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作者1998年至今所寫的12篇文章。這些文章(包括所收的幾篇附錄)曾經備受爭議。涉及「全球化」的三篇時事評論將我們引入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和今天跌宕起伏的有關知識經濟命運的激烈討論之中。這三篇評論貫穿了一貫的觀點:資本主義是附着在當代世界的現代化、市場進程和民族國家中的破壞性力量。
      
      韓毓海,1965年11月4日生於山東煙台。198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至1988年為山東大學魯迅研究專業研究生,導師孫昌熙,1988年獲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1年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謝冕,1991年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失去的年代:美國債務危機的起因與漫長復蘇$251
- 
				
					  中國經史關系史$459
- 
				
					  敘事經濟學$399
- 
				
					  中國近代實業家盛宣懷--辦實業走遍天下$240
- 
				
					  西方監察制度的歷史批判$459
- 
				
					  徐青甫和他的《經濟革命救國論》$355
- 
				
					  憶舊紀年:1950年開始求索金融之前的歲月$308
- 
				
					  李椿年與經界法$219
- 
				
					  孤帆遠影:陳岱孫與清華大學$336
- 
				
					  魯迅傳$198
- 
				
					  盛宣懷檔案資料.第5卷:湖北開采煤鐵總局·荊門礦物總局$1,253
- 
				
					  經濟思想簡史$308
- 
				
					  讀《資本論》(第二版)$408
- 
				
					  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傳$198
- 
				
					  技術4.0$256
- 
				
					  美聯儲傳:一部現代金融史$512
- 
				
					  盛宣懷檔案資料(第2卷),義和團運動$1,148
- 
				
					  沙特公司$355
- 
				
					  料勢如神:胡雪岩$251
- 
				
					  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商界、政界及經濟生活中的隱形決策思維$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