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齊世榮主編,青年學者李興。張建華合著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第一次嘗試》一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於1999年9月付梓出版了。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其出版對於蘇聯史、國際共運史和世界史學界來說是一件好事。該書有以下特點。
第一,本書的結構框架合理、有特色。全書16.1萬字,幾十幅精美的插圖,共分9章。圍繞著對社會主義的「嘗試」和「探索」這個中心,把一部蘇聯史共分為7章,按歷史順序,分別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領袖的再選擇與社會主義道路的再探索》、《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確立》、《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和冒進》。《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內政與外交》、《戈爾巴喬夫改革與蘇聯解體》,前面再加上《從俄國歷史與文化傳統說起》一章,後面附上《蘇聯70年社會主義實踐總評說》一章,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第二,本書從分析蘇聯發展的成敗得失,總結蘇聯興亡的經驗教訓的高度著筆,夾敘夾議,史論結合,在不少問題上不乏獨立見解,歷史感強,實事求是,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如本書認為列寧晚年提出了很多發人深省的、精辟的見解,但同時也承認,蘇聯國家政治、經濟的基本框架是在列寧時期奠定的。從政治方面講,斯大林對列寧有繼承,有發展,但更多的是曲解和違背,但從對蘇聯國家的影響來說,在蘇聯歷任領導人中大概斯大林是最大的。赫魯曉夫改革的勇氣是可貴的,但他缺乏完成這個使命的雄才大略。勃列日涅夫時期是蘇聯歷史上軍事力量最強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大國的時期,也可以說是斯大林模式最完備的時期。但從蘇聯興亡的角度來看,勃列日涅夫時期構成了蘇聯解體的直接的、重要的歷史基礎。本書認為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他的無原則的步步退讓直接導致了蘇共的垮台和蘇聯的解體。本書還認為,1969年的蘇聯歷史是俄國歷史上一個不可分割、也不能全盤否定的有特色的階段。
-
羅馬帝國與絲綢之路:古代世界經濟·帕提亞帝國·中亞·漢朝
$370 -
納粹軍官的猶太妻子:大屠殺中的一個倖存奇跡
$271 -
第三帝國三部曲.02:當權的第三帝國
$934 -
最後的希望之島:流亡英倫的二戰英雄
$407 -
希特勒的克里斯瑪
$355 -
伏爾泰文集(第9卷):路易十五時代簡史 巴黎高等法院史
$1,068 -
重新發現歐洲:法蘭西何以成為法蘭西
$260 -
普魯士國王
$417 -
伏爾泰文集(第6卷):風俗論(下)
$912 -
古典文明譯叢:古代經濟
$330 -
納粹警示錄
$355 -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355 -
伏爾泰文集(第4卷):風俗論(上)
$972 -
第一次世界大戰:繁榮的幻滅
$235 -
發明自由
$355 -
亨利八世:年輕的亨利
$313 -
角鬥場外的紳士:羅馬貴族養成手冊
$180 -
羅德島海岸的痕跡(上下)
$768 -
伏爾泰文集(第8卷):查理十二傳 彼得大帝在位時期的俄羅斯帝國史
$936 -
亞歷山大繼業者戰爭(全2卷)
$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