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啟示錄

紅樓啟示錄
定價:105
NT $ 91
  • 作者:王蒙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199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8023059
  • ISBN13:9787108023056
  • 裝訂:平裝 / 26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次版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讀《紅樓夢》的札記式讀後感,也可以看做是——發生在一位杰出當代作家與一位偉大古代作家之間的心靈踫撞和傾心交談。

作為學者型的作家,王蒙對理解《紅樓夢》的寫作境界和藝術匠心有獨特的優勢,他的解讀獨具只眼、別有會心,集中了學者的睿智、作家的敏銳和才—子的妙悟,發人所未發,堪稱是曹雪芹的異代知己、《紅樓夢》的解味之人。本書出版後受到讀者和學術界極大的重視和歡迎,數年間連印七版。
 

目錄

前言
無盡意趣在“石頭” (代序)
一、《紅樓夢》的寫實與其他
寫實與夢幻
動人的石頭故事
“好了歌”一析
空空道人的批評
二、寶玉與黛玉的見面
文人與企業家“聯姻”
黛玉不也挺隨和嗎?
黛玉與寶玉的會見
《紅樓夢》里的愛情
三、回味起來仍然得意
陌生的眼楮
秦鐘與長篇小說的局部與整體
不平衡的“奇緣”
李嬤嬤論
關于“茗煙鬧書房”
張先生與秦可卿
小說的隨意性與規定性
王熙鳳的弄權及其他
賈寶玉也是“窩里橫”嗎?
秦鐘之死
大觀園的建設
元妃不贊成奢華糜費
富貴匆匆
四、關于賈寶玉
賈寶玉的一廂情願
養尊處優中的頹廢
憎道與正統
放松的日常生活描寫
嫉妒與人際關系
讖語、異兆、神秘
寶玉與黛玉的心
寶玉與黛玉的隔膜與差異
從《紅樓夢》的主線說起
酷似短篇小說的一節文字
來自本體的藝術啟悟
五、《紅樓夢》的語言與結構
《紅樓夢》的語言
結構與疏漏
大事件——寶玉挨打
再論賈寶玉
“挨打”後的升平景象與小說之道
拉贊助
這次鳳姐處理得真好
詩在“紅樓”
六、情與政
兩個聚焦點
大觀園的封閉與開放
在“體面”的外表下面
鳳姐的無頭無尾的故事
刁奴的嘴臉
鳳姐避讓探春
甄寶玉與“長廊效應”
賈寶玉的“痴狂”
賈寶玉的唯情主義
大觀園的“窩里斗”
薛寶釵的精明與節制
賈寶玉的生日與史湘雲的醉臥
“天機”及其泄露
芳官與芳官的稱謂
七、關于“紅樓二尤”
一個插曲與變奏
《紅樓夢》人物的性格與性格化手法
興兒也“演說榮國府”
尤二姐的厄運與王熙鳳
平兒扮演了什麼角色
八、《紅樓夢》的結構與賈府的末日
交錯纏繞的兩個主題
末日將到——搜檢大觀園
搜撿後的悲涼
她們為什麼願意當奴隸?
九、話說《紅樓夢》後四十回
以什麼為標準批評後四十國
怎樣才算“白茫茫大地真干淨”
接續、收攏與溫習
後四十回中的賈母
王熙鳳的“英雄本路”
掉包婚姻與黛玉之死
寶玉者寶玉也
後四十回缺少藝術靈氣
十、說不盡的話題——奇書《紅樓夢》
《紅樓夢》與密碼
《紅樓夢》的容量與特色
《紅樓夢》的兩個命題
附錄︰蘑菇、甄寶玉與“我”的探求時間是多重的嗎?
 

王蒙在一次電話中以他一貫的調侃自嘲口吻說︰請注意了,一顆紅學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原來他自己正在研究《紅樓夢》,已寫成好幾篇文章了。

隨即在《讀書》雜志上看到兩篇︰《蘑菇、甄寶玉與“我”的探求》、《時間是多重的嗎?》。展讀之余,真有炎炎日午而瑤琴一曲來薰風之感。這的確是新星,不是因撰之者新涉足這一領域,而是因文章確有新意,是以前研究者沒有寫出,讀者沒有想到,或可說雪芹也沒有意識到的。王蒙挖掘出來,給予細致的分析,並注入新的內容。其思想和筆調一樣,汪洋恣肆,奔騰紙上。

籠統地說別人都未見識到,未免大膽。我是紅學門外漢,極少閱讀研究著作,和人談論的機會也不多。不該妄言。還是只說自己為好。我從幼時讀有護花主人評的《石頭記》,常和兄弟比賽對回目,背詩詞,卻當有人來借《紅樓夢》時,答以沒有。因不知這一部書有兩個名字。後來知道了,便發議論說,還是“石頭記”這名字好。它點出了主人公的本來面目,包括降生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以前的履歷,“此系身前身後事”,而且這部書本身就是記在石頭上的。也許有人要考證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的大石頭,能記下多少文字。那就請便吧。王蒙也認為“石頭記”的書名好,可謂雖不英雄而所見略同。從石頭主人公,引出了一株草,引出了木石前盟的故事,使得寶黛的愛情更深摯更刻骨銘心。因為它是從前生帶來的,是今生裝不下的。套用“反面烏托邦”的說法,它是“反面宿命”的。深情與生俱來,卻沒有帶月下老人的紅線。石頭有玉的一面,家族與社會都承認這一面。玉是要金來配的,與草木無緣。木和石乃情之結,石和玉表現了自我的矛盾和掙扎,玉和金又是理之必然,糾纏錯結,形成紅樓大悲劇。曾見一些評論,斥木石金玉等奇說為敗筆,謂破壞了現實主義,實在不能同意。

關于絳珠仙草的想像,真是美妙極了。王蒙也是這樣看的。它生長三生石畔,餐飯都不離“情”,到人世的惟一目的便是還淚。脂硯齋有批雲︰“細思絳珠二字,豈非血淚乎?”從來多以花喻女子,用草喻女子的,除了這一株,一時還想不出別的來。花可見其色,即容顏,是外在的;草則見其態,即神韻,是內在的。這些比喻、想像和無稽之談大大豐富了小說之所以為小說的道理。

我曾把幻境部分挑出來讀,覺得特別有趣。只是第一百一十六回“得通靈幻境悟仙緣”中的描寫稍感凌亂。寶玉從此知道了眾姊妹的壽夭窮通,漸漸醒悟。使我聯想到有特異功能的不幸者,每日里見人的五髒六腑,未免煞風景。寶玉的參悟是生活使然。關于形而上的描寫,應是若有若無,朦朧不清,若真像得了求簽的結果似的,就索然無味了。

一切無稽之談都來自無稽崖下的一塊石頭。有這塊石頭在讀者心中坐鎮,知道它從來處來,往去處去,人世間萬種風光,不過轉瞬即逝,和沒有這塊石頭坐鎮,只有現實的描寫,給讀者的印象必然大不相同。前者從已知看未知,便有種種遺憾,種種悵惘,種種無可奈何;後者從未知看未知,可能會減少這種氣氛。當然書的成功在全部,不在這一局部,而石頭之作用不可忽視。我很重視它,為它爭“名”,卻從未想到它關系到一個至深的哲理問題︰“我是誰?”。

雪芹當時真想到這問題嗎?那真是“太抽象太超前了”。但小說的具體內容給了人發掘的依據。高興的是有人發掘了它。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