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宗教信念:宗教哲學導論

理性與宗教信念:宗教哲學導論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麥克·彼得林:阿斯伯利學院哲學系教授、系主任。著有《上帝與惡之間問題導論》。 威廉·哈斯克:漢丁頓學院榮譽哲學教授,《信仰與哲學》雜志的編輯,《呈現出的自我》的作者。 布魯斯·萊欣巴赫:奧格斯堡學院哲學教授,著有《批判性思想導論》。

《理性與宗教信念——宗教哲學導論》現在已經發行了第三版。這本書探討了一些宗教哲學的恆久問題。作者們從古典及當代的討論出發,考察了宗教經驗、信仰與理性、有神論論證、惡的問題、改革宗認識論、神跡以及宗教語言。他們還涉及了流行教材中不常包括的一些主題,如過程有神論、宗教多元論、宗教與科學以及宗教與道德的關系等。
 

目錄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導論
第一章 沉思上帝:對終極實在的追尋
宗教的定義
什麽是宗教哲學
一神論的上帝
生命的宗教模糊性
本書要務
第二章 宗教經驗:與上帝相遇是什麽含義?
宗教經驗之種種
作為情感的宗教經驗
作為感性經驗的宗教經驗
宗教經驗:以宗教信念為根據所做的解釋
宗教經驗能使宗教信念成為正當嗎?
可信性原則
宗教經驗的多樣性
宗教經驗的多樣性
宗教經驗的一個共同內核嗎?
第三章 信仰與理性:它們有何關系?
可以信任理性嗎?
激進理性主義
信仰主義
批判的理性主義
第四章 上帝的屬性:上帝像什麽
完美與值得敬拜
必然的自足的
人格化的、自由創造者
全能、全知與完善
永恆的上帝——非時性的還是永存的
第五章 上帝存在的證明:上帝存在有證據嗎?
┅┅
第六章 認識上帝,無需證明:一神論需要根據嗎?
第七章 惡的問題:上帝存在的反例
第八章 上帝的行為:上帝如何與世界相關?
第九章 神跡:上帝干預世人事務嗎?
第十章 死後生命:有希望的理由嗎?
第十一章 宗教語言:我們如何能夠有意義地論述上帝?
第十二章 宗教與科學:相容還是不相容?
第十三章 宗教多樣性:我們如何能夠認識宗教間的差別?
第十四章 宗教倫理學:上帝與道德的關系
第十五章 繼續尋求:上帝與人類的探險
附錄 哲學與神學教義:哲學能闡明宗教信念嗎?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後記
 

宗教學,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近年來似乎正在成為「顯學」。在西方學術界,面對著伊斯蘭教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內的勃興,穆斯林和清真寺在西方許多城市中的涌現;面對著佛教和印度教乃至某些中國宗教不單在亞洲繼續存在,而且在西方擴大地盤的事實;面對著基督新教在中國和東亞、基督正教在俄國和東歐、基督公教和基督新教在亞非拉廣大地區迅速復興和發展的現狀;面對著形形色色的新興宗教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此消彼長的局面;面對著社會生活世俗化與宗教信仰多元化齊頭並進的形勢┅┅學者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與宗教相關的問題,不得不盡力采用多學科的方法(包括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經濟學、文化學、人類學、現象學、哲學等學科的方法),去研究宗教及與之相關的各種現象和關系,甚至不得不時時更新研究的方法、重新思考以往的結論。凡此種種,都使得宗教學不但在學生眾多的大學課堂上經久不衰,在種類繁多的學術會議上熱鬧興旺,在自成一類的學術出版中日益發達,而且在從上帝存在的證明這樣古老的傳統哲學問題,到新興宗教的作用這樣緊迫的當代社會問題上,在從精神生活的趨勢這樣普遍的社會人生問題,到宗教對話的基礎這樣現實的文明共處問題上,都繼續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因此之故,宗教學在西方,以130歲的高齡(就宗教科學言),甚至2 500歲的高齡(就宗教哲學言),而呈現出蓬勃生長的態勢。 在中國學術界,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各宗教的迅速復蘇和發展,對學者們的工作提出了紛繁多樣、層出不窮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提出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同步發展以適應宗教形勢和社會形勢的現實要求。而研究宗教的學者們盡管來自不同的領域,盡管面臨缺少資料、缺少資金、缺少語言訓練、缺少社會理解等等困難,仍然依靠自發自願的、艱苦卓絕的努力,繼承了前輩們中斷30年的宗教學術事業,使中國宗教學在短短20余年間,獲得了琳琅滿目的豐富成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展。現在,對於宗教學研究的迫切性、重要性,社會各界已有了越來越多的理解,一些政府機構和宗教團體,已經越來越重視宗教學的研究,不少社會科學院和高等院校,也越來越關心和支持這門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這種情況,作為中國宗教學界眾多學者20年努力的可喜結果,不但是中國學術全面發展之福,也是中國社會健康發展之福。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的宗教學發展還面臨一些具體而重大的困難。除了需要社會上下各界的進一步理解和思想解放,以便進一步消除研究禁區和填補研究空白之外,曾經夭折而新生不過20余年,因而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很弱小的中國宗教學最需要的,一是培養人才,二是積累資料。在前一方面,現在已有一些高校設立了宗教學系,更多的高校設立了名稱各異、側重不同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盡管這些機構在培養人才方面,總體上說還存在「倒金字塔」(即研究生多於本科生)或類似現象,但畢竟已在開始扭轉人才缺少的困境。在後一方面,現在國內在資料的翻譯引進方面依然十分零散,在發達國家宗教學百花齊放、分支細密、大師輩出、名作如林的狀況下,我們可以找到的資料更如一鱗半爪,少得可憐。這不但使研究者難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擴大視野,難以從前人的成果中吸取自己成長所需的養分,大大拖了現有研究工作的後腿,而且使有關專業的老師和學生難以得到教學所需的資料,難以了解基本的(更不必說最新的)學術進展情況,直接拖了人才培養工作的後腿。 有鑒於此,我們不憚能力薄弱,組織創設這套譯叢,希望得到學術界、教育界新老朋友、耆儒新秀們的參與和支持,一起來開始扭轉中國宗教學資料缺少的困境,一起來為中國宗教學的人才培養做一些資料積累的工作。在初創階段,為了適應我國宗教學需求的特點和我國宗教發展的特點,擬設立宗教學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規范性研究和對話性研究)、佛教研究和基督教研究三大系列;為了適應學術研究、教學參考和廣大讀者層次不同的需要,擬采取概論專著和經典名著兼收並容的方針。我相信,零散的力量若能相對集中,累積的效果必將十分可觀。我還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推進學術、造福社會的美好願望,讓我們共勉,把這願望變成行動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