頭—希臘式建築開始講起,到19世紀晚期的革命性發展為止。在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築師與工匠不僅開創了豐富的歷史風格—從古典風格到哥德式風格,而且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建築理念,比如預製建築(活動建築)、花園城市等,讓今天的建築師受益匪淺。

  本書的後半部分從20世紀建築藝術的大規模復興開始講起。20世紀初期形成的現代主義起源於建築理念的大爆炸,其中大部分理念將關注重點從建築設計的外部裝飾轉移到了新型材料的開發利用上,如使用水泥、玻璃、鋼鐵等。從表現派雕塑,到主張簡約、注重功能、以水泥和玻璃為主建材的「國際風格」建築,現代的建築師完全顛覆了傳統風格。因此,在20世紀20~30年代間,建築理念的豐富程度和新穎程度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時代。

  但是,偉大的理念總會遇到阻力,並引發人們對理念進行重新闡釋。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也見證了無數有關建築藝術未來走向的新論點。阿基格拉姆學派與解構主義建築令人震撼的形式,後現代主義理念中體現出的反諷與影射,以及綠色建築指出的新發展方向,都是上述新論點的產物。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了當今建築藝術合理多元化的特點。建築藝術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與巨大潛能。
 
 

內容連載

第一部分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時期
 
01柱式理念
 
公元前6世紀前後,古希臘的建築師與石匠開創出一套設計規則與指導說明,這些指導說明適用於所有以圓柱為基礎的建築,後來就被人們稱為「柱式理念」。這套理念不僅對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且對後來歐洲、美洲等地區的建築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要區分不同的柱式,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觀察建築的圓柱,尤其是柱頭,即每根圓柱頂部的突出部分。古希臘三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其柱頭沒有任何裝飾;愛奧尼克柱式,其柱頭有渦卷型、螺旋型的裝飾;科林斯柱式,其柱頭有莨苕葉紋飾。其中,樸素的多立克柱式發明的時間最早。許多學者認為古希臘石匠運用自如的多立克柱式設計起源於木構造建築。多立克風格的寺廟,如位於奧林匹亞的希拉神廟,其建築時間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90年。隨後出現了愛奧尼克柱式,而科林斯柱式出現於西元前5世紀。
 
在這三種柱式的基礎上,古羅馬人又增加了兩種:更為樸素的塔斯干柱式和裝飾更加複雜的混合柱式,後者綜合了愛奧尼克柱式的渦卷型裝飾和科林斯柱式的葉型紋飾。
 
柱頂楣構與比例 了解柱式可不光是了解圓柱與柱頭這麼簡單,因為圓柱所支撐的部分也屬於柱式結構。圓柱上方是由三條水平帶組成的橫楣。首先是過梁,通常沒有任何裝飾;接著是雕帶,通常會有一些裝飾性的雕刻;最上面是雕成一定形狀的簷口,在水平橫楣與屋頂或山牆之間形成過渡。這三條水平帶的組合被稱為楣構。
 
比例也是柱式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圓柱的高度應該與其直徑成一定比例,以免看起來過於細長或過於粗短。因此在典型的古希臘多立克柱式中,圓柱的高度通常是其底部直徑的4~6倍(圓柱由底部向頂端逐漸變細)。楣構深度及圓柱直徑等各資料之間也成一定比例。
 
一套基本法則 柱式理念為古代的建築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法則,用於建造所有以圓柱為基礎的建築物。對於希臘人來說,就是建造廟宇、紀念性建築等重要的公共建築。羅馬人則拓展柱式的應用範圍,將其用於更廣泛的建築類型,從長方形廊柱大廳到公共浴室,但設計的基本規範仍維持不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77
  2. 新書
    79
    $277
  3. 新書
    79
    $277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85
    $298
  6. 新書
    9
    $315
  7. 新書
    9
    $315
  8.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