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黑色風華:臺灣的非裔美國文學研究

再現黑色風華:臺灣的非裔美國文學研究
定價:480
NT $ 225 ~ 432
  • 作者:馮品佳
  •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3-1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4458261
  • ISBN13:9789574458264
  • 裝訂:平裝 / 49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臺灣的非裔美國文學研究始於七○年代,並在八○年代開始蓬勃發展。本書集結此領域最具代表、品質優異的文章共16篇,文類包含小說、戲劇等,探討議題有種族、階級、典律、殖民,以及性別,研究方法與理論等相當多元,充份展現本土三十餘年在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

  全書內容共分六部份:「導論」、輯一「閱讀非裔美國經典」、輯二「理論與非裔美國文學研究」、輯三「閱讀摩里森」、輯四「非裔美國戲劇研究」、輯五「源自加勒比海的非裔美國文學讀摩里森」。其中「導論」提供重要的知識背景與研究脈絡,並詳述非裔美國文學在臺灣的建制史,完整呈現多年來臺灣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整體樣貌,是具有文學研究歷史意義的重要文獻。本書編選嚴謹、品質優異,是國內第一本非裔美國文學研究成果的合集專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馮品佳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暨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合聘研究員,與國立交通大學亞裔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交通大學教務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外文系系主任、交大電影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Fulbright訪問學者、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科技部)外文學門召集人與史丹佛大學人文社會中心國際訪問學者。曾獲得2015年第59屆教育部學術獎,2007年、2010年與2013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以及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研究領域包括英美小說、女性書寫、離散文學與文化研究、少數族裔論述以及電影研究。論文發表於《歐美研究》、《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以及Contemporary Women’s Writing, Feminist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ELUS, Tamkang Review等國內外期刊。著有中外專書數本;譯著有《Love》與《木魚歌》

 
 

目錄

馮品佳    導論:台灣非裔美國文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1

一、    閱讀非裔美國經典
李有成  01 踰越:《道格拉斯自撰生平敘述》中的識字政治27
何文敬  02 蔡士納《傳統精髓》中的種族與階級47
紀元文  03 疏離與認同:約翰‧魏德曼的《兄弟與看守者》69
李有成  04 和解:鮑爾溫與其《山巔宏音》91

二、    理論與非裔美國文學研究
張錦忠  05 他者的典律:典律性與非裔美國女性論述111
蔡振興  06 還以顏色:裴克論歷史、文學理論與非裔美國表現文化131
李秀娟  07 從認知的邊緣出發:德希達和摩里森的文學秘密151

三、    閱讀摩里森
陳東榮  08 童妮‧摩里森與美國黑人文化民族主義──試讀《所羅門之歌》181
劉亮雅  09 面對奴隸制度的鬼魂:佟妮‧摩里森的《摯愛》中的重新記憶政治223
蔡佳瑾  10「歌唱的痛」:論童妮‧摩里森小說《爵士樂》中的凝視與聲音257
馮品佳著 11「咱是女孩倆」:《Love》中的雙人女性成長敘事157
吳哲硯譯

四、    非裔美國戲劇研究
劉雪珍  12 黑人女劇作家甘迺迪的「身體政治」:對異性恐懼之呈現169
姜翠芬  13 非裔美國戲劇中的被壓迫勞工形象──《圍籬》(Fences)的個案研究193
黃仕宜  14 歷史之餘:非裔美國人劇場中缺席的父親們289

五、    源自加勒比海的非裔美國文學讀摩里森
張淑麗  15 牙買加‧金凱德的(後)殖民政治寓言:表演或憤怒?401
馮品佳  16 蜜雪‧克莉芙的成長二重奏:《響螺》與《天堂無線可通》的認同政治433

作者簡介 463
索引 471


 
 

內容連載

〈面對奴隸制度的鬼魂〉
 
一、遺忘與重新記憶

 
《摯愛》以記憶為主題,令人想起在現代主義小說,例如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喬伊斯(James Joyce)、吳爾芙(Virginia Woolf)、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意識流小說(stream-of-consciousness fiction)中,記憶與現在的思緒、幻想交織,成為生命意義之所繫。但相較於意識流小說中較偏重個人記憶,《摯愛》則呈現心繫的記憶既屬於個人也屬於族群。並且,意識流小說一般以支離破碎的敘述來呈現分割破碎的現代心靈,然而在《摯愛》裡此一支離破碎敘述卻與縈繞不去的創痛記憶緊緊相關。《摯愛》中對記憶懷著錯綜矛盾。記憶有其甜美,但記憶更是一種重負,一種折磨,因其中含了太多的羞辱和創痛。斯妮特(Ann Snitow)認為,《摯愛》的恐怖氣息及無法承受的失落感使得此書「在其素材的可怖下蹣跚難行—就像那麼多有關猶太人浩劫的作品也是如此,且必然如此」(26)。斯妮特指出,在《摯愛》中,「激烈的過去幾乎出不來。就像奴隸制度的事實一樣,它被壓抑了。取而代之的是,摩里森在小說的前景放了幾個飽受折磨的寂寞心靈:賽施、丹佛(Denver)、保羅D(Paul D)。有關過去欲望與逃亡的所有戲劇都逃到了他們意識的邊緣」(27)。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47
    $225
  2. 新書
    79
    $379
  3. 新書
    79
    $379
  4. 新書
    79
    $380
  5. 新書
    85
    $408
  6. 新書
    85
    $408
  7. 新書
    9
    $432
  8. 新書
    9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