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目擊者:以圖像作為歷史證據的運用與誤用

歷史的目擊者:以圖像作為歷史證據的運用與誤用
定價:680
NT $ 476 ~ 578
  • 作者:彼得.柏克
  • 原文作者:Peter Burke
  • 譯者:郭書瑄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22-03-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767653
  • ISBN13:9789860767650
  • 裝訂:平裝 / 336頁 / 23 x 17 x 2.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內容簡介

★新文化史權威彼得.柏克★

★二十年經典著作全新繁中譯本★

★售出超過10國版權★

 

專業期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美國圖書館學會《選擇》(Choice)、《藝術與文獻》(Art Documentation),齊聲讚譽。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蔣竹山  深度導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建守  專業推薦

 

「假為真,真為假。這不是一場關於是否該使用圖像為歷史證據的辯論,更是關乎該如何使用。 」――新文化史權威  彼得.柏克(Peter Burke
 

▏一畫勝千言?

自二○○一年《歷史的目擊者》第一版發行以來,已過了將近二十年,該年,也是世貿大樓恐攻畫面,將恐懼無孔不入地帶入世界各地觀眾家中的一年。從此,對於圖像作為政治上、法庭上、歷史研究的證據,人們的興趣大為增加。近年社群平台散佈全球,人們對於「假新聞」散播的擔憂,開始不僅只針對文字,也延伸到圖片上。

 

新文化史權威彼得.柏克(Peter Burke),認為有必要在此時,重新審視與討論圖像的地位、能力,及其做為歷史證據的應用及影響。

 

往常,若歷史學者使用圖像,通常只把它們當作單純的插圖處理,卻未從圖片本身的背景深入分析。但圖像的多樣性與用途,以及不同歷史時期中對圖像的態度,需要放在「脈絡」下被檢視,包括藝術、宗教與政治背景、美學觀點、精神分析、符號學、觀眾反應等。若忽略這些脈絡,其風險性在於,以觀者對圖像的認知去分析特定的歷史意義及影響,結果可能並不正確,對於研究分析也有所損害。

 

作者跨地區、跨時期、跨傳播媒介研究多種圖像,從貝葉掛毯,到宗教圖像、政治圖像、廣告圖像、商品圖像……深入且全面鑽研圖像的實際用途。透過名家作品或文句,教導讀者如何從圖像中剖析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了解背後隱含真義,並避免錯誤解讀的陷阱。

 

彼得・柏克提出判讀圖像證據十誡。

1:一幅既有的圖像是出自於直接觀察,還是源自於另一幅圖像。

2:把圖像置放在文化傳統中,包括在某個既定時間地點中所流通的再現慣例或符號。

3:注意細節,越深入背景中就越可靠,因為藝術家並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使用這些細節。

4:研究「後製」、「接受度」和「再利用」,用以揭示出圖像過去的功能。

5:要意識到操縱的可能性,包括數位操縱。

6:要意識到中介者(們)的存在。誰製作的?所處的位置是否足以好好觀察被再現的對象?

7:可能的話,比較關於相同物件或事件的不同圖像,兩個或以上的見證總比一個好。

8:留意圖像脈絡,或更正確地說,是複數形式的脈絡,包括物質的、社會的、以及政治的。

9:要意識到圖像的作用,以及它們對於外界影響。

10:最後一條,就是「沒有」規則,由於圖像本身的多樣性,還有歷史學者打算提問的問題,也充滿多樣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柏克Peter Burke
英國歷史學家。1937年生,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學士、聖安東尼學院(St Antony’s College)碩士。曾任莎賽斯大學(Sussex University)高級講師、劍橋大學文化史高級講師,現任劍橋大學文化史教授及伊曼紐學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員。

柏克的研究專長在歷史思想領域、1450至1750年的歐洲文化史,以及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互動。著作包括:《1420至1540年間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 in Renaissance Italy, 1420-1540)、《近代歐洲的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社會學與歷史學》(Sociology and History)、《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89)、《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大眾傳播媒體的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edia: from Gutenberg to the Internet)等書。


譯者簡介

郭書瑄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曾任科技部研究員與大學助理教授,現為旅歐作家。著有《插畫考》、《圖解藝術》、《荷蘭小國大幸福》、《紅豆湯配黑麵包》、《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譯有《超台灣》、《睡眠的方法》、《禪與現代美術》(合譯)等。

 

目錄

第一章:照片與肖像

第二章:圖像誌與圖像學

第三章:神聖與超自然

第四章:力量與抗議

第五章:圖像中的物質文化

第六章:社會景象

第七章:他者的刻板印象

第八章:視覺敘述

第九章:從見證者到歷史學者

第十章:超越圖像學?

第十一章:圖像的文化史

 

★國際好評★

「徹底引人入勝的解釋,告訴讀者如何能夠將美術、圖形、照片、電影與其他媒材用在理解其他時代的生活方式。」——《泰特雜誌》(Tate Magazine)

 

「知識淵博、見地公正,且發人深省。」——邁克爾・巴克桑德爾(Michael Baxandall),《英國歷史評論》(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歷史的目擊者》完全不是在講圖像的價值,而是在講文字的首要性……在許多脈絡中,圖像若少了文本的輔助就不具意義,而透過不斷引用這些脈絡,本書對於保存那些以文本為主的舊式風格歷史,提供了持續的論證支持。」——尼可拉斯・海利(Nicholas Hiley),《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柏克……描述且評估了傳統上藝術史學者用來分析圖像的方法,指出它們不足以表述視覺圖像的複雜度。」——《圖書消息》(Book News)

 

「柏克……研究的是圖像作為歷史證據的來源,他因此寫出了一本好書……眾所周知,作者……感興趣的是找出語言、文化與時代之間的連結,還有方法學和學科之間的連結。本書是這種廣泛智慧運作的實例,是歷史、文化、美術、人類學與電影學生的必讀書目。」——《選擇》(Choice)

 

「在圖像作為歷史研究的諸多範例方面,以及對關鍵概念與理論的清楚總結方面,本書別具價值……《歷史的目擊者》強烈推薦給歷史學者以及藝術史學者。」——妮娜・史蒂芬森(Nina K. Stephenson),新墨西哥大學,《藝術文獻》(Art Documentation)

 

「任何一名戒慎的歷史學者讀到這本書時,光想到圖像用作證據都會心驚膽顫。柏克在研究歷史學者可能使用的這類圖像時,同時詳述了這些陷阱……總而言之,針對一項棘手主題,這是一部令人振奮的簡短引介。」——《維吉尼亞評論季刊》(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一如彼得・柏克在《歷史的目擊者》中所闡明的,圖像有著扭曲事實的悠久傳統。那麼,圖像對於歷史學者來說有何作用呢?圖像提供的是何種類型的歷史證據呢?柏克著手回答這些問題。他的著作企圖鼓勵並指導讀者在歷史編纂上使用圖像,而本書在兩方面都相當成功……透過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研究,柏克向歷史學者展現了圖像的價值,同時也對圖像使用提出有益的警告……對那些新接觸圖像研究的人而言,《歷史的目擊者》為視覺文化在歷史編纂上的使用,提供了容易進入的實用介紹。而對於那些已致力視覺現象研究的藝術史家與學者們,柏克的著作能夠有力地提醒圖像與歷史之間的複雜關係。」——莎朗・科爾溫(Sharon Corwin),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科技與文化》(Technology and Culture)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7
    $476
  2. 新書
    79
    $537
  3. 新書
    85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