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論藝

摩爾論藝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本書編撰力圖做到盡可能反映出亨利·摩爾一生的藝術創作所體現的觀念及其演變,從中尋繹他的創作精神與人文情懷。

陸軍,1967年生於廣西南寧市。199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雕塑專業。2001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美術學系,獲美術學碩士學位。現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工作。 先後發表《隱逸畫家荊浩》、《二十世紀中國雕塑回顧》、《神秘的西藏美術》、《宋代梅瓶研究》等論文。
 

目錄

亨利·摩爾的藝術人生
亨利·摩爾論藝術
一 藝術的原始
二 基本觀念
三 自然——靈感之源
四 材料與媒介
五 形體、空間、形象、造型
六 制作、創作與表現
七 尺度、環境
八 主題
九 自我(作品)評論
十 雕塑的欣賞
十一 素描、畫畫
十二 現代藝術
十三 作為造物者的藝術家
十四 雕塑外圍談
十五 生活蒙養
亨利·摩爾年表
圖版
後記
 

20世紀是世界美術的轉折時代,是大師輩出的輝煌時代。

為了從理論上扼要勾畫美術思潮的百年軌跡,我們擬主編兩套叢書:《20世紀中國大師畫論書系》、《20世紀外國大師論藝書系》。

這樣,橫看是大師畫論精萃,縱觀是百年思潮簡史,是對美術理論由點到線的大筆梳理。

《20世紀中國大師畫論書系》已於1999年出版,這套《20世紀外國大師論藝書系》便是它的配套書系,由於其中收錄的大師言論超出了繪畫的范疇,故改「畫論」為「論藝」。

外國藝術,特別是肇自希臘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發展發展起來的西方古典藝術,經過長達五百年的歷程,已經完成了一套成熟的寫實體系,面臨著觀念和形態的突破和新變。但是這種變革並不是突然從天而降,而是在古典體系中早已孕育著現代的萌芽。

——喬爾喬內開創了16世紀的威尼斯畫派,實現了繪畫由人物到風景、由敘事到抒情的轉變,為19世紀馬奈的光采探索打下了基礎。

——卡拉瓦喬推動了17世紀的啟蒙潮流,實現了繪畫由風景到景物、由內容到形式的轉變。為20世紀塞尚的形式探索開拓了道路。

——馬奈、莫奈創立了印象派,從風景畫的創作中推進了光色變化的描寫方法,使後來的西方畫派得以從題材和主題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塞尚是繪畫形式因素的發現者,完成了色彩造型、藝術變形、幾何程式的研究,使西方繪畫同模仿實物的成規戛然決裂。

康定斯基把現代藝術的靈感源泉概括為三種:一是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由此涌出了1910年前的印象派繪畫;二是內在感情世界的非理性自發表現,由此涌出了1910-1921年的表現主義抽象;三是對內在精神世界的理性加工,由此涌出1921年後的結構主義抽象。20世紀的西方美術,打破了古典寫實傳統,裂變為紛紜多姿的現代藝術流派,大大拓寬了藝術的視覺靈感源泉,進入多元共生的藝術新天地。

我們的老師,著名西方美術史專家吳甲豐,則以藝術形式的演變為標准,概括地把注重形式探索的現代流派稱為「正統的現代主義『;把賦予形式以表現或觀念內容的現代流派稱為」非正統的現代主義「。後者實際上已經孕育著後現代藝術的萌芽。

本書系依照由正統到非正統,亦即由外在印象到內在表現的大體脈絡,收錄了在20世紀世界美術史上有重要地位的12位大師的藝術語萃。

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畫家,野獸派的領袖。他指出,野獸派的出發點是重新尋得手段的純潔性和表現內心幻象的可能性。他的靈感常常來自東方藝術。他雖然愛用純色平塗,色彩鮮艷,但並不「野獸」般刺激,他夢想的是一種平衡、純潔、寧靜、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喪的題材的藝術,它像一種鎮定劑,或者像一把舒適的安樂椅。

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生於西班牙,卒於法國,立體派的領袖。由創作種類豐富而風格多變,經歷了「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實體主義時期」,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藝術家。他認為,自然和藝術是兩種多變而有區別的東西。它們永遠不能成為同一的東西。藝術不是真理。藝術是一種謊言,它教導我們去理解真理。立體派主要是拒絕形式的一種藝術,當形式實現後,藝術便在形式中生存下去。

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生於俄國,後去慕尼黑學畫,創立「青騎士」團體和躍動的抽象風格,曾任教於包豪斯學院,有《論藝術中的精神》、《回憶錄》及《點、線、面》等著作出版,對發展現代藝術起了重要作用。他認為,藝術重要的是精神,內在的音響。客觀物象損害了繪畫,抽象繪畫是「無物象的」表達形式,它比有物象的畫更廣闊,更自由,更富內容。繪畫和音樂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你可以「聽」色彩和看「聲音」。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