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 第32期(POD)

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 第32期(POD)
定價:300
NT $ 285
 

內容簡介

  一群愛好文學的夥伴,深覺現代文學的應用性高過於古典文學,據於時代的需要,應該更重視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於是共同發起成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期望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為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開發新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境界,《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2004年3月正式創刊。

  *本刊為有審稿制度的學術性刊物,於每年六及十二月份出刊。歡迎投稿。
 

目錄

■專題論文【台灣與華語語系研究】
台灣與華語語系研究/李育霖、姜學豪
以聲發聲的華語語系:王禎和文本中的台北聲音景觀/高鈺昌
無聲無襲?─華語語系、民族國家與聲音的視覺化/陳國偉
想像共同體的(未)完成─金門籍南洋作家的華語語系表述與反思/陳芷凡
複數的「我們」─《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中的主體對話與歷史過程/陳筱筠

■一般論文
東亞文學場域的文本流動: 胡風譯《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白春燕

前期篇目
稿約
撰稿體例
 



台灣與華語語系研究

  「華語語系」是晚近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相當值得注意以及生機勃勃的新興語彙之一。無論對於這一新興概念與研究趨勢態度如何,台灣人文學界對於這一語彙並不陌生。華語語系有時被看作是語言、文化與族裔的標籤,顯露著歷史的進程與權力政治的度量。有時華語語系也指稱一個模糊難辨的研究領域或曖昧不明的文學地理,暗示著某種理論視角與研究方法,並標誌著特殊的表述樣態。儘管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但不可否認的是,華語語系這一語彙飽含著豐沛的論述能量,啟迪不同的研究視角與面向。

  本次專輯以「台灣與華語語系」為主題,指向一次對於華語語系研究概念的重新思考,並嘗試在既有的研究議題與論述框架外,尋找新的方向與可能。但更重要的是,本專題將台灣與華語語系並置,更暗示著兩者之間關係的構成。台灣研究與華語語系研究顯然並非兩個獨立分離的學科領域,相反地,兩者的並置恰好陳述著彼此錯綜複雜的文化、歷史與權力政治關係。易言之,台灣與華語語系兩者密切交織,因此構成彼此交纏的族裔想像與文學地理。而本期主題特將兩者並列所嘗試的,便是希望探索這一糾纏的歷史與彼此交疊的地理。

  在本專題收錄的文章,〈以聲發聲的華語語系:王禎和文本中的聲音景觀〉,高鈺昌以王禎和的小說為對象,並從聲音的表現出發,討論文字文本中較少著墨的聲音景觀構成,藉此勾勒王禎和文本中豐富的「眾聲喧嘩」,包括各種語言的口音腔調、嬉笑怒罵,乃至機器的電話聲,甚或是流行音樂的各種樂音等。這些多樣複雜的聲響彼此交織,構成了王禎和筆下1970年代前後台北一般辦公室中夾帶著在地聲響與美國跨國資本主義嬉鬧的獨特聲音景觀。

  這確實是華語語系研究的啟發,提醒了在地臺灣文學文本內部體現的華語聲響。但華語聲響不僅在文字文本,更在影像的表現中。從史書美琢磨華語語系理論之初,視覺影像中的聲響便比文字文本更為直接且具體。陳國偉在〈無聲無襲?─華語語系、民族國家與聲音的視覺化〉一文中同樣檢視了華語聲音的視覺化歷程。儘管視覺文本中的多元語言與聲音似乎暗藏反國族霸權的論述能動,並可能許諾地方文化主體建立的可能,然而在實際的生產脈絡與文化政治中,資本主義、民族主義乃至國家主義的收編力道似乎更勝一籌。這一狀況無論在臺灣作家平路《何日君再來》中的歌手鄧麗君身上,甚或在中國作家麥家小說《風聲》及其電影版的表現上仍然屢見不鮮。但本文進一步思考,在此強大的資本與國族收編暴力下,是否有擺脫逃離可能?又或許,在尚未轉化成語言的密碼以及其單音不成旋律的聲響中,正指引著一條神祕未知的逃逸路線。

   如果華語語系與原初家園的關係已然被切斷或產生更複雜的連結,那麼華語語系的表述又可能形成何種新的想像社群?陳芷凡在〈想像共同體的(未)完成:金門籍南洋作家的華語語系表述與反思〉一文,以幾位金門籍南洋作家為例,重新思索金門與閩南、台灣、南洋之間的連結。文章以「金門性」來稱呼此一想像的連結,但更重要的是,這一特性展現的正是「文學治理」的策略與論述,亦即,華語與華文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資本與傳播媒介,而這一流通的路徑恰恰呈現作家作品在印華、中國、金門文壇的多重辯證關係。

  另一篇文章〈複數的「我們」:《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中的主體對話與歷史過程〉進一步擴大了華語語系慣常的邊界。文章以顧玉玲的報導文學作品《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描述的菲律賓移工為對象,討論了台灣主體建構的相關問題。文章將華語語系的討論與全球資本主義以及跨國移工等問題連結,因此,語言、文化以及弱勢族裔的問題也逸出了華語或華人的固定變界,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現象確實是台灣在地日常生活的實際經驗。文章進一步推演主體的構成與多層次的「複數」關係。這些思考無疑提供華語語系研究一個獨特的案例與視角。

  除學術論文外,本專輯另收入一篇論壇講稿,是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及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於2017年6月份共同舉辦的「華語語系.台灣:2017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的論壇場次。此次論壇邀請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書美教授兩人與談。兩位教授著書立說,對於華語語系概念的建立與推廣,對學界早已影響深遠。而本次論壇的主題,正好與本次專刊內容相符,因此特將論壇講稿謄寫刊登出來,一方面希望透過文字再次重現當時精彩的論辨,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文字紀錄做為此次論壇的歷史見證。

  儘管本期收錄的文章相當有限,但仍觸及了許多關於華語語系研究的諸多重要議題,同時也啟發了新的研究視野。可以預見的是,關於臺灣與華語語系的相關研究仍有待開展,例如華語語系身體與酷兒政治、蓬勃發展的多媒體與藝術,乃至持續變異的語言與跨文化翻譯問題等。我們期待未來將出現更多更具深度的文章,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李育霖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 姜學豪
 

內容連載

▌以聲發聲的華語語系:王禎和文本中的台北聲音景觀/高鈺昌(節錄)
 
■摘要
 
華語語系關注漢語與各族裔、社群、弱勢和少數族裔語言間的折衝關係,並具有凸顯邊緣「發聲」(articulation)與「多音」(polyphonic)的意涵。原先華語語系與「聲音」相關的概念,著重於文本中跨語際間的語音,而本文則嘗試延伸文本的其他聲音面向。本文嘗試調動「聲音景觀」(soundscape)的概念,用以探析不同語音的主體,如何被鑲嵌在不同聲音景觀的建構中,並與不同的聲音媒介間,共構出立體繁複的聲音樣貌。
  
本文以王禎和的《美人圖》、〈小林來臺北〉為例,說明其聲音景觀的建構,讓我們聽見了1970年代前後,語音、流行音樂、電話聲、美國跨國資本主義的哭笑聲,在台北的辦公室內部所交織出的獨特景觀;且其文本的發聲面向,還指向了漢語文學與語言的內部。而本文由此嘗試說明,以「聲音」而非以語音,作為分析、討論台灣文學與華語語系的框架,將能讓我們聽見台灣文學與華語語系更多的可能。
 
關鍵詞:華語語系、聲音景觀、發聲、《美人圖》、〈小林來臺北〉
 
■一、華語與發聲
  
華語語系的重要研究者史書美曾說明,「華語語系」此一概念與過往的形容詞「說中文的」(Chinese-speaking),兩者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華語語系不是單音的,而是多音的(polyphoic)」。除此,她亦認為,「當在地的關注與在地的語言發聲,逐漸取代移民們(和其後代子孫)」移居前的關注時,華語語系此一概念即會逐漸消逝。而另外有關華語語系與聲音的討論,林芳玫則以為,Sinophone的中文翻譯,華語語系的「系」字,代表眾多成員並形成一個具內部差異性的集結,且不妨可以譯為「華聲」或「華風」;而「華聲」的概念在於強調聲音,「過去我們關注語文及文學的文字書寫,現在我們強調聲音。相同的文字,可用不同方言的聲音來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