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期特稿是由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顏崑陽所撰〈華人文化曠野的微光─華人文化主體性如何重建與美感經驗如何省思〉。國立政治大學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而成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其中研究組「華人文學之美學感受性研究」的研究方向,聚焦在兩項主題:美感經驗內蘊的重新理解與建構、以美感經驗展開在地化與國際化的學術史考察。2018年8月4日舉辦「華人文學感受性研究議題發想」工作坊,邀請顏崑陽教授做專題演講,就「華人文化主體性」與「美感經驗」兩大研究主題進行省思和展望。是次演講針對流行於20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知識型」展開反思與批判,尋求學術轉型、典範遷移之可能性與切當性的取向,這不僅關乎華人文化主體性的研究,更對目前中文學界的詮釋體系提供了前瞻式的學術圖景,故本刊特別將此次的演講稿以特稿方式刊載,以饗讀者。

  本期專題為本系高振宏教授協助策畫,名為「宗教與文學的相遇」。四篇論文通過審查。一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蔚的〈劉阮故事的文本層次、語境變遷與意義轉移〉,旨在考察劉阮故事在不同時期各式文學體裁之中改編、仿作、用典或評論情形,用以說明故事文本在流轉複製過程中,也伴隨時代與語境的變遷發生變化,同時反映讀者、編作者對其旨趣選擇性的解讀與接受。次為本校名譽講座教授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李豐楙的〈魔、精把關:《西遊記》的過關敘述及其諷喻〉,透過「過關」試煉的敘事框架、「非常鬥非常」的法力展演魔、精的結局所顯示的修行觀、妖魔來歷的影射等面向,將《西遊記》「釋厄」之主題,以及遊戲性質、情節設計的潛/顯敘事及其話語,呈顯出小說作者的知識小說化及其時代的諷喻。復次為本系助理教授高振宏的〈道教月孛法研究─道經和通俗文學的綜合考察〉,綜合道藏中有關月孛法的記載,整理宋元明時期月孛法的譜系及法術系統,嘗試建構出月孛秘法的針法、剪邪法、祈禱符呪、合神布炁、太乙之文等內容,同時參酌明代筆記、小說的記載,發掘月孛法在民間流播、實踐的情況,透過經典與通俗文學的相互映照,理解不同文本系統中的月孛法情況及可能關係。最後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蔡至哲的〈朝鮮天主教儒者對《七克》思想的再詮釋─以星湖左派為中心的探討〉,處理朝鮮李星湖、李蘗、丁茶山等天主教儒者,對傳入朝鮮的西學天主教著書《七克》思想的再詮釋,企圖呈現《七克》思想傳入中國,又傳入朝鮮後的「再脈絡化」的過程與特色。

本書特色

  【本刊榮獲2018年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第一級】
  【本刊論文除特稿外,均經至少兩位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匿名審查通過】
 
 

目錄

編輯部 編輯報告

【特稿】
顏崑陽 華人文化曠野的微光──華人文化主體性如何重建與美感經驗如何省思

【專題論文】(本期專題:「宗教與文學的相遇」)
高振宏 「宗教與文學的相遇」專題導言
許 蔚 劉阮故事的文本層次、語境變遷與意義轉移
李豐楙 魔、精把關:《西遊記》的過關敘述及其諷喻
高振宏 道教月孛法研究─道經和通俗文學的綜合考察
蔡至哲 朝鮮天主教儒者對《七克》思想的再詮釋──以星湖左派為中心的探討

【一般論文】
蔡 瑜 唐詩格律發展的關鍵進程─以日本詩格《作文大躰》為核心的探討
羅仕龍 從詞彙之譯到視角之異:論元雜劇《貨郎旦》在法國的傳播和接受
曾守仁 抒情輓歌:泣與血的易順鼎詩學
李貴生 陳寅恪典故考釋批評觀念及其實踐方法析論

編輯部 《政大中文學報》31期總目錄
編輯部 《政大中文學報》第32、33期專題徵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