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索雷爾的這本著作能被譯為英文,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而尤其讓人高興的是譯本質量優秀,同時斯坦利教授所作導言也頗具價值。要知道,即使是索雷爾最熱誠的仰慕者也不以為思想明晰或文體精妙是他的所長。他的著作與文章中所采取的寫作結構與寫作方式,在反映了他的人生、目的以及思想中的明顯沖突。

索雷爾在《進步的幻象》以及他的多數其他著作中的目的,是要表明道德的卓越很早就與政治的進步主義分離開來,並把本身系於獨立生產者的社會主義。為了保持這種卓越性完好無缺,具有美德的新人必須始終與進步觀念相關聯的所有觀念和制度互相獨立——進步觀念的目的正在於抹除這些區分的形成而導致的社會沖突。這是索雷爾不把馬克思這位闡述階級沖突和斗爭的理論家看作進步主義思想家的另一理由。
 

目錄

英譯本序言
英譯者導言
法文第一版前言
法文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進步的最初意識形態
第二章 得勝的資產階級
第三章 18世紀的科學
第四章 第三等級的莽撞
第五章 進步的理論
第六章 輝煌與衰落
第七章 邁向社會主義
人名對照表
 

索雷爾的這本著作能被譯為英文,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而尤其讓人高興的是譯本質量優秀,同時斯坦利教授所作導言也頗具價值。要知道,即使是索雷爾最熱誠的仰慕者也不以為思想明晰或文體精妙是他的所長。他的著作與文章中所采取的寫作結構與寫作方式,在在反映了他的人生、目的以及思想中的明顯沖突。兩位譯者能夠深入原著曲折幽深之處,給我們提供了一部在我看來無論在語義還是精神上都極為忠實的譯怍,足資說明他們的卓越技巧。

要由一位法國人來揭示一個盡管風靡四方、從最核心處來說卻是法國的觀念的理智根源,這事真有種高盧式的魅力。現代的進步觀念——這一觀念認為人類以線性方式從過去進步而來,現在仍在進步,而且還會向未來無限進步——產生於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我們發現早在18世紀修道院院長聖皮埃爾就無比確信地表述過它,而偉大的孔多塞在18世紀末也滿懷先知式的激情聲稱過它。

但是,正如索雷爾在《進步的幻象》第一部分充分表明的那樣,在18世紀法國人對文明進步是不可阻擋的信念背後,存在著一個更早且至關重要的信念,即17世紀法國人堅信知識,惟獨知識,處於不可阻擋的進步之中。當像帕斯卡、豐特內勒以及佩羅這些法國理性主義名家認定,隨著時間而呈現的進步式變動普遍且必然之時,他們心中所想的並不是人類的制度機構、組織體制以及道德倫理,而僅僅是如豐特內勒本人所說的「人類智慧的增長與發展」。

而且,也正像索雷爾幾乎是滿懷欣喜地強調的那樣,這種對人類知識進步的確定性的信念,至少在第一步是奠立在並不比豐特內勒與佩羅如下信念更為堅實的基礎之上的:即認為他們時代的文學與哲學著作在質量上超過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以及古典時代其他人的著作。因為正是在被後世視作古代派與現代派之爭的知識分子的優雅論戰中,必然的、線性的進步觀念得到了首次表述。索雷爾敏銳地澄清,現代派的理性主義辯護者們受到某種循環論證之累。17世紀的作家之所以能被聲稱為優越於古希臘羅馬時代的作家,是由於知識如同個人心智的成長一樣具有隨著時間而逐步增長的自然趨勢。而這種假定的進步式變化原則的真實性反過來可由17世紀哲學家和劇作家明顯優越於他們的古典前輩加以證明。當我們閱讀《進步的幻象》開始的傑出章節時,我們幾乎聽得到索雷爾的格格笑聲。他似乎在說,隨你擺出多少進步的「證據」,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始終存在:現代進步觀念的出現,不是對歷史狀況的總結性概括,而是17世紀某些法國知識分子力圖證明他們及其同輩在知識上優越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時所采取的某種修辭技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