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中國卷)

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中國卷)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魯迅等/著
  • 編者: 格非 選/編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0641794
  • ISBN13:9787530641798
  • 裝訂:249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中國文學史上,古典小說雖也經歷過一次次的「出發」,甚至吸收了某些域外的敘事成果,但基本上在中國文史的內部艱難跋涉。中國小說規模最大的一次出發發生於約一百年前。「現代文學」的發生導致了中國小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某命性巨變。從小說觀念到語言;從文體、敘事視點、敘事人稱到修辭,每一個領域無不大大拓展,並最終形成的所謂現代與古典的清晰分界線。
我們希望這些「影響」了一個作家心靈成長的名篇,也能夠「影響」你,並滋養、喚醒你心靈中的經典情懷,故園之思。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說得好:「影響不創造任何東西,它只是喚醒。」確實,惟有當你的記憶、想像和沉睡的心被喚醒之后,你的閱讀才算真正開始……
 

目錄

世說新語(五則)
任氏傳
李娃傳
鶯鶯傳
錯斬崔寧
聊齋志異(三篇)
孔乙已
斷魂槍
一件喜事
桃園
柏子

鳩摩羅什
小二黑結婚
菉竹山房
后花園
金鎖記
大淖記事
錯誤
透明的紅蘿卜
 

在T.S.艾略特看來,如果將文學的實驗以及各種各樣的探索視為一次「出發」,那麼,這一旅程既意味着朝向陌生之地不斷開拓自己的疆界,意味着革命性的實踐和新的歷險;同時,它也可以被看成對起點的不斷回望。他預言說,我們所有探尋的終結,將來到我們最初的出發之地。卡彭鐵爾在臨終前留下的「回到種子」的神秘遺言,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他認為,拉丁美洲文學向西方文學不斷學習的旅程,實際上也是一條同歸種子的道路。
在中國文學史上,古典小說雖然也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出發,甚至也吸收了某些域外的敘事成果(如佛經故事),但基本上在中國文史框架的內部艱難跋涉。
小說的概念,中國與西方(現代與古代)完全不同,並不能與fiction,story或novel等量齊觀。從詞源學上來說,庄子、桓譚或班固所定義的文言小說,指的是街談巷議、殘叢
小語一類的瑣屑文類。到了明代的胡應麟,才把文言小說分為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辨訂、箴規等六種。后來的紀昀、魯迅、鄭振鐸等人或有增刪,但基本上沿襲了胡氏的框
架。而宋元以后的白話小說,特別是明清以后的長篇小說的繁盛構成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另一個源流。白話與文言小說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是否有共同的來源?這本身又是一個值得
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白話小說與文言小說都可追溯到《尚書》、《左傳》一類的史家作品,到了唐宋之際才開始分流,也有人力主經、史、子雜源說。到了近代的胡適、魯迅等人,則將白話小說單獨挑出來,認為白話小說與文言小說源頭並不一致,主要由唐宋之后興盛的說話、唱本等俗文學脫胎而來。
總體而言,中國古典小說的「源」,由經、史、子敘事的「流」匯聚而成,而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到俗講、唱本、說話等藝術形式極大的影響。各種不同的文類相對獨立,又彼此借用,為中國敘事留下了豐富、復雜的歷史遺產。這與西方小說大體由史詩(epic)至羅曼司(romance)至小說(novel)的較為清晰的發展脈絡迥然不同。
中國小說規模最大的一次出發發生於約一百年前。現代文學的發生導致了中國小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巨變。從小說觀念到語言;從文體、敘事視點、敘事人稱到修辭,每一個領域無不大大拓展,並最終形成了所謂現代與古典的清晰分界線。
現代小說革命固然受到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沖擊,受到西方小說敘事技法的重要影響,但同時,它也是對中國古典小說傳統的又一次再確認。這種再確認無疑是對中國傳統敘事資源一次整理、揚棄、擇取、借鑒的過程,一般來說,其痕跡並不難辨認:比如魯迅對於古代神話、廢名對於六朝散文和古代詩歌、張愛玲對於《紅樓夢》、沈從文對於唐宋傳奇、汪曾祺對於晚明小品的借鑒或改寫,但在所謂「現代性」話語的背景之中,這一過程的重要性往往被眾多文學史的研究者所忽略。
選編這本作品集,也給我個人回望中國小說敘事提供了一個契機。如果單單編選一部《中國小說讀本》,編選者就必須考慮到小說發展各個時期、各種不同文類、不同派別之間
的平衡。而側重於「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的這個要求,問題就會清晰、簡單得多,這也為本人的固陋或專斷提供了一個保護。
坦率地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的范圍內,我個人最喜愛的也許還算是明清之際的章回體長篇小說,特別是《紅樓夢》、《金瓶梅》、《水滸傳》、《鏡花緣》、《醒世姻緣傳》、《西游記》、《儒林外史》等犖犖大端,但限於篇幅,這些作品一概不能入選。我對宋元以后的白話短篇小說並無太大好感,所以大體還以文言小說為主。
就中國現代小說而論,在作家、流派、藝術表現方法諸方面極一時之盛,我個人也受益至多。因此,選人的作品在本集中占了相當分量。至於中國當代小說,雖去今不遠,但
成就巨大,佳作紛陳,令人眼花繚亂,一時難以取舍,僅依個人口味擇其一二而已。
接下來,我就簡單說一下編選這些作品的理由。
《世說新語》:魯迅先生曾認為它是中國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其實,敘事、抒情對后世的小說也影響甚大。言辭簡凈、清新,意蘊悠長,許多篇什膾炙人口。
《任氏傳》、《李娃傳》、《鶯鶯傳》:皆為唐傳奇之優秀作品,無論是其內容,還是故事格局、人物塑造,或足藝術表現手法,都對后世影響深遠。這類故事曾一再被改寫,亦影響到宋元以后的戲曲、甚至明清兩代長篇小說的創作。現代的沈從文自認為是從唐傳奇學會了寫小說。胡應麟認為,唐傳奇是中國文人有意識地進行小說創作的開端。
《錯斬崔寧》:宋人的白話小說。作者不可考。人物塑造(特別是人物對話)和情節鋪陳(特別是懸念設計)皆有可觀之處。
《聊齋志異》(三篇):中國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所記狐女,大都妍質清言,來去飄忽,風流放誕,嫣然百媚: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敘事鏤
裁至巧而若出自然,筆法則警露幽深而意含未盡,令人百讀不厭。
《孔乙己》:魯迅的小說,寫作過於用力。關於這一點,魯迅本人亦不否認。這也許造成了魯迅敘事上的某些瑕疵,但這也是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的關鍵所在。若以短篇小說所要求的純粹和完美而論,《孔乙己》無疑正是這樣的傑作。短短千余言,而人物感人至深。敘事自然流暢,特別重要的是他的語調,朴拙而悲憫,天然無雕飾,具有直抵人心的巨大感染力。
《斷魂槍》:老舍是長篇巨匠,偶寫短篇亦有大家風范。
《一件喜事》:我在給學生上課時,曾要求學生將《一件喜事》與蘇童的《妻妾成群》一起參讀。凌叔華語言不事誇飾,敘事不露聲色,作者的意思由孩子的目光、甚至是服飾器物的不經意描述而曲筆道出,饒有風致。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