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21堂課 【加贈博客來獨家書衣】

21世紀的21堂課 【加贈博客來獨家書衣】
定價:600
NT $ 474
  • 作者:哈拉瑞
  • 原文作者:Yuval Noah Harari
  • 譯者:林俊宏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8-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3:4713510945568
  • 裝訂:軟精裝 / 40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在《人類大歷史》,哈拉瑞展現了他「後見之明」的洞識,深刻闡述了人類簡史;
  在《人類大命運》,哈拉瑞則以他「先見之明」的睿智,為我們預示了未來簡史。
  而在這本「人類三部曲」的第三部《21世紀的21堂課》,哈拉瑞聚焦於此時此地,
  關注的是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攜手之後,科技為社會帶來的巨大顛覆與重塑,
  以及川普粉墨登場、難民湧入歐洲、恐怖攻擊迭起、假新聞到處流竄……
  世事紛紛擾擾之際,我們應該思索、也應該教導孩子的21項核心課題,
  諸如:

  ♦ 天然愚蠢遇上人工智慧,人類還剩下什麼能力勝過人工智慧?
  ♦ 系統性大規模失業危機無可避免?「無用階級」將大量暴增?
  ♦ 社經精英不再剝削勞工了,因為已不需要這些「無用階級」?
  ♦ 我們該提防機器人,還是該提防機器人的主人?
  ♦ 資產誠可貴,資料價更高?擁有資料數據者,得天下?
  ♦ 你真以為有「自由意志」?還是改聽大數據和演算法的就對了?
  ♦ 神有兩種,你相信哪一種?信眾的行為決定了神的價值?
  ♦ 假新聞萬世永存?宗教神話就是流傳千年的假新聞?
  ♦ 恐怖主義是全球政治問題?宗教問題?還是社會心理機制問題?
  ♦ 我們的正義感可能已經過時?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實現正義?
  ♦ 如果世間皆是虛假,「自我」也是虛構的故事,那麼人生意義何在?
  ……

  《21世紀的21堂課》是現代智人的必修課,
  是洞悉世局變幻、洞察社會趨向、洞燭心靈深處的必修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

  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海法,2002年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哈拉瑞視野恢弘,博學多聞,
  雖身為人文歷史學者,亦深研考古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硬科學,
  曾兩度獲得Polonsky原創與創意獎、軍事歷史學會Moncado論文獎。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是他第一本震撼全球的巨著,
  2011年以希伯來文出版,在以色列成為暢銷書之後,
  陸續翻譯成近50種語文,全球熱銷800萬冊,
  包括歐巴馬、比爾.蓋茲、祖克柏等名人都極力推薦。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是他的第二本巨著,再度備受好評,
  已陸續翻譯成45種語文,全球熱銷400萬冊。

  《21世紀的21堂課》是他的第三本巨著,聚焦在當前世界的重大課題。

  哈拉瑞教授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並為《自然》期刊、
  《衛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撰稿。

  目前的研究重點仍放在大歷史的問題,諸如:歷史與生物學有何關聯?
  智人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差異何在?歷史上有正義嗎?
  歷史有發展方向嗎?隨著歷史的開展,人們變得更快樂嗎?

譯者簡介

林俊宏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大數據》、《大數據:教育篇》、《大數據:隱私篇》、《大數據資本主義》、《大科學》等書。
 
 

目錄

引言      清晰的見解就是力量

第一部  科技挑戰
  第1堂課  理想幻滅:歷史之終結,延後來臨
  第2堂課  工作:等你長大,可能沒有工作
  第3堂課  自由:大數據在盯著你
  第4堂課  平等:擁有資料的人,就擁有未來

第二部  政治挑戰
  第5堂課  社群:要認清「人類還有身體」
  第6堂課  文明:世界只有一種文明
  第7堂課  國族主義: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的答案
  第8堂課  宗教:神祇現在為國家服務
  第9堂課  移民:文化可能就是有高下之別

第三部  絕望和希望
  第10堂課        恐怖主義:別讓驚悚短片給嚇倒了
  第11堂課        戰爭:永遠不要低估人類的愚蠢
  第12堂課        謙遜:世界不是繞著你轉
  第13堂課        神:不要妄稱上帝的名
  第14堂課        世俗主義:面對自己的陰影

第四部  真相
  第15堂課        無知:你知道的比你以為的少
  第16堂課        正義:我們的正義感可能已經過時
  第17堂課        後真相:某些假新聞萬世永存
  第18堂課        科幻小說:未來和電影演的不一樣

第五部  生命意義
  第19堂課        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第20堂課        意義:生命不是虛構的故事
  第21堂課        冥想:觀察與瞭解自己的心靈

誌謝
參考資料
 

引言

清晰的見解就是力量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理論而言,人人都能參與這一場以「人類未來」為主題的辯論、發表高見,但想要維持眼界清晰實在並不簡單。我們常常根本沒注意到有這場辯論,或是根本不清楚關鍵問題何在。

  有幾十億人並沒有這樣的餘裕,好好研究這件事,手邊總有更緊急的事:上班、照顧孩子、或是照護年邁的雙親。但不幸的是,歷史不會因此就對你更寬容。就算因為你忙著讓孩子吃飽穿暖,對這場人類未來的辯論只能缺席,最後的結果你還是躲不過。這實在太不公平了。但,誰說歷史是公平的?

  我只是個歷史學家,沒辦法供人衣服、給人食物,但我希望能提出一些清楚的見解,盡量讓眾人能夠公平參與這場辯論。只要有人——就算是極少數人,因此而加入了關於人類物種未來的辯論,我也就對得起這份工作了。

  我在第一本書《人類大歷史》概覽了人類的過去,檢視一種幾乎微不足道的猿類,怎樣成了地球的統治者。

  而第二本書《人類大命運》則是討論生命的遠期願景,思考人類最後可能會如何成為神,智能和意識又會走向怎樣的最終命運。

  到了這本《21世紀的21堂課》,我則希望著眼於此時此地,重點在於現下時事,以及人類社會的近期前景。現在正在發生什麼事?今日最大的挑戰和選擇為何?我們該注意什麼?我們該教給孩子們什麼?

  當然,有七十億人口,就會有七十億種想討論的議題;也正如前面所提,要綜觀全局,其實是一種奢侈的想望。在孟買貧民窟一心養活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只會想著下一餐何在;在地中海難民船上的難民,只會眼巴巴望著海平面,尋找陸地的跡象;至於在倫敦某間人滿為患的醫院裡,垂死的病人用上所有剩餘的力量,只會想著再吸進下一口氣。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手上的議題都要比全球暖化或自由民主危機更為迫切。但他們的問題絕不是任何一本書所能處理,而我對這些處境中的人,也提不出什麼見解,反而可能該向他們學習面對逆境時的韌性。

  我在這本書裡,想討論的是全球性的議題。我所看見的是各種重大推力,不僅形塑全世界各個社會,也很可能影響地球整體的未來。對於正在生死關頭的人來說,氣候變遷可能遠不是他們擔心的議題,但到頭來,這可能會讓孟買的貧民窟完全無法住人,讓地中海掀起巨大的新難民潮,並且讓全球衛生保健陷入危機。

  現實的組成千絲萬縷,雖然這本書試著討論全球困境的各種面向,但絕對無法一律納進。與《人類大歷史》和《人類大命運》兩書的不同之處,在於本書並非歷史敘事,而是選出一系列如課程的主題。這些課程不會告訴讀者什麼簡單的答案,而是希望激發進一步的思考,協助讀者參與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重要對話。

  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攜手之後……

  本書一開始,將先檢視當前的科技困境。這個問題之所以特別令人憂慮,是因為隨著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的雙重革命,讓人類這個物種遇上有史以來的最大挑戰,因而對自由主義逐漸失去信心。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一旦攜手,可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且破壞「自由」和「平等」這兩個概念。大數據演算法可能導致數位獨裁,也就是權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而大多數人不只是被剝削,而是面臨更糟的局面:如草芥般毫無重要性!

  本書第二部〈政治挑戰〉將檢視各種可能的回應:臉書工程師能否使用人工智慧,來建立起一個維護人類自由與平等的全球社群?或許,應該扭轉全球化的過程,讓民族國家重新掌握權力?又或許,我們需要更進一步,從古老的宗教傳統找尋希望和智慧?

  本書的第三部〈絕望和希望〉則會談到,雖然科技挑戰前所未有、政治歧異激烈緊張,但只要我們控制住恐懼的程度、虛心面對自己的想法,必能成功應對。第三部的內容包括: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面對恐怖主義威脅、全球戰爭風險、以及面對引發這些衝突的偏見和仇恨。

  第四部〈真相〉則是檢視「後真相」(post-truth)的概念,想知道我們究竟能對全球發展有多少理解、又是否真能明辨是非。智人真能夠理解自己所創造的世界嗎?現實與虛構之間,又是否還有明確的界線?

  生命究竟有什麼意義?

  而在最後的第五部〈生命意義〉則是整合各項討論,談的是在這個困惑的年代,舊的故事已經崩潰消失,新的故事仍無以為繼,生命的整體樣貌究竟如何?我們是誰?這輩子要做什麼?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根據我們對科學、上帝、政治和宗教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成分,我們所知的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這可能聽起來是個太大的題目,但智人已經無法再等待。哲學家很有耐心,工程師的耐心少得多,至於投資者則是最沒耐心的一群。就算你還沒想清楚怎樣運用這股設計生命的力量,市場的壓力可不會允許你一千年後再想出答案;市場會用那隻隱形的手,逼你接受它盲目的回應。除非你很樂意把生命的未來交給季度收支報表來決定,否則你就該清楚瞭解到底「生命」有什麼意義。  

  在最後一堂課〈冥想〉,在智人物種的這一幕即將落下、而另一齣全新戲碼即將上演之際,我以一個智人的身分,向其他智人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
 
 

內容連載

第2堂課  工作

等你長大,可能沒有工作

我們完全無從得知,2050年的就業市場會是什麼樣子。一般同意,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將會改變幾乎所有工作,從製作優格到教導瑜伽都無法倖免。但談到這項改變的本質及急迫性,各家觀點也就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只要十年到二十年,就會有幾十億人成為經濟上多餘的存在。但也有人認為,長遠看來,自動化的影響也會是為所有人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帶來更大的繁榮。

所以,我們究竟是真的處於危險動盪的邊緣,又或者這再次只是盧德份子歇斯底里的妄言?這很難說。早從十九世紀,就開始有人擔憂自動化會造成大量失業,但至今從未出現這種景況。自工業革命揭開序幕以來,機器每搶走一項舊工作,也會至少創造一項新工作,而且平均生活水準大幅提高。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次情況不同,機器學習將會真正讓整個情勢徹底改變。

人類還有什麼能力勝過AI?

人類有兩種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過去,機器主要是在原始的身體能力得以與人類競爭,而人類則是在認知能力仍享有巨大優勢。因此,隨著農業和工業的工作邁向自動化,就出現了新的服務業工作。這些新工作需要人類獨有的認知技能:學習、分析、溝通,特別是必須理解人類的種種情緒。然而,人工智慧(以下簡稱AI)已經在愈來愈多認知技能項目上超越人類,包括理解人類的情緒。而且,除了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之外,我們並不知道還有什麼第三種領域,讓人類能夠永遠勝過機器。

必須體認到的一項關鍵在於:AI革命不只是讓電腦運算更快、更聰明,AI更搭配了在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種種突破。我們愈瞭解是哪些生化機制在支撐人類的情感、欲望和選擇,也就愈能分析人類行為、預測人類決策,最終取代人類的司機、銀行經理和律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