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絮語

負暄絮語
定價:120
NT $ 104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記述了作為 北大「紅樓」學人的回憶,對作家、學者的追憶,還有文論、序,及生活感悟等。
中行先生的文章是極富有特色的。他行文節奏短促,思想跳躍迅速,氣韻生動,天趣盎然,文從字順,但決不板滯,有時宛如大珠小珠落班玉盤,仿佛能聽到節奏的聲音。中行先生學富五車,腹笥豐盈。他負暄閑坐,冷眼靜觀大千世界的叢生相。談禪論佛,評儒論道,信手拈來,皆成文章。這個境界對別人來說頗難達到的。
 

目錄

我眼中的張中行(代序) 季羨林
輯一 紅樓舊事
北京的痴夢
紅樓的點滴一
紅樓的點滴二
紅樓的點滴三
沙灘的住
沙灘的吃
北大圖書館
我的琉璃廠今昔
香冢
鬼市
圓明園劫灰
東安市場
大酒缸
閱微草堂
一溜河沿
老字號
輯二 故人夢影
章太炎
熊十力
苦雨齋一二
兩位美學家
胡博士
梁漱溟
劉半農
朱自清
葉聖陶
汪大娘
王門汲碎
銀閘人物
東謝西謝
家鄉三李
輯三 不合時宜
懷疑與信仰
月是異邦明
彗星
直言
舊跡發微
禮失而求諸野
萬物之靈
朴實頌
偽劣解
周婆制禮
關於美人
臨淵而不羨魚
今之視昔
不合時宜
輯四 案頭清供
輯五 碎影流年
 

接到韓小蕙小姐的約稿信,命我說說張中行先生與沙灘北大
紅樓。這個題目出得正是時候。好久以來,我就想寫點有關中行先生的文章了。只是因循未果。小蕙好像未卜先知,下了這一陣及時雨,滋潤了我的心,我心花怒放,靈感在我心中躁動(j我又焉得不感恩圖報,欣然接受呢?
中行先生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淡泊寧靜,不慕榮利,淳朴無華,待人以誠。以八十七歲的高齡,每周還到工作單位去上幾天班。難怪英文《中國日報》發表了一篇長文,頌贊中行先生。通過英文這個實為世界語的媒介,他已揚名寰宇了。我認為,他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老年知識分子的風貌,為我們揚了眉,吐了氣。我們知識分子都應該感謝他。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卻不能不承認這是一件怪事:我與中行先生同居北京大學朗潤園二三十年,直到他離開這里遷入新居以前的幾年,我們才認識,這個「認識」指的是見面認識,他的文章我早就認識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亡友蔡超塵先生時不時地到燕園來看我。我們是濟南高中同學,很談得采。每次我留他吃飯,他總說,到一位朋友家去吃,他就住在附近。現在推測起來,這「—位朋友」恐怕就是中行先生,他們倆是同事。愧我鈍根,未能早慧。不然的話,我早個十年八年認識了中行先生,不是能更早得一些多得一些潛移默化的享受,早得一些多得一些智慧,撬開我的愚鈍嗎?佛家講因緣,因緣這東西是任何人任何事物都無法抗御的。我沒有什麽話好說。
但是,也是由於因緣和合,不知道是怎樣一來,我認識了中行先生。早晨起來,在門前湖邊散步時,有時會碰上他。我們倆有時候只是抱拳一揖,算是打招呼,這是「土法」。還有「土法」是見了兄弟媳婦叫嫂子,無話說三聲」,說一聲:「吃飯了嗎?」這就等於舶來品「早安」。我常想中國禮義之邦,竟然缺少幾句見面問安的話,像西洋的「早安」、「午安」、「晚安」等等。我們好像挨餓挨了一千年,見面問候,先問「吃了沒有」?我同中行先生還沒有飢餓到這個程度,所以不關心對方是否吃了飯,只是抱拳一揖,然後各行其路。
有時候,我們站下來談一談。我們不說:「今天天氣,哈,哈,哈!」我們談一點學術界的情況,談一談讀了什麽有趣的書。有一次,我把他請進我的書房,送了他一本《陳寅恪詩集》。不意他竟然說我題寫的書名字寫得好。我是頗有自知之明的,我的「書法」是無法見人的。只在迫不得已時,才泡開毛筆,一陣塗鴉。現在受到了他的贊譽,不禁臉紅。他有時也敲門,把自己的著作親手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時候。有一次,好像就是去年春夏之交,我們早晨散步,走到一起了,就站在小土山下,荷塘邊上,談了相當長的時間。此時,垂柳濃綠,微風乍起,鳥語花香,四周寂靜。談話的內容已經記不清楚。但是此情此景,時時如在眼前,亦人生一樂也。可惜在大約半年以前,他喬遷新居。對他來說,也許是件喜事。但是,對我來說,卻是無限惆悵。朗潤園輝煌如故,青松翠柳,「依然煙籠一里堤」。北大文星依然薈萃。我卻覺得人去園空。每天早晨,獨缺一個耄耋而卻健壯的老人,荷塘為之減色,碧草為之憔悴。「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中行先生是「老北大」。同他比起來,我雖在燕園已經呆了將近半個世紀,卻仍然只能算是「新北大」。他在沙灘吃過飯,在紅樓念過書。我也在沙灘吃過飯,卻是在紅樓教過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