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臨證歌訣

中醫內科臨證歌訣
定價:120
NT $ 104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醫歌訣精華叢書》中的一個分冊,共分三篇,上篇為傷寒歌訣;中篇為雜病歌訣;下篇為溫病歌訣。其中以雜病歌訣為主,傷寒次之,凡內科常用的方藥,均已選錄。由從事中醫臨床和教學的專家教授,從浩翰的古今醫藉中精心收集整理編撰成。文字十分簡煉,內容極其豐富,易于誦讀記憶。適于中醫院校學生和初學中醫者閱讀參考,亦為中醫愛好者的必備藏書。

醫儒同源,學理相通。在私塾蒙館里,《增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幼學瓊林》等,都是啟蒙教材,為過渡到讀《五經》、《四書》和作文打好基礎。

在中醫的啟蒙教育中,自明代以後,啟蒙讀物,不斷問世,已成系列。如明‧龔庭賢編撰的《四言藥性》,李時珍編撰的《瀕湖脈學》,清‧陳修園編撰的《醫學三字經》,吳謙等編撰的《心法要訣》系列。或諧音以成韻,駢四驪六,文采裴然;或修詞以達遠,朗朗驚耳,喜惠後學。因醫書浩瀚,縱皓首窮經,亦難詳熟,編成歌訣,即可約其繁博,更有助于記誦。

有鑒于此,本書從大內科的角度,將古今名醫編撰的優秀傳統教材,從理論到臨床,從診斷到治療,從藥物到方劑,從傷寒、雜病到溫病,全面收集,系統整理。集思廣益。由博返約,常事半而功倍;日積月累,熟記要訣,可得心應手。本書為《中醫歌詞精華叢收》第二分冊,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傷寒歌詞,中篇為雜病歌詞,下篇為溫病歌詞。其中以雜病歌詞為主,傷寒次之,凡內科臨床須知的病證方藥,均已選錄。為新生和了解原作者,並詳其特點,在歌詞原文之前,編撰“作者簡介”、“內容提要”,以資導讀。為了精簡篇幅,對疑難字句,一律不作注釋,必要時請讀者從《字典》中去查找音義。

本書很適合初學中醫者閱讀、熟練記誦,不但能了解中醫的理論概況,為進一步鑽研打好牢固的基礎;而且可掌握臨床的內科基本技能。為精通其技藝,提供一條可靠的捷徑,古往今來,多少名醫,循此入門而走上成才成名之路。
 

目錄

上篇 傷寒歌詞精華
一、《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
二、《傷寒百問歌》
三、《醫經小學‧傷寒四言訣與七言訣》
四、《何氏傷寒纂要‧傷寒證方歌訣與傷寒賦》
五、《醫學摘粹‧傷寒證方歌括》
六、《證治歌訣‧傷寒心法》
七、《醫方捷徑‧傷寒歌訣》
八、《程氏傷寒證方歌訣》
九、《醫學入門‧傷寒賦》
十、《醫學三信篇‧傷寒歌訣》
十一、《嚴氏傷寒歌訣》
中篇 雜病歌訣精華
一、《醫學三字經‧內科雜病》
二、《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
三、《醫學摘粹‧雜病證方歌訣》
四、《明醫指掌‧雜病歌訣》
五、《醫宗說約‧雜病歌訣》
六、《萬氏家傳保命歌括》
七、《醫學入門‧雜病分類歌訣》
八、《何氏歷代醫學叢書‧雜癥總訣》
九、《醫學實在易‧內科雜病辨治歌訣》
十、《證治歌訣‧雜病賦》
十一、《中醫精華淺說‧內科雜病證方歌訣》
十二、《程氏肝病證方歌訣》
下編 溫病歌訣精華
一、《溫病條辨證方歌訣》
二、《濕熱論歌括》
三、《醫學摘粹‧溫癥證方歌訣》
四、《證治歌訣‧溫病歌訣》
 

“精精于勤荒于嬉”,歷代名醫的成才,無不以勤奮為基石。勤包括眼勤、腦勤、口勤、手勤、腳勤。現從醫中文獻中略擇典型事例,簡述如下。

眼勤

眼勤就是要勤閱鑒。一要博覽群書,打好基礎。如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葛洪“廣覽群書、諸書百家之言,下至雜文,記誦萬卷”;錢乙“于書無不窺”。二要結合專業,常讀不轟。如曾世榮“業醫三十年,古今醫書讀之不轟”;李時珍“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目規”;明‧湯文“晝耕夜讀,手不釋卷,行田時倦則臥畦苦吟,或負擔展書頭誦之”;明‧陳實功還把勤閱覽列為醫家十要之首。

腦勤

腦勤就是要勤思考。學離不開思,勤思則通。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荀子說︰“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清‧程國彭說︰“思貴專一,學貴沉潛”,並認為勤思可“選詣于精微之域”,使“心如明鏡”“筆發春花”。學習如此,臨證更須多思。孫思貌說︰“要須臨事不惑,惟當審諦覃思”。“審諦覃思”,即仔細琢磨、深入分析之義。李東垣為了尋求防治“大頭瘟”的方藥,曾“廢寢食,循流討源,察標求本”。明‧陳時榮和汪昂也曾說過︰“遇有危疾,輒終夕沉思”,“未嘗不退而深思,求其必愈之計也”。

口勤

口勤,即勤提問。不懂就問,不恥下問,確是求知的有效途徑。《論語‧子張》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李梃說︰“稍有疑難,檢閱古今名家方書,以廣見聞,或就有德高明之士,委曲請問”。繆希雍說︰“人之才識,自非生知,必假問學,問學之益,廣博難量”。趙學敏為編撰《本草綱目拾遺》,曾向二百多人請教過。葉天士在10年內,先後拜師17人,多得高人指點。加之他博覽群書,臨證經驗豐富,所以後來成為溫病學的奠基人之一。

手勤

手勤就是要勤抄錄、勤編撰。抄錄可以加強記憶,還能為醫療、教學和科研積累資料。沈之問“苟得一言善法,即珍而筆之”。趙學敏“有得輒抄撮忘倦,老而靡倦”。唐慎微除自己“每于經史中得一方一論必錄之”,還發動就診的士人抄獻花。鮑相敖“因立願廣求,不遺余力,或見之于古今之載籍,或得之于戚友之傳聞,皆于錄之”。由于鮑氏薈萃甚豐,各門俱務,為他以後編撰《驗方新編》打下了良好基礎。危亦林編《世醫得效方》,依按古主參以家傳,朝夕弗怠,刻苦幾十稔,編次甫成。李時珍“歷編摩之志, 僭纂述之權,歲歷川稔,書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在編著過程中,必然會促使作者出閱讀,去思考,去采訪摘錄。編著本身確是一種精通學業的動力。

腳勤

腳勤,就是要勤臨證,勤實踐。勤臨證,既能使所學知識得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理解,又可用臨證中的病例來豐富和驗證中醫理論。危以林”弱冠而業醫“。葉天士”十四喪父,以學于父之門人,聞言即解,見出師上,遂有聞于時“。唐慎微”其于人不以貴賤,有所召必往,寒璁風雪不避也“。朱丹溪”四時以疾迎候者,無虛日,先生無不即往,雖風雨載途亦不為止“。其他如扁鵲”隨欲為變“,宋慈”洗冤澤物“,寵安時”群邸舍居“等,無不體現了古代醫家勤臨證、勤實踐的美德。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學苦練,是精通學業的必要條件,而勤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恆。《禮記‧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學醫者,只要鍥而不舍,即使天資平衡,最終也能精通歧黃之術,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肖國士
2003.10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