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適用程度-Upper-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語言」與「文化」為大專語言學或語言教學兩大領域內極重要選修課程之一,國外已有專書論述這些課題,然而國內對這個課題則缺乏一本理論與實踐兼備的專書。內容充實又創新,彙集國內十五位學者美這個課題研究的精髓,從理論基礎、認知反思、運用轉化、通俗文化、活用文化等角度詳細精闢地討論「語言」、「文化」與英語文教學的融通匯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清瑩(慧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目前研究興趣為莎士比亞,天主教告白儀式的社會功能及文學之歷史研究。
 
何慧玲老師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即留系服務,主修口語教學,副修文化傳播,獲口語傳播博士。1979年開始口譯工作,研究與教學多與英語口語表達有關。1996年籌設師大翻譯研究所擔任第一任所長,2002年兼任國語中心主任。
 
吳信鳳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曾任國立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專長研究領域為兒童認知與語言發展、語言心理學、及語言教育等。
 
莊坤良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美國南加大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台灣師大英語系副教授。研究領域涵蓋後殖民論述、愛爾蘭文學、亞美文學、與文學教學。有關文學教學的著作包括:〈從煙霧瀰漫到抖落一身雪塵:談英詩教學>、、、、、、、等。
 
許文僊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英語教學碩士,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University of Ilinois at Urbina-Champaign)「第二語言習得師資教育」博士。研究興趣及專長為英語教學、第二語言習得、雙語教育、言談分析、及文化研究等。
 
陳秋蘭
 
  為澳洲昆士蘭大學語言教育博士,曾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閱讀教學、閱讀策略、英語教材教法。現任職於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任教科目包括大一英文、作文、英語教材教法、閱讀專題研究等。
 
陳英輝博士
 
  於1991年取得美國馬里蘭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主任。曾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主任兼外語學院院長、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副教授、外文系講師等。其研究專長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英國小說、文化研究、專業寫作等。
 
陳淳麗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英語教學哲學博士,現為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教授。專長為師資培育、活動設計、課程規劃。曾任教育部及各縣市之英語諮詢委員、英語師資培訓教授,並協助設計英語學習護照。著有《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等書。
 
陳錦芬教授
 
  臺師大英語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碩士與麻省大學電腦科技與雙語教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開授英文文法修辭、英語教學概論、電腦科技在教學與研究上的應用、外語習得與論文寫作。
 
  學術研究重點在發展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網際網路資源與英語教學的整合與應用。自民91年,筆者投入北市全面英語教學的籌畫與執行,協助制定北市國小英語教學課程暫行綱要、教學能力指標與英語教材評鑑與選用標準且負責英語教學的訪視與評鑑。同時探討國小英語教學對國語學習之影響、國中小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與因應之道。
 
曾金金
 
  女,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及英語系(兼任)。教授課程:語言與文化、作文與翻譯(英四)、漢語實驗語音學、第二語言習得、華語方言教材教法。
 
蔣泰暉
 
  民國五十六年從僑居地原葡屬澳門回國升學並定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畢業,奥地利國立維也納大學語言學博士,並在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一年。目前在臺師大擔任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在多元文化溝通、語言規畫與語言政策、翻譯學等。
 
戴維揚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兼實習輔導處處長。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美國 Olivet University神學、聖經文學碩士以及英語教育碩士,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兼攻電腦語言學。曾任教於北一女、南加大長堤分校,並曾至哈佛、耶鲁、牛津、劍橋、UCLA、NYU等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專長包括英語教學、教育理論、聖經文學、戲劇、文化研究及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等。著有:《儒家思潮點燃啟蒙運動》、《現代文豪心象》、《路益師的心靈世界》以及論文六十餘篇,雜文上百篇。翻譯:《卡繆戲劇選》、《論聖靈》以及數十篇短文。主編:《超倍數英語學習時代——電腦英文 DIY》、《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九年一贯論文集》、《落實小班教學精神論文集》、《文化研究與英語文教學》、《語言與文化》等書刊。現任:《中等教育》、《師大校友》社長。
 
魏叔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獲美國夏威夷大學碩士,及俄亥俄州立原大學博士學位。歷任師大講師、副教授、及教授。目前為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教授。教學及研究興趣為語意學和語用學,以及應用英文和英語教學。
 
  Yu-Ling You(游毓玲,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is currently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at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YUST). She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in 1991 and received both Master and Ph.D. degrees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1995 and 1998 respectively. She has been conducted research on Chinese discourse since 1995;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interpreting Chinese anaphora by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pproaches and defining a discourse unit for Chinese written as well as spoken discourse. After joining the department at NYUST, her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ainly the areas of EFL writing and language testing; her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applying the metacognitive theory to EFL writ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目錄

序/戴維揚
作者簡介
 
第一單元 理論基礎篇
一、九年一貫新課程文化學習與英語文教學/戴维持
二、英語文課程革新的三大目標 - 文字、文學、文化/裁維持
三、重語經文的英語教育一從技職體系「應外系」的文化文學課程談起/陳英輝
 
第二單元 認知反思篇
四、語言、認知、與文化:從中、英語文與思維談起/吳信風
五、探討與省思:亞洲學生學習 ESL的潛在問題/許文德
六、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興英文與英語教學的文化反思/莊坤良
 
第三單元 運用轉化篇
七、文化、脈絡與語言學習/游毓玲
八、中英對話口譯的文化考量/何慧玲
九、語言、文化與翻譯教學/曾金金
 
第四單元 通俗文化篇
十、迪士尼新浪潮卡通電影中兩性角色的呈現/王清瑩
十一、加拿大語言使用的多元文化背景/蔣泰啡
十二、美國文化與美語教學/陳淳震
 
第五單元 活用文化篇
十三、英文慣用語的文化背景及英語教學/魏叔倫
十四、性別文化與英語教學一學生口語練習選材分析/陳秋蘭
十五、網際網路教學上多元文化的交流與整合/陳錦芬
 


 
承「語言文化的流變與教育的融通匯合」
 
  語言文化好比一條長河環流,隨著時空流轉,活化傳統、加以傳承發揚光大的功能,並且時時創新,常常與其他語言文化互相交融,過程中,須要教育心血、汗水注入活水,至終才能匯成大河、大海、大洋。讀者融會貫通眾多論文,日後才能成為大將、大師、大家。
 
  客觀的大環境已經逼使全人類進入一個無所逃、無可避免的「生命共同體」(地球村)。有識之士不可避免地提出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理論,實地溶合運作成為一體。西方從柏拉圖的《理想國》開始,就想建立一個「全體的最大幸福、「有秩序、「整體的」的理想國。之後,聖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康伯乃拉的《太陽市》、培根的《新大西洋國》以及穆爾的《烏托邦》,大家都想建立一個井然有序的團體、城市或國家。而中國早在莊子期望有「烏有之邦,儒家期望「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理想世界。
 
  十八世紀一些思想家、小說家試圖建構一個「先驗」的純理性、合乎科學與邏輯的社會組織。其中以 Leibniz主張的人文社會組織應該像生物科學一樣而提倡「單子論」(monads, monism),最具統一的世界觀。科學家牛頓更認為這世界的一切,都是依照一定的原則,有規律地運作,組織可應用數理邏輯排列組合構成一個「可能最好的世界(The best possible world)。然而有些人文學者卻不以為然,如Jonathan Swift在其小說 GetItivers Travels《葛列夫遊記》中,嘲諷那些純理性、純科學的理想學術團體,至於大、小人國更是嘲諷對象。
 
  這些企圖建立一個理想的團體在人類歷史上屢經懷疑、嘲諷,尤其到了二十世紀,人類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大同的美夢漸漸消失,然而1985年 Quentin Skinner仍編了一本《人的科學:重返巨型理論》(The Return of Grand Theory in the Herman Science),大量的提出一些當代甚具影響力的理念,如俄國的形式主義、李維·斯陀的結構主義、哈伯馬斯的溝通理論、孔恩的典範論和高達瑪的「境界溶合」(Fusion of Horizons),他們都提供一個統合的理論系統和辯證論述,讓地球村的世界公民都可資運用的策略,甚至連專找負面、異質、裂縫、缺失的德希達的解構主義,也企圖建構/解構一種可資通用的共識宏觀理念。
 
  歐美最早關心文化與教育的結合,首推英國國家督學、一代文壇祭酒 Mathew Arnold,在他考察了德、法、義的教育與文化,在1869年出版了Culture and Anarchy(《文化與無政府狀態》),論及西方文化主要匯集兩希的語言與文化(Hebraic and Hellenic)。三年後,德國文哲大師尼采再追溯希臘的語言文化的兩大淵源(Apollo and Dinonysis)。大凡集大成的偉大文化,總是接受衝擊、兼容並蓄,有容乃大,是匯集博雅璀璨文化必要的條件。
 
  二十世紀 C. P Snow(1959)發表《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提醒世人不可以單一標準檢視兩種(科學與人文學)截然不同的領域。再經1960年代,美國各種弱勢團體的民權運動、多種反文化運動和殖民的各種論述,在在掀起披露文化底層潛趨的「文化差異(culture differences)和「文化歧異(cultural diversity),因而逐漸呈現多型(polymorphism)、多音(polyvocity)的多元文化(imulticulturalism)。從此許多被壓制、被忽略的弱勢團體、弱勢族群、弱勢語言、弱勢文化(已成為高等學府高級智識份子的另類顯學),都敢挺身而出,因而許多邊陲地方的小眾小團體都極力維護本鄉本土的「本土化」(localization)運動;一則反抗強勢團體的霸權吞併,再則藉以突顯本土賴以生存的主體意識,因而雜然並呈、眾生喧嘩(heteroglossia)的不平等語言(diglossia)。
 
  美國從 1776年獨立以來,雖然表面上標榜民族的「大熔爐」,其實吾人檢視其深層結構,仍可看出她以英國白人基督教徒(WASP)為主體的單一標準來統合異類,因而引起了層出不窮的抗議;婦女、有色人種、猶太裔以及亞裔為其中較顯著(強勢)的「弱勢團體」。因而近來許多中產階級的知識份子轉而強調多元文化各自的特色,既同又異的生命共同體。多元而又「同舟共濟、互相扶持,共同奮鬥,因而有豐富的 minority discourses.
 
  「文化有如一個龐大的組織」本身含攝一套不太變而經常可運作的機制和隨時改變、消長的有機體。其間有由許多相同/不同的小型有機體、器官組織組成或抗衡。評論大組織與另一個大組織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一個組織中的小團體之間的输赢關係,常因不同的行為論述、不同的意識型態、不同的語言文化、不同的文化氛圍,產生不同的語言文化與價值判斷。
 
  不論國際化或本土化,其發展的走向經由許多因素造成。文化研究者在文化交流過程中跨文化和跨國界的調適時,經常有「挪用」和「疏離」的因應策略;彼此之間也產生國家的或國際的「轉換、「接受」或「互溶」關係;兩個團體之間的關係,有並駕齊驅的夥伴關係,也有遵守主從關係的傀儡模式;各個團體是否為一主體或具有主體性;彼此在互動中是如何產生互為主體性,其主宰的課題是否經常重新規劃或消除其間的宰制架構;這些外在政經結構和內在主導者的意願都隨時隨地改變著國際化/本土化的走向。
 
  後現代形構的文化團體經常是一種雜併的型式,所以檢視大小團體的組織分析,經常可從兩種不同的閱讀策略著手:大眾社會宏觀論述和小眾個體微觀論點。這兩種辨證式的論述常有消長增減的互動變化。強調大一統的宏觀論者與強調小眾的微觀論述,彼此之間必須達成「共識」,或達成統一的必然性;認為人類全住在同一個大團體(地球村),所以為了統一而國際化該不歷史、不分地域的,應該共同遵守的普遍法則,所以也應該共同使用一種國際語言一英文(English)。然而卻有不少的學者(小團體)主張個體是不容併吞或宰制,主體及主體性是神聖不准侵犯;這種主張極化就會將個人主義、小眾、小政府幻覺成無政狀態的烏托邦(理想國)烏合之眾、眾說紛云各說各話。
 
  文化研究早期由英國起頭,如英國多采多藝的超級大師 Raymond Williams,除了出版兩部評論戲劇的專書以及一部論小說、一部論電視、語言文化論述以外,他還從社會、政治、經濟、城鄉差距評論文化研究。晚近,文化研究重心轉移至美國,1990年開始,Cultural Studies在伊利諾州立大學的 Urbana舉行兩年一度的大會,論文集中匯集許多學門而成多元文化的萬花筒,成為一部雜然並呈,各個學門立基於文化之上而互相輝映。
 
  猶太裔的神學家Martin Buber(1878-1965)在其著作Teard Thoud認為,我與萬物如能尊崇對方為 Thou,時常相互對話,就能成為“I-Thou”的新生命共同體;不然只看對方為 it,久而久之,自己也物化為"-i"的東西。語言(logos)應該提昇上達到上帝的「話」(logos)永恆的匯合。人生活在世上(World)應該活出對話(Word)式的生命。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要人們關注語言之外的「默語,有時更具威力,「人不能以言語表達的,則必須保持續默。(《邏輯哲學短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s),正如聖經金句:「出於耶和華上帝的,我就默然不語」;或如禪宗的括花微笑;也有中國女子一笑傾城,再笑傾國,都是在“不語”中說話。
 
  Wittenstein在《哲學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is)又把語言的運作解為「語言遊戲」(Language garme),一切就看雙方如何訂定遊戲「規則」(rules),再如何衍生語言的魅力和不定性(uncertainty)。近年來大部份的語言學家又一窩蜂地往「後設語言」(metalanguage)反覆深入探討語言後面所潛藏的無限可能。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 On the Way to Language希臘文的「真理」一字入口口分為兩部份,即前一字母意思是「解開」,其餘字為「神」,所以真理就是「解開神的話,就把語言與神話赤裸裸解脫的「存在」“We undergo with language will touch the innermost nexus of our existence.")。人被拋進這個世界是有限而暫時(temporality)。

  他的高足嘉達瑪(Hans-Georg Gadamer, 1990-2002)更進一步提出「語言不單是人類運用的一種工具,更是把世界建構起來的東西,「人與世界的關係,是絕對地、根本地屬於語言性質的關係」(Wuharleit trad Methode,英譯《真理與方法》 Truth and Methoul),文本所載的是超過作者的主觀意圖,可任由讀者詮釋、去重現意義、去再創作。所以本書也期待讀者另做一番自我解讀、自我建構,進而轉化屬於讀者您自己的《語言與文化》。
 
  本書《語言與文化》邀請十六位學有專精的學者各就其所長,撰寫論文。本書的兄弟姊妹篇另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文化研究與英語文教學》,希望帶給讀者一些語言與文化研究的熱門議題與教育課題所開發的 insight與 inspiration

  本書得以成書,首先感謝十六位作者的嘔心力作,以及挚友梁耀南教授、黃詩涵小姐,盡心盡力地校對、排版、出書。最後盼望讀者分享我們的心得報告,讓我們一起來共同建構優質的語言與文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戴维持
謹識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處長辦公室
2003.7.8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