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探想:隨筆及短篇小說

印度,探想:隨筆及短篇小說
定價:280
NT $ 160 ~ 315
  • 作者:赫曼.赫塞
  • 原文作者:Hermann Hesse
  • 譯者:張芸孟薇
  • 出版社:自由之丘
  • 出版日期:2018-09-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618073
  • ISBN13:9789869618076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 自東方之行歸來歷時十餘年
  隨著創作《浪流者之歌》期間經歷的創作瓶頸、精神壓力
  不斷寫下他腦中從不停止的思辯,不斷向印度探問、冀求回歸生命原鄉的試煉之作

  是時候解放出來,擺脫對印度的思念。
  思念是一美好的事情,我是最後一個願意把它當成多愁善感取樂的人。
  但是感情和幻想有一個特點,實現某種升華之前,
  它們的力量、美麗和價值在逐漸增強,此外它們又會越來越有惰性,
  接著就會有其他幻想、其他情感從我們永不枯竭的靈魂深處升騰而出。
  然後帶走這場印度遊戲,帶走對印度的懷念……


  自1911年至亞洲旅行數月之後,赫塞對於東方、印度、中國的懷想,仍未停止,內在的追尋仍一直持續。他對於歐洲在精神靈性上的逐漸空洞化感到不滿,深信靈魂的答案就在東方。然而實際體驗了東方生活之後,他自承:

  印度精神還不屬於我,我還沒有找到它,我還在尋找。當時我也正是為此離開了歐洲,因為我的旅行是一種逃避。我逃離歐洲,幾近憎惡,我討厭它毫無品味的審美,喧囂嘈雜的集市,倉促匆忙的焦躁不安,還有粗魯愚蠢的追求享樂。

  我通往印度和中國的道路並非要搭乘郵輪和火車,我必須獨自找到所有那些神祕的橋梁。我必須停止在那裡尋求救贖、擺脫歐洲,必須停止在心中仇視歐洲,必須在感情和精神上擁有真正的歐洲和真正的東方,這條路持續了一年又一年,歷經多年的痛苦、不安、戰爭和絕望。

  本書收錄這段期間的多篇隨筆,可以窺得赫塞一直以來對印度及中國文化的熱愛。赫塞嚴厲批判歐洲社會腐蝕人心的戰爭意識,也以慈悲之心看待受到西方國家侵入而使文化蒙塵的亞洲諸國,同時卻也在百年之前就已預見了中國這一民族在未來世界舞台上的捲土重來。

  雖投入的是文學創作,赫塞也從未停止靈性的追尋,冀望從形上的心靈層次為人類尋得出路。本書收錄五篇短篇小說,其中〈新娘〉及〈羅伯特.阿吉翁〉是得自這段旅行中親身見聞,生動地描繪出因應當時愈來愈多歐洲人移居亞洲,生活及工作型態的大幅變化也碰撞出更多的文化磨擦。〈一位印度王的傳奇〉、〈森林人〉及〈印度式生命軌跡〉則像是《浪流者之歌》的前奏小品,赫塞透過小說型式將印度思想普遍的棄世修行、瑜伽靜心、輪迴等觀點融入故事之中,藉以探入源自印度的吠檀多哲學及之後對世界影響更大的佛教思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


  出生於德國南部的小鎮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衰弱而輟學。1899年,自費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浪漫主義之歌》,未獲得公眾認可;1904年,以第一部長篇小說《鄉愁》(Peter Camenzind,又譯《彼得.卡門欽得》,一舉成名。後來他辭去工作,專事寫作,先後完成《車輪下》(Unterm Rad, 1906)、《生命之歌》(Gertrud, 1910,又譯《蓋特露德》)、《藝術家的命運》(Roßhalde, 1914,又譯《羅斯哈爾特》)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赫塞移居瑞士並在1923年加入瑞士國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赫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主要長篇小說有《徬徨少年時》(Demian, 1919,又譯《德米安》)、《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 1922,又譯《悉達多》)、《荒原之狼》(Der Steppenwolf, 1927)、《知識與愛情》(Narziß und Goldmund, 1930,又譯《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和《玻璃珠遊戲》(Das Glasperlenspiel, 1943)等。其中《荒原之狼》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赫塞獲得歌德文學獎,及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張芸


  德語文學博士,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

孟薇

  德語文學碩士,煙台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講師。
 
 

目錄

我與印度及中國的關係
懷念印度
中國人
印度訪客
對亞洲的回憶
對印度的回憶
凱澤林的旅行日記
異域藝術
東方文學的傑作
印度智慧
印度童話
日記選摘
印度之魂
印度教
直視遠東
 
短篇小說──
一位印度王的傳奇
新娘
羅伯特·阿吉翁
森林人
印度式生命軌跡
 
 
 

內容連載

印度訪客
 
尚未成熟便摘下的果實對我們毫無用處。我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從事印度和中國研究——並非要謀取學者之名,不過是習慣於汲取印度及中國文學創作和虔誠的芬芳。十一年前我曾去印度旅行,在那裡,我看見了棕櫚樹和寺廟,聞到梵香和檀香的味道,吃過略帶酸澀的芒果和軟糯可口的香蕉。可是,在我與這一切之間還隔著一層薄紗,置身於康提的僧眾之間,我依然像先前在歐洲的時候一樣,無法遏制地渴望真正的印度,渴望印度精神,渴望跟它有一次生動活潑的接觸。印度精神還不屬於我,我還沒有找到它,我還在尋找。當時我也正是為此離開了歐洲,因為我的旅行是一種逃避。我逃離歐洲,幾近憎惡,我討厭它毫無品味的審美、喧囂嘈雜的集市、倉促匆忙的焦躁不安,還有粗魯愚蠢的追求享樂。
 
我通往印度和中國的道路並非要搭乘郵輪和火車,我必須獨自找到所有那些神祕的橋梁。我必須停止在那裡尋求救贖、擺脫歐洲,必須停止在心中仇視歐洲,必須在感情和精神上擁有真正的歐洲和真正的東方。這條路持續了一年又一年,歷經多年的痛苦、不安、戰爭和絕望。
 
隨後這個時刻來到了,距離現在還不算久遠,那時我已不再嚮往錫蘭的棕櫚海灘和貝拿勒斯(瓦拉納西)寺廟林立的街道,不再希望自己是佛教徒或者道士並且得到一位聖人和法師的教導。這些全都變得不重要了,可敬的東方和病苦的西方之間、亞洲和歐洲之間最大的區別對我而言同樣不再重要。我認為,盡可能多地研究東方智慧和宗教祭禮已不再重要,我發現,當今無數老子的崇拜者對道的了解還不如歌德,而歌德從沒有聽說過「道」這個詞。
 
我知道,歐洲跟亞洲一樣,存在一個隱祕而永恆的價值和精神的世界,這個世界既不會因發明了機車而更加美好,也不會因俾斯麥而毀滅,生活在這個永恆的世界裡是愉快的、正確的,這是一個平和的精神世界,歐洲和亞洲,《吠陀經》和《聖經》,佛陀和歌德在其中有著相同的比重。這裡開啟了法師對我的教導,學習還在繼續;這裡學無止境。可是我已經不再對印度抱有憧憬,不再寄希望逃離歐洲,現在,佛陀、《法句經》和《道德經》讓我覺得純粹和親切,不再難解困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7
    $160
  2. 電子書
    61
    $172
  3. 新書
    79
    $220
  4. 新書
    79
    $221
  5. 新書
    79
    $221
  6. 新書
    79
    $221
  7. 新書
    79
    $221
  8. 新書
    79
    $222
  9. 新書
    79
    $222
  10. 新書
    85
    $238
  11. 新書
    88
    $246
  12. 新書
    $308
  13. 新書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