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

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直至二戰以及之後,大不列顛都是一個版圖巨大的帝國。對於英帝國的過去,現代文明的態度要麽是對英帝國勢力的懷舊,要麽是對權力濫用的憎惡。《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摒棄兩者,旨在提供一種對於大英帝國歷史全新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對於人們正確評價當代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本書更是配有大量首次與讀者見面的精美的珍貴圖片,11位頂級專家為本書撰稿。其全面回顧了英帝國在北美、印度、非洲、澳大利亞和加勒比海的殖民經歷,以及英帝國對大不列顛自身的影響。本書側重於介紹社會及文化歷史,包括奴隸制度、貿易、宗教、藝術、交通和思想演變。大不列顛如何統治他們的帝國?誰從帝國得到了經濟利益?誰又因此受到損失?廣大讀者都將在這部堪稱惟一全方位披露英帝國史料的著作中得到答案。全世界都企盼著能夠重新評價英帝國歷史和作用。這正是《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的初衷:把近年來史學家的發現毫無保留地呈現給廣大讀者。 對於想深入了解英帝國基本情況和背景的讀者,這部恢宏的巨著包括了英帝國歷年的發展及歷史影響,同時從多方面創新性地解釋了英帝國在所觸及的地區的影響。《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揭示了現代社會的許多重要特征,其與大英帝國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藝術、語言、文化及民族蘊育等,以及包括一些備受世人爭議的各種問題。堪稱英國史中改朝換代的一部巨著,在英國歷史著作中具有無可匹敵的地位。 作為英國史方面最權威的學術著作,《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涵蓋了從美利堅革命到20世紀末英帝國沒落的各個時期。本書評價了英帝國的影響,既為了英帝國統治的人民,也為了大不列顛人民自己。

本書包括了英帝國歷年的發展及歷史影響,並從多方面解釋了英帝國在所觸及的地區的影響。
 

目錄

序言 大英帝國塑造的世界
第一編 帝國歷史
第一章 18世紀耒的大英帝國
第二章 1783—1870年:日益擴張的帝國
第三章 1870—1918年:受到威脅的帝國
第四章 1918—20世紀60年代:風雨飄搖的帝國
第二編 帝國生活
第五章 殖民地是更窮還是更富?
第六章 權力、權威和自由
第七章 帝國精神文明面面觀
第八章 帝國的城鎮
第九章 英國移民與新的歸屬感
第十章 非洲人和亞洲人的大遷徙
第十一章 藝術與帝國
第三編 帝國經歷
第十二章 帝國之英國
第十三章 澳大利亞
第十四章 非洲
第十五章 評英國對印度的統治
結束語:對帝國的回顧
參考指南:1783年以來的大英帝國版圖
進一步的閱讀
撰稿人
鳴謝
索引
 

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國人統治着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它覆蓋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加勒比海廣大地區、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片土地、整個印度次大陸和澳大拉西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甚至曾一度控制着中東的大部分地區。

大英帝國對現代世界的形成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大多數歐洲以外的國家的誕生都歸因於帝國,特別是大英帝國。英國人用征服的手段和分治條約為這些國家划定邊界。在大英帝國內,人們進行大規模流動,決定了許多國家的民族構成。一旦本地的民族被迫離開家園,是英國治下的英國人履行責任,移居北美和澳大拉西亞,確保那里的社會具有非常明顯的歐洲特征。英國人還是主要的奴隸販子,他們把大約1100萬非洲人販運到美洲做奴隸。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被英國人賣到了英國自己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目前這個地區的人口主要是那次強迫遷徙的結果。19世紀中期,大量的印度人和中國人去英國統治的殖民地做苦力。他們的后代構成了圭亞那、特立尼達、斐濟、毛里求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許多國家的大部分人口。

英國人通過他們的帝國,傳播他們的制度、文化和語言。的確,當今世界之國家無一不可以視為英國過去或現在的翻版。這些國家在民族傳統與外來影響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但是,被一個帝國政權占領很可能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影響,尤其是被英國這樣的帝國占領。在它的大部分歷史中,英國對它的價值觀和制度非常自信。在不同的程度上英國對全世界的影響表現在政體、宗教信仰、教育模式、市鎮布局、文化口味、體育和消遣娛樂等方面。英語被稱為當代社會一種全球性的語言,毫無疑問部分地反映了美國的實力。但是,美國作為一個英語國家當然是大英帝國造成的,許多其他國家也毫不例外。

大英帝國不僅改變了人們,而且改變了他們生存的土地。耕作、采礦和制造新方式都意味着人們以新方法利用土地,改變其資源。有時候環境變化迅猛異常,廣闊的大草原變成耕地,以前森林茂密的島嶼變成甘蔗種植園。始於殖民時期的其他變化所產生的廣泛影響只是在現代社會才變得明顯起來,人們充分利用土地及其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

當代世界貧富懸殊。帝國遺留下的影響是造成這種差別的一個因素,不過要把它解釋清楚確非易事。脫離帝國的一些國家富有,而另一些貧窮。這是否簡要說明,無論英國人以前在這些國家有無作為,一些國家擁有土地、人口和資源等有利條件,因此其經濟發展成為可能,而其他一些國家沒有這些有利條件因而貧窮落后呢?抑或意味着英帝國統治的不同經歷,比方說,使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白人移民社區能夠改善他們的境況而使亞洲人和非洲人貧困化?這些問題的答案比較復雜。像文化演變一樣,經濟變革涉及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殖民地經濟是殖民地人民勤勞進取以及英國人干預的產物。

總的來說,大英帝國的歷史就是研究英國人與其他人民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英國人對這些人的「影響」。相互作用理論認為,英國人曾經統治的民族不僅僅是英國人給他們帶來恩惠或不幸的「土著居民」。在殖民統治之前,亞洲、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民族當然創造了他們自己的歷史。在英國統治下,他們續寫他們的歷史,同時英國勢力也參與其中。例如,奴隸制的歷史是奴隸們怎樣發展他們自己的文化、反抗他們的主人的歷史,也是他們遭受壓迫的歷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