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源流

中國道教源流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謝路軍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950607
  • ISBN13:9787801950604
  • 裝訂:278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道教形成於東漢時期,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道教的教理教義,承繼了東方偉大聖哲學老子的道家學說,蘊含着睿智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道教與中華古老文明渾然交融為一體,而又獨具自己的風骨和特色。千百年來,道教對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等都產生過深遠而廣泛的影響,至今仍在人們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

  道教養生方法在我國影響深遠,有鑒於此,展開對道教的研究,對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說,當是一件十分有的意義的事情。作者在該書的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是道家與道教的關系問題。究竟哪些內容屬於道家,哪些內容屬於道教,是個不易說清的問題。這種局面的出現絕非偶然。因為道家與道教本身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目錄


第一章
 第一節 道家創始人——老人
  一 老子及其著作
  二 老子思想
 第二節 道家集大成者——庄子
  一 庄子及其著作
  二 庄子思想
 第三節 道家的演變發展
  一 秦漢時期的黃老之學
  二 魏晉時期的玄學
  三 隋唐及其之后的道家 
第二章 道教的產生及其歷史發展
 第一節 道教和產生
  一 道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 道教產生的思想淵源
 第二節 道教的歷史發展 
  一 東漢時期的道教
  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三 隋唐時期的道教
  四 宋元時期的道教
  五 明清民國時期的道教
第三章 道教的理論構成及信仰特征
 第一節 《道藏》和道教經典
  一 《道藏》的編輯
  二 道教經典
 第二節 道教仙神與仙境
  一 仙神
  二 仙境
 第三節 道教信仰特征
  一 多神特征
  二 追求長生不死
  三 重視實踐力行
  四 我命在我不在天
第四章 當代道教
 第一節 道教的新生
 第二節 台灣、香港、澳門的道教
  一 台灣道教
  二 香港道教
  三 澳門道教
 第三節 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一 道教在日本
  二 道教在朝鮮半島
  三 道教在越南和新加坡
  四 道教在歐美
主要參考書目
 

目前,中國最流行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只有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的宗教。因此,要了解中國人及中國文化,首先要研究道教。

道教最能反映中國人及中國文化的特點。對中國文化深有研究的魯迅先生曾經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迎刃而解。」(《致許壽裳》)又說:中國「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小雜感》)啪日本學者窿德忠致力於中國道教的研究五十余年,他在《道教入門》一書的前言《致中國讀者》中不無感慨地說:「我認為要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最有效的手段是研究中國固有的道教。」嘲足見,道教在中國文化上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

道觀內以敲鍾、擊鼓、打雲板為日常生活號令,每天五更開靜,灑掃庭院殿堂,整齊冠服,誦經。齋堂用膳后,道眾研習教義,接待香客或參加勞動。晚上功課,一般誦(《清靜經》、《心印妙經》。

道教形成於東漢時期,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道教的教理教義,承繼了東方偉大聖哲老子的道家學說,蘊含着睿智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道教與中華古老文明渾然交融為一體,而又獨具自己的風骨和特色。千百年來,道教對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等都產生過深遠而廣泛的影響,至今仍在人們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

道教養生方法在我國影響深遠,有鑒於此,展開對道教的研究,對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說,當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我在該書的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是道家與道教的關系問題。究竟哪些內容屬於道家,哪些內容屬於道教,是個不易說清的問題。這種局面的出現絕非偶然。因為道家與道教本身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兩者有共同尊奉的對象和經典。道教奉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為「太上老君」,作為自己的教主。唐高宗為崇道教,甚至把老子追封為「太上玄元皇帝」。道家學派的集大成者庄子,也被道教尊奉為「南華真人」。《老子》、《庄子》二書也被道教作為基本經典,分別稱為《道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這樣,道教與道家就有了共同尊奉的對象和經典。僅從這一外在形式來看,就足以使人們把道教與道家連在一起了。

其次,兩者都尊崇「道」的觀念。道教的許多基本觀念也來自於道家。如「道」的概念是老、庄哲學的最高范疇和最高理想,它是萬物賴以生成的根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說明「道」具有原始本初而又至高無上的地位。道教吸收了道家這一說法,將「道」的作用和地位又進一步神化,「道」成了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教義。在道教看來,「道」不僅是宇宙的本體,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而且還是道教所崇拜的最高神仙。所謂「一氣化三清」,就是指「道」(氣)化為三位神仙,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教把三位天尊都看作是「道」(氣)的化身,為道教神仙譜系中至高無上的人格神。道教對「道」的改造,並未使「道」的實質和內涵發生變化,而是將「道」加以具像化、人格化了,目的是便於道教信徒進行頂禮膜拜。

再次,兩者都承認神、帝、鬼的存在。如老子認為「道」存在於「帝」之先,庄子也有「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之說。他們都把神、帝、鬼置於「道」之下,但畢竟都是存在着的。道教則發展了神仙鬼怪思想,並產生了一套完整的神仙譜系。但道教仍然是把「道」放在首要地位,認為一切神仙鬼怪都是依道而生,由道而顯。一切神仙鬼怪都屬於「三清」之下。

第四,兩者有共同的追求目標。道教追求的長生不死觀念,早在《老子》中已初露端倪了。《老子·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在此,老子以「治人事天」的道理比喻一個人長生不死的問題,強調無知無欲,愛惜形神,便可以長生久視。長生不死更成為了道教信仰的終極目的。

第五,兩者在修行方法上有相同點。道家主張修行的最終目標是得「道」,老子說「復歸於朴」(《老子·二十八章》);庄子說:「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庄子·天運》),意即只要得了「道」,就達到了一種絕對自由的境界。道教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要「與道合體」,成為仙人。它認為,人原本就是「道」的派生物,要羽化成仙,就必須通過修道的實踐活動,達到與「道」合體的境界。兩者在修行方式上都主張復歸於道,頗具相似之處。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