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哲學講義(全二冊)

士林哲學講義(全二冊)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張振東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2-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23376X
  • ISBN13:9787801233769
  • 裝訂: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認識論在哲學領域中,占基礎性的重要部分,因此,西洋哲學早有系統的專題講述,如:認識的意義與方法,認識的意識、觀念、判斷與推理,認識的原理與錯誤的根由,認識的對象與范圍,真理的確實性、種類與標准,各哲學家的思想與意見等。因此,認識論在西洋哲學中有不同的名號稱呼,如:大邏輯、批判學、認識論、知識學或辯論學等。

再者,認識論亦與理則學及心理學相關聯。理則學是講述思維的規則,心理學是講解人生理與心理的認識現象,認識論是透過心理的認識現象,以正確性思維的結構形式,講述認識之內容與價值。

因此,認識論可以結論說:研究真理的學問,借著人的理性基礎,研究認識的確實性。

本書依此原則,先進「認識」,後講相關學問的基本概念,此書的總名稱仍為「認識論」,其目的在指明認識真理的各種情形。

本書是就「認識論」、「理性心理學」、「宇宙論」、「形上學」等方面講述士林哲學的基本知識。
 

目錄

序言
上編:認識論
一 導言
二 認識論簡史
三 認識論的意義
四 認識論的內涵區分
第一編 認識概論
第一章 認識真理
第一節 真理
第二節 認識真理的過程
第三節 真理的標准
第四節 錯誤
第二章 認識真理的要素
第一節 認識的意義與內涵
第二節 判斷與真理
第三節 判斷真理的標准
第四節 推理
第五節 真理的基本定律
第六節 認識的主體與客體
第七節 人能認識真理(結論——撮要)
第三章 認識的確實性
第一節 懷疑論的懷疑
第二節 懷疑的方法(方法論的懷疑)
第四章 認識的超越性、
第一節 就經驗條件,論認識的超越性
第二節 就認識本身,論認識的超越性
第五章 認識的客觀性
第一節 知覺的客觀性
第二節 要領的客觀性
第二編 知識學概論
第一章 學問的種別、原理、治學之方式、證據
第一節 學問的種別
第二節 學問的原理
第三節 治學的方式
第四節 證據
第二章 學問的分類
第一節 哲學的區分
第二節 哲學與神學的關系
第三章 學問的方法
第一節 學問的普通方法
第二節 學問的特殊方法
下編:心理學
一 導言
二 心理學簡史
三 心理學的內涵區分
第一篇 動力機能學
第一章 論人的感覺官能
第一節 人的外在感官
第二節 人的內在感官
第二章 論人的理智
第一節 普遍觀念存在
第二節 理智的對象
第三節 理智與對象的合一
第四節 理智的行為——理知
第五節 理智的相關問題
附錄 理智的性質與范疇
第三章 論人的欲望
第一節 人的兩種欲望
第二節 欲望與情緒
第三節 人的自由意志
第二編 人類學
第一章 論人的組成
第一節 靈魂的本質
第二節 靈魂與肉體合一
第三節 靈肉合一,靈魂是肉身的自立體形式
第四節 靈魂在整個人體內
第五節 靈魂不死
第二章 論人的來源
第一節 人的來源
第二節 靈魂與肉身結合的時間
 

士林哲學的基本課程是理則學、認識論、心理學、宇宙論、形上學、倫理學、理性神學七大門。

理則學是研究學術的方法,進入哲學的階梯。認識論是研究知識的范疇及人認識真理的方法與規律。認識論與理則學有直接的連帶關系,昔時此兩種被稱為大邏輯。

心理學乃理性心理學,其重點是心靈學,其前身是普通的實驗心理學;由人的具體性生理結構,連結到心靈的理性生命,因為人是由肉身與靈魂組織的合成體,肉身是有形的物體,靈魂是無形的精神體,人的價值在於精神體的靈魂領導物質性的肉體。

宇宙論是研究宇宙間一切具體事物的組織、生滅、變化與相關聯的空間、時間等問題。

形上學亦名「後物理學」(Meta-physica),乃研究具體事物以後的抽象學問,其重點是研究「實有、存在、潛能、性質、原因」等理論。

倫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善惡的標准,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人的行為依倫理的道德律,達到人生的目的,成為忠誠公義的道德人士。

理性神學亦名自然神學,以理性的方式研究神的存在與性質,借著有關的宗教,溝通神人的關系。

因此,哲學研究的范圍是事物、人文、天道;哲學研究的目的是知事物、明人文、知天理。

本書是就「認識論」、「理性心理學」、「宇宙論」、「形上學」等方面講述士林哲學的基本知識。

1984年6月於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主任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