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大家閱讀18世紀的著作時,無論是游記還是報刊文章,是由哲學家還是由經濟學與成的論著,都會特別驚奇地看到非常頻繁地出現中國的名字,發現有關令人贊賞的中國的大量資料。我們僅僅通過資料的數量來看,中國就似乎比英國本身更時髦得多,英國對同時代各種思想的影響非常大。中國無疑在18世紀是風靡一時。

本書介紹了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有關法國認識中國的未刊文獻等內容。主要是首次刊布了法國人華耶穌會士與法國學者們于1722——1737年間交換的有關中國的書簡。為了中國讀者閱讀方便。
 

目錄

前言
第一卷 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
第一編 有關法國認識中國的資料
第一章 耶穌會士和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
(一)17世紀遠東的天主教傳教區
耶穌會士們到達之前的中國傳教區——耶穌會士傳教區的起源——17世紀在華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耶穌會士——入華耶穌會士和手工藝——博學中國之傳說的形成。
巴黎外方傳教會的起源——教皇在遠東建立一種獨立于民族教會的修會之願意——困難:葡萄牙人在印度的保教權和法國教會自由論。
教會強加給傳教區的宗教人士的誓辭事件——法國國王根據法國教會自由原則而作出的反抗——柯爾貝爾向中國派遣國王數學家耶穌會士想法的源出——羅馬對這項計劃的不信任態度——數學家耶穌會士匆匆忙忙地出發赴暹羅和中國。
(二)出使暹羅的法國使節(1685—1687年)
肖蒙騎士的出使(1685年)——化的指令——宗教問題優先于貿易問題——康斯坦斯•帕夫爾孔——他的口是心非——他的真正意圖——塔查爾神父的作用——拉魯貝爾和賽伯賴的態度——他們的指令——貿易問題從此佔據了首位——塔查爾神父作為暹羅國王派向法國國王和教皇的使節而返回歐洲——他們的指令:要求教皇取消宗座代牧和巴黎外方傳教會以有利于耶穌會士——他僅僅獲得取消誓辭——調解的嘗試——使這些計劃化為子虛烏有的1688年的暹羅革命。
第二章 中國的禮儀之爭
馬拉巴爾的禮儀之爭——耶穌會士與其他修會會士們的布教方法之根本區別——入華耶穌會士們認為必須與尊孔和祭祖的禮儀妥協和解——斗爭的序曲——帕斯卡爾向法國大眾揭示了這份爭論——《耶穌會士的實用論理學》第2卷——朱里厄支援冉森會士,阿爾諾先生的思想——耶穌會士們的反擊,勒泰利埃神父的《為中國的新基督徒辯護》。
嚴嘉樂抨擊耶穌會士們有關中國禮儀的主教教諭(1963年3月26日)——耶穌會士們的回答,李明神父的《中國現勢新志》。——中國禮儀之爭與其他神學和宗教爭論的關系,“哲學罪孽”事件——“寂靜主義”的事件——1700年——巴黎大學在中國禮儀的詮釋問題上對耶穌會士們的貶責——教士大會對耶穌會士們的放蕩倫理的批判——博絮埃和巴黎大主教在這些事件中的作用——拯救不信教者的問題。
中國禮儀事件在羅馬——德•諾阿耶紅衣主教的代理人東方學家雷諾多的作用——教皇向中國派遣了一名特命全權大使——鐸羅主教率領的教皇特使團——他既未在中國也未在歐洲結束爭論——諾阿耶紅衣主教的代理人羅斯萊神父在羅馬的活動——勒泰利埃神父成了國王听懺悔的神父——他要求羅馬貶責凱斯內爾神父書中的33條建議——耶穌會士們的反駁,要求抨擊儒旺希神父的書——勒泰利埃神父控告凱斯內爾神父書中的70條新建議——“獨生子通諭”——“自彼時通諭”教皇法(1715年)——嚴嘉樂的出使(1720—1721年)——8項“許可”未能結束禮儀之爭——聖上主聖意諭(1742年)通過對耶穌會士們的貶責而結束了斗爭——耶穌會士們有關中國的主要著作有一種戰斗氣氛中發表。
第三章 耶穌會士們有關中國的著作
耶穌會士們有關中國的大量著作,其中僅有小部分已刊布——刪節這些文獻的原因,巴黎的耶穌會士們想到了始終都留作懸案的中國禮儀之爭。
《中國的哲學家孔夫子》和柏應理神父有關古代中國人宗教的序言——巴黎校閱者們的修改,他們傾向于讓人相信古代中國人信仰一尊創世的上帝和靈魂不死論——《耶穌會士書簡集》,它們那假直率天真的外表。巴黎的編者們刪去了論述中國人迷信,尤其是關于他們信仰神鬼的文獻——杜赫德神父的《中華帝國全志》,他掌握的豐富的原始文獻——遺漏、刪節和修改——這些歪曲篡改的原因,試圖通過事實證明耶穌會士們有關中國禮儀的理論。
耶穌會士們通過他們有關中國禮儀的理論——他們試圖對此作出的論證而為18世紀的唯理論和伏爾泰的自然神論工作。
第二編 法國發現中國及其哲學思想的形成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古老性及歷史紀年
第二章 中國人的哲學宗教
第三章 中國人的倫理和政治
結論
第二卷 有關法國認識中國的未刊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