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

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
定價:650
NT $ 443 ~ 585
  • 編者: 于善祿林于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9-03-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284448
  • ISBN13:9789573284444
  • 裝訂:平裝 / 568頁 / 17 x 23 x 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由「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內容編輯而成,兩場演講、兩場座談,加上十八篇學者及評論家發表的專文,以1978年蘭陵劇坊的成立作為臺灣當代戲劇的關鍵年代,進行歷史脈絡的書寫。各篇論題從不同面向觀察臺灣的劇場現象,探討臺灣現代劇場的發展歷史,論述清晰,結構嚴謹,是了解臺灣劇場史的重要參考書籍。

本書特色

  記錄了臺灣戲劇發展迄今最多元而清晰的脈絡,從不同面向觀察臺灣的劇場現象,探討臺灣現代劇場的發展歷史,論述清晰,結構嚴謹,是了解臺灣劇場史的關鍵要書。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于善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林于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暨學生事務長



 
 

目錄

序 林曼麗  
序 吳靜吉
編者序 書寫臺灣劇場的歷史脈絡 林于竝
編者序 一切才正要開始 于善祿
 
專題演講
行走劇場四十年的會心體驗 吳靜吉
現代劇場的臺灣脈絡 邱坤良
 
論壇專文
01史觀.觀史——以臺灣現代戲劇史為例 于善祿
02臺灣現代戲劇發展三階段論中的蘭陵劇坊 李立亨
03身體技術作為表演系統——八○年代實驗劇展至今的身體訓練 葉根泉
04全球化時代的戲劇史書寫策略——亞洲國際藝術與區域性美學板塊形構初探 周慧玲
05北回歸線以南、中央山脈以西——追記1990年代臺南、屏東在地小劇場發展階段 楊美英
06從多元表演空間檢視臺南現代劇場發展軌跡 厲復平
07臺灣社區劇場發展三十年的回顧與省思(1989-2018) 王婉容
08臺灣戲劇教育的流變 容淑華
09當代臺灣兒童劇場的意境表現 謝鴻文
10臺灣音樂劇發展的危機與轉機——回顧原創音樂劇三十年 林采韻
11臺灣技術劇場的發展 王孟超
12文化部與國藝會補助對現代劇團營運之影響 呂弘暉
13自然、廢墟、迪士尼——臺灣環境劇場的歷史與都市困境 郭亮廷
14後解嚴身體/語言風暴——一切從2018年倒回去看 紀慧玲
15跨界製作的現代意義——由藝術媒介與工具的介入談起 傅裕惠
16四十之不惑與惑——聚焦於臺灣當代戲劇的劇本創作 王友輝
17解嚴後的現代戲劇文學獎助與出版機制評析 鍾欣志
18反現代性的現代——李國修劇場軌跡 汪俊彥
 
座談側記
當我們遇見劇場——表演風情畫
當我們遇見劇場——導演面對面
處於三岔路口的臺灣當代劇場導演——座談增訪 張敦智
 
現代戲劇年表

 
 



書寫臺灣劇場的歷史脈絡

林于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暨學生事務長

 
  四十年,也許可以讓時間成為歷史。如果真是如此,那麼2018年的現在也許是我們終於得以看見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脈絡的時刻。但是, 我們要如何看見?這場「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是為臺灣劇場的歷史脈絡進行書寫,但是,在這個時點上,我們應當如何書寫? 以及,以一次的論壇是否足以掌握臺灣劇場的整體脈絡? 1999年文建會曾經策劃過一個非常精彩的「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即使到今天, 我們都可以在研討會論文集當中感受到當時討論的熱度。對於「臺灣」、「身體」、「運動」等概念所展開的激辯,至今仍然迴盪耳邊。會中, 「小劇場運動」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字,那是一場臺灣八○年代「小劇場」運動的漩渦仍然餘波盪漾底下所舉辦的研討會,每個發言者的言論,既是書寫歷史,其書寫本身也成為運動,在動態的歷史記述之下,每篇論文都成為「表演」。於2018年5月3日與4 日所舉辦的這場論壇,如同預期地,承襲臺灣戲劇史論壇的精神,討論在充滿著激烈的辯論與針鋒相對當中展開。

  本次論壇的十八位論文發表者,是由黎家齊、傅裕惠、于善祿以及本人擔任召集人所邀約,在綿密的討論當中共同構思出論文題目,而這些題目,都未必服膺於「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這個整體概念,換句話說,無論是「臺灣」、「當代」、「劇場」或者是「四十年」這些詞彙,都是「以虛構為方法」,就像是數學的幾何證明題,為了得到答案所畫的「虛線」。為了逼近歷史,每個撰稿人提出各式各樣的假設性的工具。于善祿爬梳了自呂訴上以來臺灣戲劇劇場史的著作,分析「史觀」背後的身分認同與政治勢力的關係。周慧玲聚焦在臺灣的「國際藝術節」,藉以跳脫臺灣的空間局限,檢視全球化發展下,區域美學知識和市場與臺灣劇場發展之共構關係。楊美英故意提出一個「北回歸線以南、中央山脈以西」的地理空間,與臺北為中心的劇場論述做「正面對決式」的(或者補足的)描述。一樣聚焦南部臺灣的劇場,厲復平一反從表現形式或者內容的分析方法,而是從表演空間來看臺南戲劇的發展,反而更能凸顯臺南戲劇的特徵。呂弘暉在論文當中直接指出文化部與國藝會的補助制度與藝術團隊共同癒合出臺灣的藝術環境。而鍾欣志分析臺灣在解嚴之後大量出現的官辦劇本獎,從其機制與評審組成審視劇本獎的評審機制,並思考這些劇本獎的選擇機制如何引導與限制臺灣劇本的創作。郭亮廷從「解嚴後群眾在公共空間現身的慾望」,翻轉以往與西方劇場史對應式的書寫,重新審視臺灣的環境劇場。紀慧玲從斷裂、破碎、不連續的身體性當中看到臺灣劇場失去「大敘述」的狀態。另外,有一篇是為了紀念早逝的李國修所特別安排的論文,汪俊彥提出「反現代的現代劇場」,企圖從李國修戲劇的家國認同討論臺灣劇場的「當代性」。這些書寫,其實都瓦解了原先「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的假設,同時,這些從相異的觀點所進行的「臺灣當代劇場」描述, 極有可能是錯綜的,甚至相互抵觸的,但是,對於活生生的劇場生命, 也只能用歧義的、複數的書寫來企圖靠近。

  在所有關於劇場的研究當中,演員是最被忽略的一環,這不是演員的技藝不重要,而是我們的書寫技術仍有不足。還好有一篇葉根泉的論文,從表演訓練與身體技術的觀點描述臺灣的演員,但是,這仍然不足以對應演員在劇場發展歷史當中的分量。為了彌補這點,特別安排一場座談會,邀請王琄、姚坤君、朱宏章、溫吉興、施冬麟談論關於表演的心法與奧祕。這是一場既精彩又難得的座談,兼具高度感受力與自省能力的演員,他們的語言自由穿梭在沒入與覺醒當中,讓與會者深入了解表演這個技藝的內在祕密。

  這是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而我們希望聽到新生代導演的聲音,因此邀請到鴻鴻、呂柏伸以及謝念祖三位「資深」導演,與汪兆謙、廖若涵以及許哲彬三位「新生代」導演對談。這個對談因為另一個「世代」的加入而有意外的展開,剎那間激烈的言詞針鋒相對,超乎預期的發展讓時空錯亂彷彿回到1996 年的那場「臺灣小劇場1985-1995」研討會。對於這兩場活生生的座談會,我們只能盡量用語言保留現場,忠實地記錄。

  如今,兩篇時代性的基調演講,十八位作者心血結晶的論文以及座談的紀錄即將出版,為「臺灣當代戲劇」留下歷史足跡。論文的編排次序方面,本論文集由宏觀到聚焦,從史觀、劇場史到文化制度,劇場環境到戲劇類型的原則進行重新編排,與論壇當日的發表次序不盡相同。

  在不斷滾動的時間洪流當中,為了標示出「現在」這個微弱的時光,我們製作了現代戲劇年表,參考國內數本重要著作為基礎並且由論文撰稿人的參與共創。最後,要感謝國藝會發動這次的計畫,舉辦論壇讓劇場人聚集一堂,並以出版物的形式為這段臺灣戲劇的回顧過程留下記憶,如同戲劇於劇場演出般,在劇終幕落後,現場紀錄藉由出版物的推播分傳而得了解,並期待日後世代滾動,劇場的資深新生與初生代重聚於下一場論壇的發生。

林曼麗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為建立臺灣文化主體性,打造國家整體藝術發展基礎,國藝會自1996年成立以來,在戲劇、音樂、舞蹈、視聽媒體、視覺藝術、文化資產、文學、藝文環境與發展等不同的藝術文化領域上,透過對藝文計畫的補助,進而參與了國內這段期間文化藝術的發展,致力於為臺灣當代藝術史保留其各具意義之切面。

  去年上任後,我擬定了「追求卓越」、「價值創新」、「Arts to Everyone」、「文化的多樣性與永續穩定發展」四個國藝會的發展使命。其中,藝術創作卓越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我們鼓勵並支持藝術家在創作生涯中,不斷突破自我、創新價值,國藝會不僅是為了支持專業藝術創作而存在,更遠大的目標,是將藝術帶給每一個人,透過獎補助政策推 動,扮演跨域整合的角色,發揮國藝會的公共責任與使命,反映中央、地方、國藝會與民間的三加一生態環境變化。

  呼應Arts to Everyone,國藝會期待透過本會歷年來補助成果的積累與整理,進行當代藝術的應用推廣,以達活絡知識流通、促進跨域合作之效。2018年,我們以「當代劇場」為範疇,一方面開放國藝會歷年

  來補助成果作為研究的基礎素材;另一方面邀請國內戲劇研究的專家學者,在「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的命題下,結合劇場工作之相關實務經驗,透過論壇公開發表的形式,共同架構劇場史軌跡脈絡,促進相互之對話。

  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灣教育體制中的戲劇班、科、系、所成為培養戲劇人才的搖籃,表演空間、劇場技術與美學等各方面亦未停止變化,隨著各種各類的劇團漸受矚目,戲劇面向屬性多元成長,劇種的多樣性亦隨之而蓬勃發展。這四十年來,跨域融合在傳統與當代間交互影響,戲劇的交流也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下開始合作、攜手茁壯。

  本次論壇企圖在今天的時點上,回首臺灣當代劇場的發生與演變,從史觀與政治經濟脈絡、戲劇類型與美學形式、文化政策與藝術環境的變遷、劇場技術與科技的影響、都市空間與地方區域文化、戲劇教育等議題,以各自不同的視角,對四十年的發展軌跡提出論述,希望透歷史脈絡的研究,為臺灣劇場史建立言說。

  建構臺灣當代劇場史,只是一個開端,未來也期待有朝一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精進各種藝術類別的歷史的重構,完整重現臺灣藝術史的整體面貌。
 
吳靜吉 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

  每件事都不是獨自發生的,在發生之前都有歷史脈絡可循。一切都是從1980年第一屆的「實驗劇展」開始。

  「蘭陵劇坊」是當年為了參加實驗劇展,我們好幾個人,有金士傑、李國修、陳以亨、劉若瑀、卓明等在劉若瑀的家裡一起腦力激盪想出的團名,演出了《包袱》與《荷珠新配》。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還有更早的歷史脈絡。蘭陵劇坊從1978到1980年,實際上是「耕莘實驗劇團」,一群熱愛戲劇的年輕人,有杜可風、金士傑、卓明、劉若瑀、黃承晃等,他們在耕莘文教院的地板上排練,一起討論、一起上課,這群人自由地在此進出,盡情發揮。更早之先的脈絡,是因為金士傑應周渝邀請承接下耕莘實驗劇團的團長。1976年成立的耕莘實驗劇團是由周渝支持經費,因為耕莘文教院有一位李安德神父熱愛藝術願意成立劇團。所以,蘭陵是從這樣開始的。

  這次論壇提到四十年,四十年間當代劇場有許多的發展。蘭陵團員有些人成立自己的團體,像屏風表演班、優劇場、隨意工作組、紙風車劇團、牛古演劇團、金枝演社、黑珍珠劇團、如果兒童劇團、人子劇團等等。有些團員後來去報考戲劇科系,畢業後也成立自己的劇團,像是盜火劇團及第三代的阮劇團。此外,還有其他更多的團員以各種方式參與戲劇的各層面。四十年中一個最重要的發展關鍵可能是戲劇科系的增設,除了文化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專科學校)和政治作戰學校外,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成立(今臺北藝術大學),先有戲劇系,然後有劇設系。後來,臺灣大學、中山大學和臺南大學相繼成立相關戲劇系所,正式由體制內的高等教育來培養戲劇人才。

  外在環境的改變有: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於1996年成立,補助戲劇團體演出;原本文建會的三處現在是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國家級演出場地除了臺北的兩廳院,還有高雄衛武營、臺中國家歌劇院,以及其他興建中的場館。以上這些都是慢慢催生和助長當代劇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有些傳統戲劇團體(京劇、歌仔戲、偶戲)也嘗試與現代戲劇攜手創作。此外,企業界也參與了劇場的發展,劇團結合社會資源走入社區或偏鄉,像紙風車劇團的319和368兒童藝術工程,這些都是戲劇不同的發展面向。四十年間有太多的變化,以一個不是藝術家,也非官方代表或補助者,只是戲劇愛好者的我來說,希望這場論壇能盤點過去,珍惜現在並想像未來,開啟更多的對話,並提供新世代一窺歷史脈絡的可能。

一切才正要開始

于善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自受邀加入「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召集委員以來至今約莫一年;期間經歷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工作會議,討論內容包括論壇的定位與內涵、主題與子題的多元面向、脈絡與聚焦的兼容並蓄、撰稿人的擬定與邀約、寫作方向的建議、議程的規劃,再到論壇活動的流程安排與進行,諸多的細節需要確認再確認,會議之餘,尚有數不清的電 郵、群組訊息要處理。兩天的論壇參與者眾,除了原先設定的專題演 講、論壇、座談之外,現場的討論與交流也激起許多的火花及省思。

  論壇結束後,我接下後續論壇紀錄與論文集出版的審訂工作,對所有的專題演講稿、論壇論文、座談紀錄、戲劇年表等內容,做一通盤的審閱。主要工作方向包括所有與戲劇相關的人名、團名、劇名、組織名、法令政策名、書名、專有術語等,務求其正確無誤與全書統一。此外, 與歷史相關的年代、日期、地點、人物、事件等,除務求其正確無誤之外,若干可能造成閱讀疑義或時序誤導的段落,亦敦請原發表人再做一些行文修訂。

  為保持各篇個性上的高度完整性同時能兼容其多元複調,在保留與尊重原發表人的行文風格與撰寫內容、書寫觀點、關懷脈絡的前提下,我盡量在審閱過程中修訂了各篇行文寫作中的字詞正誤、標點符號,才將全書的校訂作業交付給專業的責任編輯進行統一。另原始徵集的文稿書目格式眾家紛紜,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故此,我們提供了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撰稿格式,讓責任編輯有所依循。

  「四十年」只是一個回看歷史發展的審視點,誠如總召集人林于竝教授在論壇總結時所說,這或許是個假議題,臺灣劇場發展當然不止四十年;「近代」、「現代」與「當代」如何界定與區分,都還有待更進一步、更嚴謹細緻的釐清與辯證。

  在資源與篇幅有限的情況下,「四十年」毋寧更像是拋磚引玉,本論文集觸角延伸至技術劇場、兒童劇、劇本獎、社區劇場、音樂劇等,這些過往算是劇場史書寫及論述時的「縮寫」與「弱聲」,在此至少佔有一席之地。

  相對而言,小劇場、身體訓練、空間、環境、跨界等,其實是聲量巨大的,而且這些都是善於書寫與自我論述的。但聲量巨大就代表歷史的全部嗎?實驗、前衛、顛覆、反叛就代表了一切嗎?我們是否有可能被某些強勢歷史論述(及其反論述)所綁架、眩惑、迷走了呢?四十真的不惑嗎?是否還有更多臺灣劇場的歷史戰場、紀念碑、廢墟、民房等,需要被清理或維修?我想,無論是論壇的落幕或本論文集的紀錄出版,其實都正告訴著我們,這一切才正要開始呢!
 

內容連載

行走劇場四十年的會心體驗     吳靜吉
 
一、開場

 
1. 重建臺灣藝術史:鄭麗君部長的心戰喊話
 
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的主張,我便順水推舟,將講題定為「行走劇場四十年的會心體驗」,希望借此分享個人涉足劇場邊緣的些許經驗。
 
二十二年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成立,當時李登輝總統曾召見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董事長和我。他表示到國外訪問時,多數友邦都會贈送圖文並茂的藝術史,讓讀者透過精美和淺顯易懂的圖文了解一個國家。他希望王董事長和我能完成這項任務。當時王董和我曾經討論多次,但因為這項工作需要一筆可觀的經費,而且不容易募到資金,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但這個工作一直存在我心頭。
 
在這個論壇策辦的發想時期,與會者也斟酌該用「現代」劇場還是「當代」劇場。總而言之,這次希望用「當代劇場」為先例,日後能夠擴散到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和視覺藝術等其他藝術領域,一起建構臺灣藝術史。
 
2. 國藝會補助歷史反思
 
二十二年後,國藝會也在思考長期接受政府補助,是否有益於團體發展?還是未獲補助反而表現得更好?我就以「林曼麗董事長的臺灣高鐵藝術元年——從時間到空間」為例,反思過去類似的活動。當年游錫堃擔任臺北市捷運局董事長時,召集許多人(包括邱坤良和我)提供意見。大家的共識是每一站都可藝術化或轉化為可以展演的場所,藉由藝術的生命力來協助並擴展至全臺灣。第一站就選定臺北藝術大學附近的關渡站。後來游董事長到行政院擔任副院長、再到總統府擔任祕書長,最後擔任行政院長。很可惜地,這項計畫就沒有繼續進行。這是從歷史的時間觀點來看,再從空間的觀點來看,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最近正在嘗試建構「臺灣創新地圖」,我們發現很多人回到家鄉做小型的表演或藝術空間或藝廊,或經營餐廳,餐廳裡也成為展演的空間,這都是我們今天可以做的「藝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8
    $443
  2. 新書
    79
    $514
  3. 新書
    79
    $514
  4. 新書
    79
    $514
  5. 新書
    85
    $553
  6. 新書
    9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