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與現代中國的許多方面都深受朱喜的影響,因而本書的內容直接與中國讀者對他們自身歷史、社會與文化的各種問題的想法有關。例如,通過告訴讀者朱煮具有哪種自然知識,而他的追隨者又能從他身上發現哪些,本書就會給中國科學史上所謂「為什麼不」的問題提供某些啟示,亦即:「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許多中國人至今還常常提出這一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朱熹關於自然知識的見解?也許有人會說,對於未贏這樣一位重要人物,哪一個方面都值得研究,何況是由於以前的研究總是集中在倫理和社會方面,因而通常會忽略的自然方面的知識呢?金永植既然選擇了別人不想做的研究,還是需要對此作出一些解釋的。因此,他在本章的第一節着重談了自然知識在朱熹整個思想學識中的意義和作用,第二節區以整個來代社會文化及新儒學傳統為背景,進一步考察了這個問巴特別是新儒學在朱熹之后的發展,為全書的章節作些鋪墊,而沒有給出完整的答案。本書的最后部分是談本書的不足。
-
科學哲學
$167 -
網路
$234 -
創新工程實踐
$210 -
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13 -
論數碼物的存在
$355 -
科技的狂歡
$275 -
工程哲學(第3版)
$474 -
適應複雜:讓管理像拼圖一樣有序省力
$219 -
物質是什麼
$308 -
無線:網路文化中激進的經驗主義
$459 -
世界視野下的唐代科技文明
$444 -
與青年朋友談創新:科技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培養
$355 -
人的未來
$256 -
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17~2018)
$825 -
走進科學史
$251 -
制度創新視角下的科學造假防控研究
$199 -
高校專利實務十講
$308 -
科學創造方法論:關於科學創造與創造力研究的方法論探討(全三冊)
$528 -
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
$16 -
觀眾眼中的展品:科學類展品傳播效能評估研究
$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