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追尋他的文化來源,由文字紀載以前至於邃古之初,時代愈悠遠,故事愈神秘,神秘至於不可再追尋的階段,便斷之以洪水。正如《創世記》所說,洪水滌盡人類的一切罪惡,也毀滅了遠古的一切文明。第四冰河時代之末,距今不過五萬多年,這次泛濫的洪水,誠然可由人類的祖先口說流傳,至於有史以后,予以文字的追記。巴比倫高僧Berosos遺書和印度的《摩奴法典》所傳述的洪水故事,都是這末留傳下來的。《尚書·堯典》所謂「湯湯洪水方割,浩浩懷山襄陵」,我認為,也該是第四冰河期所遺傳下來的一種極深刻的印象。「孔子刪《書》,斷自唐、虞」,正是古代史家尋不出我們民族文化來源和端倪,也不得不斷取洪水以為國史起點。
-
科舉史
$299 -
呂思勉講中國文化史
$365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3)
$244 -
武帝文教與史家筆法
$303 -
資治通鑒
$156 -
大明權宦劉瑾
$188 -
史記
$198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5)
$255 -
昭隆傳統之大美:中國文化如何成為全球治理的建構者
$459 -
中國回教史
$180 -
時空:史記的本紀表與書
$235 -
新政之後:員警、軍閥與文明進程中的成都(1895—1937)
$407 -
資治通鑒(第3版)
$251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4)
$255 -
聽吳晗講史系列叢書:歷史的鏡子
$235 -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
$363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
$281 -
故宮五十年
$303 -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全六冊)
$2,130 -
治大國:古代中國的正義兩難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