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筆下窺探了癌症病人的心聲,
      
      
          可能有助你更加了解病人的需求與感受;
      
      
          我也記下一些想法,反思該對病人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病人希望如何受到對待。
      
      
          —— 琳達.華特絲
      
      
         
      
      
          每種癌症和每個癌症病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但有一個共同點:
      
      
          病人必須很艱辛的表達自己的需求,才能受到親友的正確對待。
      
      
          本書作者華特絲於2016年罹癌,至今仍與病魔搏鬥中。
      
      
          她寫出自己的故事、以及與數十名癌友的心得交流,
      
      
          希望讓家屬、親友和醫護人員知曉他們真正的心聲。
      
      
          這是少有透過病人眼睛、而非醫師觀點來看待癌症的書,
      
      
          有助於消除社會大眾對癌症病人的誤解,以提供更適切的支持。
      
      
         
      
      
          真的有比較輕鬆的癌症嗎?
      
      
          實際上,無論癌症第幾期、哪一型,都來勢洶洶,
      
      
          都有致命危險,而且你終生都得與之對抗。
      
      
          所以,哪種癌症比較好?沒這回事!
      
      
          ——〈病人不想聽到這些空話〉
      
      
         
      
      
          生病既已椎心刺骨,並沒有哪種話堪稱萬無一失。
      
      
          但衷心對話、訴說事實,絕對比華而不實的言語還有意義,
      
      
          那些假掰的話,用來當標語就好。
      
      
          沒關係的,就讓病人知道,你不曉得該說什麼,
      
      
          就讓病人知道,你害怕不小心得罪或刺傷他們,
      
      
          就讓病人知道,你自己也懼怕他們經歷的一切。
      
      
          你就和病人並肩而坐、一起哭泣,
      
      
          聆聽他們的心聲,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間。
      
      
          ——〈五個關愛癌友的祕訣〉
      
      
         
      
      
          我們之中有誰未獲死刑宣判?
      
      
          我們之中有些人卻很幸運,
      
      
          更精確知道自己留在這片土地餘下多少時間。
      
      
          而我就是獲幸運之神眷顧的人,選擇將這段倒數的時間,
      
      
          投注在曾經助我一臂之力的人身上,
      
      
          能親口告訴他們直搗心坎的那三個字:「我愛你。」
      
      
          ——〈保持動力,發掘生命中的彩虹與幸福〉
      
      
          
      
      
          「別浪費我的時間!」這是我罹癌後新的座右銘。
      
      
          我對人生已有超乎尋常的迫切感:希望享受每次日出日落,
      
      
          目睹孩子飛黃騰達,捕捉人生中所有美妙事件。
      
      
          不過我沒多少時間了,得學著淘汰生命中微不足道的瑣事,
      
      
          改將時間和注意力分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重心放在能帶來喜樂祥和、滿足需求、圓滿人生的那些,
      
      
          其他的呢,只是無意義的消耗品,浪費我時間。
      
      
          ——〈如何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