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生理的角度出發, 以科學研究成果為根據]
       
        科學化跑步訓練包括瞭解跑步潛能、選定跑步訓練方法、選擇合適跑步技術、進行各項輔助訓練、瞭解跑鞋等裝備的效益、飲食與運動傷害知識、分析訓練狀況、進行配速規劃、善用攜帶裝置、…。只要能夠理解這些系統性的跑步科學知識, 並且實際的去體驗與應用, 就能夠更輕鬆的參與跑步訓練, 確實提升跑步的樂趣與效益。
       
        跑步技術的知識與評量方法, 是一個很特別的主題, 原因是影響長距離跑步表現的因素, 主要是跑者的心肺功能, 而且不同能力的跑者並不會有一致的跑步技術。跑步時的著地時間、著地指數、垂直硬度、腿部硬度等跑步技術變項的優劣, 主要來自於跑者的天賦 (很難透過主觀意識來改變); 就算跑步時採用一致的步頻, 能力不同的跑者, 仍然會因為技術變項的差異,
      出現不同的跑步表現。理解自己跑步的天賦能力後, 選定合適的跑步速度與對應跑步技術, 才是聰明、有智慧的跑者。
       
        跑步訓練的人, 只要使用了攜帶裝置, 就會出現大量的跑步數據 (GPS 軌跡、心跳監控、配速紀錄、步頻、步幅、…)。這些大量數據紀錄了跑步的過程, 呈現出跑者的特徵與能力。透過跑步科學知識的協助, 將可以讓攜帶裝置的應用價值更完整的呈現出來; 相對的, 本書的相關跑步科學資訊, 也需要攜帶裝置的協助紀錄, 來進行進一步的科學分析。期望攜帶裝置的業者、使用者,
      也可以好好理解跑步訓練的科學知識, 一起來參與、享受跑步的好處。
       
        [用 AI 輔助系統當幫手]
       
        作者經營的運動生理學網站, 提供線上跑步訓練 AI 程式讓跑者使用, 包括:
       
        •跑步技術科技 (PRT)
        •馬拉松成績預測服務
        •智慧型設計跑步訓練處方
        •跑步訓練狀況的評估
        •臨界速度的測量
        •臨界心跳率的測量
        •1 RM 肌力的預測
        •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演算
        •長跑潛能與現況分析
        •自行車運動生理能力評量
        •鐵人三項運動的游泳臨界速度、臨界划頻評量等。
       
        弄清楚怎麼進行這些線上程式, 就是科學化跑步訓練的實際應用。透過攜帶裝置所記錄的跑步數據, 剛好可以使用在跑步訓練程式的執行, 進而獲得實用的跑步訓練資訊。
       
      本書特色
       
        ●運動生理學專家以科學研究為根據, 深度探討跑步訓練
        ●用線上 AI 做輔助, 提供成績評估、預測與訓練處方
        ●分析跑步方法與技術, 提高運動表現與效率
       
      名人推薦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理事長/林正常博士
        國立體育大學中長跑教練/張永政
        高雄市仁武高中長跑教練/簡招旺
        臺南市新化國中田徑隊教練/胡文瑜
        2016里約奧運馬拉松國手/謝千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順正/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科學博士
經歷: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第五任理事長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體育中心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所長
       
林玉瓊/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科學博士
經歷:
吳鳳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王順正/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科學博士
經歷:
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第五任理事長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體育中心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所長
林玉瓊/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運動科學博士
經歷:
吳鳳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目錄
        <序文>
      
      
        寫在前面 ─ 由運動生理學網站的第二春談起
      
      
        科學化跑步訓練/作者 序
      
      
        做個有智慧的跑者/林正常 序
      
      
        有系統、有方法的跑步知識/張永政 序
      
      
        有效率的訓練與方法/簡招旺 序
      
      
        找到跑步訓練問題的答案/胡文瑜 序
      
      
        跑步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謝千鶴 序
      
      
        第 1 篇 影響跑步表現的個人因素
      
      
        1-01 長距離運動選手的訓練年齡
      
      
        1-02 長距離跑步表現與身高、腿長有關嗎?
      
      
        1-03 體重降低會提昇長距離跑步表現嗎?
      
      
        1-04 跑者體重越輕、跑步經濟性越差?
      
      
        1-05 跑步選手的阿基里斯腱力矩臂
      
      
        1-06 跑步選手的指長比 (digit ratio)
      
      
        1-07 心肺適能的發展 (peak height velocity)
      
      
        1-08 身高成長最大速率 (development)
      
      
        1-09 心肺適能老化的性別差異
      
      
        1-10 運動會減緩心肺適能的老化嗎?
      
      
        第 2 篇 跑步能力的評量
      
      
        2-01 20 公尺折返跑測驗
      
      
        2-02 攝氧量的實際測量
      
      
        2-03 最大攝氧量的速度 (vVO2max)
      
      
        2-04 vVO2max 的簡易評量 ─ 3000m 或 5000m 測驗
      
      
        2-05 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
      
      
        2-06 跑步經濟性的測量
      
      
        2-07 無氧閾值的問題
      
      
        2-08 個體無氧閾值
      
      
        2-09 攝氧成本與生理耗能指數
      
      
        2-10 臨界速度 — 跑步有氧耐力指標
      
      
        2-11 ARC、Vmax — 跑步無氧運動能力指標
      
      
        2-12 心跳率控制跑速變異
      
      
        第 3 篇 跑步訓練方法
      
      
        3-01 訓練心肺適能時的強度選擇
      
      
        3-02 輕鬆跑與 Long Slow Distance
      
      
        3-03 節奏跑與 Threshold Training
      
      
        3-04 間歇訓練
      
      
        3-05 衝刺間歇訓練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3-06 vVO2max 的應用 — 間歇訓練強度
      
      
        3-07 vVO2max 的應用 — 高強度間歇訓練強度
      
      
        3-08 有氧耐力訓練的處方設計
      
      
        3-09 有氧耐力訓練處方的運動強度
      
      
        3-10 跑步訓練狀況評估的訓練處方運動強度
      
      
        3-11 如何設定間歇訓練的歇息時間
      
      
        3-12 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方法
      
      
        3-13 長距離跑步配速的重要性
      
      
        3-14 訓練衝量 (training impulse, TRIMP)
      
      
        3-15 肌力訓練提升長跑表現
      
      
        3-16 肌力與耐力同步訓練對心肺耐力的影響
      
      
        3-17 肌力與耐力同步訓練對肌力的影響
      
      
        3-18 肌力訓練強度的特殊性
      
      
        3-19 肌力訓練頻率對訓練效果的影響
      
      
        3-20 肌力訓練量是肌肉肥大的關鍵因素
      
      
        第 4 篇 跑步的技術
      
      
        4-01 影響跑步經濟性與跑步表現的技術因素
      
      
        4-02 跑步的時空 (spatiotemporal) 參數
      
      
        4-03 跑步的最佳步頻
      
      
        4-04 運動心跳率評量跑步最佳步頻
      
      
        4-05 跑步速度增加對步頻與步幅的影響
      
      
        4-06 跑步時著地時間與跑步經濟性的關係
      
      
        4-07 跑步應該用腳跟或腳尖先著地呢?
      
      
        4-08 增加步頻會改變著地腳著地方式嗎?
      
      
        4-09 中國跑者跑姿大數據資料
      
      
        4-10 跑步的著地指數 (duty factor)
      
      
        4-11 跑步的步幅角度 (stride angle)
      
      
        4-12 跑步的垂直與腿部硬度 (stiffness)
      
      
        4-13 跑步時膝關節的共同收縮 (co-contraction)
      
      
        4-14 跑步的絕對對稱指數
      
      
        第 5 篇 影響跑步表現的其他訓練
      
      
        5-01 運動訓練的心跳率區間
      
      
        5-02 心跳率控制 (Heart Rate Control) 訓練
      
      
        5-03 心跳率控制訓練方法與優點
      
      
        5-04 心跳率控制訓練的效果會一直有效嗎?
      
      
        5-05 使用心跳率決定間歇訓練的休息時間好嗎?
      
      
        5-06 心血管循環轉變對運動心跳率判定運動強度的影響
      
      
        5-07 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心跳率
      
      
        5-08 運動後的心跳恢復 (heart rate recovery)
      
      
        5-09 高地訓練
      
      
        5-10 高住低練 (live-high, train-low)
      
      
        5-11 台灣高地訓練服務平台
      
      
        5-12 熱壓力指數 (heat stress index)
      
      
        5-13 環境溫度對馬拉松表現的影響
      
      
        5-14 冷環境下的運動
      
      
        5-15 功能性運動檢測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5-16 跑步選手的 FMS 評量
      
      
        5-17 伸展訓練可以提升跑步經濟性嗎?
      
      
        第 6 篇 影響跑步表現的其他課題
      
      
        6-01 穩定型與避震型跑鞋的選擇
      
      
        6-02 壓力襪 (小腿套) 可以提昇運動表現嗎?
      
      
        6-03 穿拖鞋跑步好嗎?
      
      
        6-04 透過垂直跳測驗評量疲勞與恢復
      
      
        6-05 運動前喝咖啡好嗎?
      
      
        6-06 運動前攝取低 GI 食物會提昇運動表現嗎?
      
      
        6-07 運動流汗與水分補充
      
      
        6-08 運動與酒精
      
      
        6-09 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個人因素
      
      
        6-10 形成跑者下肢運動傷害的訓練因素
      
      
        6-11 脛前疼痛
      
      
        6-12 冰敷的方法
      
      
        第 7 篇 相關課題
      
      
        7-01 運動後的血壓下降反應
      
      
        7-02 運動消耗的熱量資料
      
      
        7-03 智能體重管理 — 智慧運動處方
      
      
        7-04 游泳強度對隨後自行車、鐵人三項表現的影響
      
      
        7-05 自行車踩踏頻率對隨後跑步表現的影響
      
      
        7-06 自行車騎乘模式對隨後跑步表現的影響
      
      
        7-07 跑步是決定鐵人三項成績的關鍵?
      
      
        7-08 跑步初期配速對鐵人三項成績的影響
      
      
        第 8 篇 跑步訓練科學線上程式 (運動生理學網站)
      
      
        8-01 馬拉松成績預測服務
      
      
        8-02 最大攝氧量預測跑步成績與訓練處方
      
      
        8-03 智慧型設計跑步訓練處方
      
      
        8-04 跑步訓練狀況的評估 — sprint distance index (SDI)
      
      
        8-05 跑步訓練狀況的評估 — SDI 與 CV 的應用
      
      
        8-06 馬拉松比賽配速的演算
      
      
        8-07 一般人馬拉松比賽配速的演算
      
      
        8-08 長跑潛能與現況分析
      
      
        8-09 臨界速度的測量
      
      
        8-10 跑步技術科技
      
      
        8-11 游泳成績預測、訓練處方服務
      
      
        8-12 游泳臨界划頻的應用
      
      
        8-13 自行車運動生理能力的評量
      
      
        8-14 1RM 肌力的預測
      
      
        8-15 RM 與 1RM 百分比
      
      
        8-16 臨界心跳率 (critical heart rate) 的測量
      
      
        8-17 一騎跑是路跑時的間歇訓練
      
      
        8-18 跑步訓練線上程式的使用
      
      
        8-19 跑步訓練的能力評量資料
      
      
        後記
      
      
        世界六大馬拉松比賽
      
      
        2018年、2019年台北馬拉松比賽數據分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51折$316
 - 
					
					新書79折$490
 - 
					
					新書79折$490
 - 
					
					新書79折$490
 - 
					
					新書85折$530
 - 
					
					新書9折$558
 - 
					
					新書95折$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