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界驚嘆推薦★
      宋珮│美學藝術工作者
      
柯倩華│資深兒童文學評論家
      
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
      
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
      
      這個寓言般的圖畫故事,以簡約的文字和瑰麗的畫面場景,
      建構出對人生處境的想像與思考空間,具有獨特的趣味與風格。│
柯倩華
      
      《小老鼠的夢想》色澤溫潤,畫面細膩富層次感,與主人翁認真過生活的執著相呼應,元氣十足!
      趣味的隱喻透過大小老鼠間的通信展現生活的智慧,開放的結局與向上延展的煙火滿載了期盼,
      祝福小老鼠享受當下所處的幸福!│
葉嘉青
      
      日常如行旅,旅行在常日——每一天都是我們的心旅行。│
賴嘉綾
      
      
      
       
      
        ********************************************************************************************************************************************
      
【作者的話】
      這故事最早的發想來自於繪本教室的課堂上,有位同學說小老鼠的夢想是去環遊世界,我覺得很有意思,心想或許可以發展成故事。
      
      剛好有一份雜誌的專欄要交稿,於是我構想了小老鼠和大老鼠兩個角色,編了一個故事,畫成一篇四頁的黑白漫畫,自己頗喜歡,但是過了幾年,雜誌就停刊了。
      
      好多年過去了,有一次無意間與編輯談起這個故事,沒想到她很喜歡,希望我可以畫成繪本。
      
      對我來說,創作短篇漫畫是一回事,畫成一本繪本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漫畫是由許多小格子組成的,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個畫面,一頁裡可能包含許多小格子;繪本則大多是跨頁的圖,若直接將小格子放大成跨頁圖,除了比例不一定對,小圖直接放大也不見得好看。
      
      因此,我只將小格子當成分頁的基本,開始構思新的草圖。
      
      在漫畫裡,我用大格子呈現比較震撼的感覺,畫成繪本時,因為每張跨頁圖的尺寸都一樣,如何達成類似的效果呢?我試做了小的開本,最後決定用拉頁的方式來呈現,這也是考量到繪本形式所做的設計。
      
      雖然已答應要畫成繪本,但是進度卻非常的緩慢。
      
      也就是最近這幾年,我變得十分忙碌,常常得去許多地方演講上課,沒什麼時間創作,偶而有一些空檔,趕了一點進度,又得放下畫紙外出工作。
      
      在創作與演講間不停切換,真的令人疲倦不堪。
      
      從開始創作繪本以來已經很多年了,每本書的作業大概就是構想、草圖和彩圖,接著就是交稿、美編、印刷和宣傳等,這樣的過程一再重複,有時我和出版社的意見相左,感覺彼此往不同的方向拉扯,或者做出來的書並非自己想要的,這一切都讓我有很深的倦怠感。
      
      這段時間,我對自己畫的圖不太滿意,總想要一再重畫,雖然嘗試了許多構圖,也塗上顏色,但不知為何,常常無法靜下心來,有種被困住的感覺。
      
      回想起來,或許那時的我,已經身心俱疲了吧。
      
      我開始推掉大部份的演講邀約,讓自己有比較完整的時間創作,漸漸地,我又回到生活的節奏裡,一邊聽音樂,一邊慢慢的畫,某部分的自己似乎也被療癒了。
      
      對我來說,每本書的創作都像在呈現自己的人生,你很天真,你的作品也會很孩子氣,當你悲傷或疲倦時,作品也會變得很沈重。
      
      我對編輯說,小老鼠和大老鼠分別是外在與內在。你的外在總是忙著工作,卻對周遭的一切視而不見,你的內在對這個世界有很多的想像,可以自由地到任何地方。
      
      我本來想將大老鼠和小老鼠畫得一模一樣,但是編輯阻止了我,她覺得讀者會混淆,我想也是的。
      
      不管如何,他們總有一天會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