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恐懼與創作沖動

死亡恐懼與創作沖動
定價:105
NT $ 91
  • 作者:馮川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3-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20066090
  • ISBN13:9787220066092
  • 裝訂:179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如果說這樣的知識追求體現了某種與「現代性」不合拍的「非理性沖動」,那麽,本書的一個目的,就正是要考察蘊藏在這種「非理性」之中的理性。因為,在較為寬泛的意義上,學術追求也正如文學創作一樣,可以被視為廣義的創作沖動即一種追求意義的努力而放在反抗死亡的背景上給以審視。——在我看來,理性只有更多地接納了「非理性」,才不致在專橫的排他傾向中走向自己的反面而蛻變為真正意義上的非理性和反理性。

本書從心理的角度研究和探索文學創作的沖動與起因。從英雄主義、不朽意識、死亡恐懼等諸多心理學理論來研究這一文學創作中至今留下的一大空白。」總共六章,內容分別是:英雄主義、不朽意識、自戀與同化恐懼、移情與自我放棄、愛欲、時間焦慮。
 

目錄


第一章 英語主義
一、壓抑機制與反現作用
二、英語主義與英語崇拜
三、英雄主義與死亡恐懼
第二章 不朽意識
一、自我意識與不朽沖動
二、兩大本體論動機:自我實現的需要
三、兩大本體論動機:自我放棄的需要
四、創作沖動與不朽意識
五、司馬遷的不朽意識
第三章 自戀與同化恐懼
一、自戀與自我中心
二、同化恐懼:死亡恐懼的一個特例
三、自戀與性變態
四、自戀者的反社會傾向
五、自戀與創作沖動
六、屈原與自戀
第四章 移情與自我放棄
一、移情與抽象
二、對象化的「自我」欣賞
三、移情中的人格幻象
四、庄子:移情與游心
五、庄子:生與死的同一
六、庄子:言說的樂趣
第五章 愛欲
一、愛欲的永恆指向
二、愛是對死亡的反抗
三、愛與死的共生:生本能與死本能
四、閹割恐懼:死亡恐懼的一個特例
五、愛欲的升華
六、童年愛欲與神化工程
七、愛欲與創作沖動
第六章 時間焦慮
一、時間意識與自我意識
二、「逝者不逝」的神話
三、「永恆回歸」的神話
四、用想象殺死時間
五、其他的反抗方式
 

這本小書,斷斷續續地寫了九年。最初的意思,只是為
了弄清文學創作的動機,即「立言」這種追求丁朽的古老沖動,在人類反抗死亡的斗爭中究竟具有什麽樣的意義。這
是一直吸引我卻又令我十分苦惱的問題,因為我從許多人身上都看到了那種不可遏制的創作沖動,卻一直不知道它究竟源於一種什麽樣的需要。——眾所周知,弗洛伊德曾把創作沖動解釋為「性欲的升華」或「性欲的變相滿足」。但這一說法卻很難令人信服,因為在性壓抑並不那麽厲害的中國古代文人身上,以及性壓抑已經得到解放的今日西方學者如福科等人身上,創作沖動都並沒有因性欲的滿足而消除。這種情形提醒我們:文學創作並非如弗洛伊德斷言的那樣是所謂性欲的變相滿足,而是旨在滿足人心中某些更為深邃的意義需要。

從常識的角度,我們可以把創作沖動說成是一種追求自我實現的沖動;我們甚至可以假定:人天生就傾向於創造性地展示自我,因而必然會以這樣那樣的方式投入文學(狹義)或人生(廣義)的創造。我認為很可能正是由於有這些簡單的假定,從事文學研究的人才放棄了對創作沖動的深入探索,從而在文學研究中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空白。當然,對創作沖動進行研究存在著許多困難。因為一旦我們著手對這一問題加以追問,便必然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回答。——記得有一次,當我在課堂上向中文系的學生們提出這一問題時,同學們先是表示根本沒有想過這一問題,接著便作出了各種不同的回答,例如為了出名,為了獲得自我愉悅,為了滿足征服和支配他人的欲望等等。

我承認每一種回答都有其存在的權利,因為無論如何它至少反映了回答者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我不能同意的只是對這一追問的放棄。迄今為止,許多文學現象都得到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但在作家為什麽要創作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文學理論卻似乎寧可望而卻步也不願走入泥潭。作家、藝術家為什麽要創作(甚至不惜犧牲個人健康,甚至因此而廢寢忘食,甚至因此而放棄婚姻、家庭等通常意義上的幸福)?這無論如何是值得予以追問的問題。即使從學科發展的需要出發,我們也需要幾本專門的著作對這一問題作深入的討論,除非我們認為文學理論、文學心理學在學科上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