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懺法研究

中國佛教懺法研究
定價:173
NT $ 151
  • 作者:聖凱法師/著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23636X
  • ISBN13:9787801236364
  • 裝訂:412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本關於中國佛教懺法的研究著作,是聖凱法師多年來潛心的成果。「念經拜懺」是每個出家人的本分,但是關於懺法的來龍去脈,以及歷史演變,大陸的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是日本和我國台灣的學者早已涉足。懺法本是印度佛教實踐的內容之一,但是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以后,懺法也成為佛教中國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已並不只是印度佛教所傳的懺悔的願意,而增加了不少中國佛教徒的理解,成為一種明顯中國特點的佛教儀式。中國人對懺法有自己的理解,從隋唐以后懺法就一直受到了中國佛教界人士的重視與研習,到了明清之后,成熟的懺法已經成為中國佛教的特色內容之一。
 

目錄

總序

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史的回顧
懺悔原語的含義
一、前言
二、各家對「懺悔」的解釋
三、有關「懺悔」的梵文
四、律藏中「懺悔」的用法
五、結語
《梁皇懺》及其作者辨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分析
三、《梁皇懺》懺法形式及思想探微
四、《梁皇懺》與《經律異相》之比較
五、《梁皇懺》的形成經過及作者辨析
六、結語
天台懺法的形成及其思想
一、前言
二、天台懺法形成的歷史背景
三、智者大師的懺悔思想及其原理
四、結語
《法華三昧懺儀》研究
一、前言
二、以《法華經》為中心的修行法門及其流行情況
三、《法華經三昧懺儀》的組織結構及其內容
四、《法華經三昧懺儀》成立的相關問題
五、結語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新探
知玄與《三昧水懺》
迦才的懺悔思想
唐代律宗的懺悔思想——以道宣與道世為中心
唐代禪宗懺法新探
論彌勒禮懺儀的演變與發展
慈雲遵式的懺法實踐
近現代佛教對經懺佛事的反思與批判
中國佛教懺法的理念及其現代意義
后記
 

1956年中國佛學院成立,不久我應邀講授有關印度佛教的課程,當時佛學院開了一個班,大約七十余人。這批學員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寺院,文化程度和年齡參次不齊,有四五十歲的,也有十幾歲的。在我的印象中,歲數大的僧人大部分是各大叢林的住持,歲數小的則是一些叢林中的侍者。給我印象深的是,里面既有國外留學回來的高材生,也不乏曾經是國民黨的高官或者「貴人」,這些人為什麼會拋棄富祿甘願到寺院生活,我沒有問,但是他們都非常虔誠信佛,考試時一些學僧的答卷寫得非常認真深刻,甚至還有針對我的講義提出反駁意見者,我想沒有深入的體驗,他們是不會寫出這種答卷的。可惜的是「文革」運動,這批僧人里的大部分人都沒有逃過劫難,只有當時還是年輕人的僧人最終留了下來。這批年輕人現在也有七八十歲了,並且成為我國解放后佛教的元老或中堅,像凈慧法師、傳印法師、廣德法師、無相法師,以及王新居士等等都是當時班里比較年輕的僧人。

「文革」以后,大地回春,中國佛教開始復興,現在正在以迅猛的勢頭發展,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中國佛學院重新開始招生,我雖然沒有再講課,但是看到青年一代的成長,並且正在成為佛教界的新的棟梁,為之感到高興,即使我沒有直接給他們上課,但是我和他們的接觸還是不斷的。我看見威儀嚴整、青春煥發、見識廣博、充滿活力的學僧,更讓我感到中國佛教將有未來的明天。

聖凱法師就是在中國佛學院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學僧。我與他相識是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因為他長得很高,大家稱他為「高僧」(將來當然會成為高僧),所以他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聖凱法師年輕有活力,在學習上非常認真與執著,他本在佛學院讀研究生已經完成學業,但是他仍不滿足於佛學的追求,又到南京大學深造,學術水平不斷提高。他在中國佛學院念書時就愛好寫作,喜歡動腦筋思考問題,發表了不少有見地的文章。到南京大學攻讀博士以后,寫作的欲望一發不可收拾,連續不斷地在各種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有的人只能寫一種文體,聖凱法師既能寫雋味無窮、感人的散文,又能寫比較枯燥學術氣息濃厚的學術論文,這在學術界里是不多見的。聖凱法師佛學基礎扎實,又受到了比較嚴格的學術訓練,他的文章有理論,有修證,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近年來發表的各種研究佛教的文章,已經顯示了他變得更加成熟,饒有見地,真是青勝於藍,后生可畏。

這本關於中國佛教懺法的研究著作,是聖凱法師多年來潛心研究的成果。「念經拜懺」是每個出家人的本分,但是關於懺法的來龍去脈,以及歷史演變,大陸的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是日本和我國台灣的學者早已涉足。懺法本是印度佛教實踐的內容之一,但是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以后,懺法也成為佛教中國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已並不只是印度佛教所傳的懺悔的原意,而增加了不少中國佛教徒的理解,成為一種有明顯中國特點的佛教儀式。中國人對懺法有自己的理解,從隋唐以后懺法就一直受到了中國佛教界人士的重視與研習,到了明清以后,成熟的懺法已經成為中國佛教的特色內容之一。中國佛教里每個宗派都有自己的懺法,但是天台宗對懺法則顯得更加重視,經歷代天台祖師的努力,先后建立了法華懺、金光明懺等四大懺法。禪宗、密宗等也有自己的懺法。聖凱法師有志於要將各宗的懺法逐一研究,並且連續不斷地在撰寫這方面的文章,這部懺法研究只是他已經寫出的一部分成果,隨着時光的推遲,我相信他會寫出一部比較全面的中國懺法研究的史書。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