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的解構與重建︰對日本思想史的新詮釋

本體的解構與重建︰對日本思想史的新詮釋
定價:192
NT $ 167
 

內容簡介

本輯的主題在探索本體詮釋學在一個族群或一個傳統的思想與文化轉向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地位。這種轉向必須具有本體意識的結構和重構的兩個方面。本輯即是以《本人本的解構和重建》為題,由作者邀請與任命韓君組稿並擔任執行主編編輯形成。韓君與作者在第二屆國際道家會議上認識,當時曾與他進行了有益的學術交流。後來,作者又與他在東京相會,他對作者發展的本體詮釋學有深切的體會,作者對他進行日本近現代的學術和文化革新運動的研究也有興趣,尤其是看重他對日本在18世紀前半期到19世紀初期古學的興起及其影響的研究。此項研究日本學界也從無定讞之作,而韓君以其深厚的日文根底與豐富的中國古代與中世思想史的基礎深入到荻生徂徠、太宰春台和海保青陵的原著之中,並參考大量中日文獻,寫出了備受中日學界重視的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的博士論文,並于2003年首用中文在中國出書,在本輯的集文中,我們更進一步從日本古學的發生與中國先秦儒家與法家的發展方面分析與彰顯本體意典範的轉化、結構與重建同時在方法學與本體學上極大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地分析與彰顯了基于本體典範的詮釋與對新的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進行思想的整合和建立新的本體典範時代的重要性。在理論上,不但彰顯本體意識包含了一個“效果歷史”的重建,也彰明理解與詮釋是重建社會價值和規範的重要途徑。然而,我又指出本體的意義不限制于“效果歷史”之中,它具有深刻的本體論、知識論和價值哲學的含義。對于此點,作者在本輯特別著文予以說明和論述。
 

目錄

序一
序二 本體的解構與重建
上編 近世‧近代
本體詮釋學的本體結構與詮釋結構︰兼論當代中國哲學的詮釋思維結構 後現代性(解構本體)與後後現代性(重構本體)
本體詮釋與創造歷史︰兼論日本近代思想的內部變革
本體詮釋學視野中的日本現代哲學史
林羅山的孫吳兵法觀
——從與朱熹及南宋事功派相比較的觀點出發
中江藤樹與“孝”的思想
熊澤蕃山的“時處位”思想
從善的確立形態看伊藤仁齋的“道”
徂徠學中“道”的形態
太宰春台的“人情物理”論與法學哲學的展開
海保青陵與日本近世新法家
徂徠學與儒法治世觀
日本近代史觀對“仁”的次位安置
下篇 現代‧後現代
論“京都支那學”的開創者
——狩野直喜的思想與性格
“場所”︰來自根本處的思索
西谷啟治的“退步”思想
——通過“虛無”至“絕對的此岸”
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
後現代語境中“思想性話語歷史的固有秩序”
——柄谷行人的書寫語言批判的思想性
附錄 作(譯)者簡介
 

本輯的主題在探索本體詮釋學在一個族群或一個傳統的思想與文化轉向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地位。這種轉向必須具有本體意識的結構與重建的兩個方面。近年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韓東育博士從日本明治維新前的思想轉向,說明日本的現代化是日本前現代的新法家的產物。本輯即是以《本體的解構與重建》為題,由我邀請與任命韓君組稿並擔任執行主編編輯形成。韓君與我在第二屆國際道家會議上認識,當時曾與他進行了有益的學術交流。後來,我又與他在東京相會,他對我發展的本體詮釋學有深切的體會,我對他進行日本近現代的學術與文化革新運動的研究也有興趣,尤其看重他對日本在18世紀前半期到19世紀初期古學的興起及其影響的研究。此項研究在日本學界也從無定讞之作,而韓君以其深厚的日文根底與豐富的中國古代與中世思想史的基礎深入到荻生徂徠、太宰春台與海保青陵的原著之中,並參考大量中日文獻,寫出了備受中日學界重視的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的博士論文,並于2003年首用中文在中國出書(中華書局“中華史學文庫”)。在本輯的集文中,我們更進一步從日本古學的發生與中國先秦儒家與法家的發展方面分析與彰顯本體意識典範的轉化、結構與重建同時在方法學與本體學上極大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地分析與彰顯了基于本體典範的詮釋與對新的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進行思想的整合與建立新的本體典範時代的重要性。在理論上,不但彰明本體意識包含了一個“效果歷史”的重建,也彰明理解與詮釋是重建社會價值與規範的重要途徑。然而,我又指出本體的意義不限制于“效果歷史”之中,它具有深刻的本體論、知識論和價值哲學的含義。對于此點,我在本輯特別著文予以說明與論述。為了簡要地說明本輯的主題,我與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楊宏聲副研究員進行了本體詮釋學視野中的日本現代哲學史的探討。我們當記取“它山之石,可以為錯”的古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