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興村

西文興村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樓慶西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3-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344786X
  • ISBN13:9787543447868
  • 裝訂:144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西文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的沁水縣境內。我們在調查陽城郭峪村期間,又一次來到西文興村,小村還是那麽寧靜,與去年秋季不同的是懸掛在住宅欄桿上、屋檐下的玉米和柿子都已收藏入屋,幾座住宅院落顯得更加整齊了,樓上樓下滿布的木雕裝飾在初春的陽光下更加顯露出它們昔日的神采。

西文興村,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後裔自河東徒居而來的血緣村落,數經戰亂,幾度興衰,仍艱難承繼著百世書香的傳統。
 

目錄

前言
西文興村的歷史
西文興村的第一次興盛與衰落
西文興村的第二次興盛與衰落
西文興村的規划
自然環境與村址選擇
村口的選擇與經營
村落的布局
柳氏家族墓地
西文興村的建築
寺廟
住宅
牌坊、門樓及其他
西文興村的建築裝飾
大門門臉與門頭
木裝飾
石雕裝飾
 

中國有一個非常漫長的自然農業的歷史,中國的農民至今還占著人口的絕大多數。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基本上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的基礎是鄉村的社會生活。在廣闊的農村里,以農民為主,加上小手工業者、小商販和少數在鄉知識分子,一起創造了像海洋般深厚瑰麗的鄉土文化。廟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雖然給鄉土文化以巨大的影響,但它們的根扎在鄉土文化里。比起廟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來,鄉土文化是最大多數人創造的文化,為最大多數人服務。它最朴實、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鄉土文化依賴於土地,是一種地域性文化,它不像廟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那樣有強烈的趨同性,千變萬化,更豐富多彩。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還沒有充分開發的寶藏,沒有鄉土文化的中國文化史是殘缺不全的,不研究鄉土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我們這個民族。

鄉土建築是鄉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質環境,它是鄉土文化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組成部分。它的綜合度最高,緊密聯系著許多其他鄉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它們重要的載體。不研究鄉土建築就不能完整地認識鄉土文化。甚至可以說,鄉土建築研究是鄉土文化系統研究的基礎。

鄉土建築當然也是中國傳統建築最朴實、最真率、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昧的一部分。它們不僅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的認識價值,對建築工作者來說,還可能有一些直接的借鑒價值。沒有鄉土建築的中國建築史也是殘缺不全的。

但是,鄉土建築的價值遠遠沒有被正確而充分地認識。一個物種的滅絕是巨大的損失,一種文化的滅絕豈不是更大的損失?大熊貓、金絲猴的保護已經是全人類關注的大事,鄉土建築卻在以極快的速度、極大的規模被愚昧而專橫地破壞著,我們正無可奈何地失去它們。

我們無力回天。但我們決心用全部的精力立即搶救性地做些鄉土建築的研究工作。

我們的鄉土建築研究從聚落下手。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鄉民生活在特定的封建家長制的社區中,所以,鄉土建築的基本存在方式是形成聚落。和鄉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相對應,作為它們的物質條件,鄉土建築包含著許多種類,有居住建築,有禮制建築,有崇祀建築,有商業建築,有公益建築,也有文教建築,等等。每一種建築都是一個系統。例如宗廟,有總祠、房祠、支祠、香火堂和祖屋;例如文教建築,有家塾、義塾、文昌(奎星)閣、文峰塔、進士牌樓,等等。這些建築系統在聚落中形成有機的大系統,這個大系統規定著聚落的結構,使它成為功能完備的整體,滿足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鄉民們物質的和精神的生活需求,以及社會的制度性需求。打個比方,聚落好像物質的分子,分子是具備了某種物質的全部性質的最小的單元,聚落是社會的這種最小單元。我們因此以聚落作為研究鄉土建築的對象。這個研究目標本身規定了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以田野調查為主,結合文獻考查。

鄉土生活賦予鄉土建築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力求把鄉土建築與鄉土生活聯系起來研究,因此便是把鄉土建築當做鄉土文化的基本部分來研究。聚落的建築大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我們力求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聚落的整體上,放在各種建築與整體的關系以及它們之問的相互關系上,放在聚落整體以及它的各個部分與自然環境和歷史環境的關系上。鄉土文化不是孤立的,它是廟堂文化、士大夫又化、市井文化的共同基礎,和它們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鄉土生活也不是完全封閉的,它和一個時代整個社會的各個生活領域世。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力求在這些關系中研究鄉土建築。例如明代初年「九邊」的鄉土建築隨軍事形勢的張弛而變化,例如江南和晉中的鄉土建築在明代末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有很大變化,等等。聚落是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里定形的,這個定形過程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我們也希望有足夠的資料可以讓我們對聚落作動態的研究。總之,我們的研究方法綜合了建築學的、史學的、民俗學的、社會學的、文化人類學的各種方法。方法的綜合性是由鄉土建築固有的復雜性和外部聯系的多方位性決定的。

因為我們的研究是搶救性的,所以我們不選已經聞名天下的聚落作研究課題,而去發掘一些默默無聞但很有價值的聚落。這樣的選題很難:聚落要發育得成熟一些,建築類型比較完全,建築質量好,有家譜、碑銘之類的文獻資料。當然聚落還得保存得相當完整,老的沒有太大的損壞,新的又沒有太多。從一個系列化的研究來說,更希望聚落在各個層次上都有類型性的變化:有純農業村,有從農業向商業、手工業轉化的村;有窯洞村,有雕梁畫棟的村;有山村,有河邊村;有馬頭牆參差的,也有吊腳樓錯落的,還有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等等。這樣才能一步步走近中國鄉土建築的全貌,雖然這個路程非常漫長。在區分各個層次的類別和選擇典型的時候,我們使用了細致的比較法。就是要找出各個聚落的特征性因子,這些因子相互之間要有可比性,要在聚落內部有本質性,要在類型之間或類型內部有普遍性。但是,近半個世紀來許多極精致的或者極有典型性村子都已被破壞,而且我們選擇自由度很小,有經費原因,有交通原因,甚至還會遇到一些有意的阻撓。我們只能盡心竭力而已。

因為是叢書,我們盡量避免各本之間的重復,很注意每本的特色。特色主要來自聚落本身,在選題的時候,我們加意留心它們的特色,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再加深發掘。其次來自我們的寫法,不僅盡可能選取不同的角度和重點,甚至變換文字的體裁風格。有些一般性的概括,我們放在某一本書里,其他幾本里就不再反復多寫。至於究竟在哪一本里寫,還要看各種條件。條件之一,雖然並不是主要條件,便是篇幅。有一些已經屢屢見於過去的民居調查報告或者研究論文里的描述、分析、議論、例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之類,大多讀者早就很熟悉,我們便不再羅嗦。我們追求的是寫出每個聚落的特殊性,而不是去把它納入一般化的模子里。只有寫題材的特殊性,才能多少寫出一點點中國鄉土建築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所以,挖掘題材的特殊性,是我們著手研究的切入點,要下比較大的功夫。類型性特殊性和個體性特殊性的挖掘,也都要靠細致運用比較的方法。

這套叢書里每一本的寫作時間很短,因為我們不敢在一個題材里多耽擱,怕的是這里花功夫精雕細刻,那里已拆毀了多少個極有價值的村子。為了和拆毀比速度,我們只好貪快貪多,搶一個是一個,好在調查研究永遠只能嫌少而不會嫌多。工作有點粗糙,但顧不得了,請讀者理解原諒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