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上冊)

羅馬帝國衰亡史(上冊)
定價:270
NT $ 270
 

內容簡介

英國歷史家愛德華·吉本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全書出版至今已逾二百 年。我國出版界傳出它的一卷節編本中譯本問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

愛德華·吉本出身於一個擁有大地產的資產階級家族。據他追記,其家 族在 14 世紀時開始擁有土地。到 16 世紀後期,其遠祖已獲得縞紳的稱號。當時風氣,農村殷實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習商。這個家族已有幾代人 到倫敦從事商業活動,並出現過一位周游西歐並遠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 祖父愛德華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於一次船只失事而破產,但他東山再起,又復積資十萬英鎊。吉本的父親亦名愛德華,曾就讀於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為托利黨人,擁有縞紳稱號,一度擔任倫敦城的區長,並曾當選英國議會下院議員。吉本的母親朱迪思·波頓為倫敦商人之女。吉本於1737年出生 於倫敦附近的帕特尼鎮,是父母的長子。他後來在回憶錄中頗以其出身門第 而自豪:「我出生於一個自由而文明的國家,一個科學和哲學的時代,一個 門第榮耀、家資富有的家庭。」

吉本幼年身體孱弱多病,母親連生多胎,無力照管,幸賴姨母凱塞琳·波 頓悉心看護,幾次轉危為安。他所受的初級教育很不完整,時常因病中斷,10 歲喪母後,又一度輟學,幸賴他生性好學,又得姨母輔導,讀了許多古希臘羅馬的人物傳記,啟發了對古典時期歷史的興趣。在入大學之前,他對希 臘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礎。1752 年吉本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當時只有 15 歲。他對世界歷史懷有很濃的興趣,從古代而及於近代,幾乎盡讀所能得到的關於阿拉伯、波 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閱讀的書單中也列入了中國史籍。可是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學院生活使他失去學習興趣。他更換了一位導師,這是 一位「只記得薪俸,不記得職守」的人,對學生既不指導,也乏管理,雖同 住一院,卻只見過一面,儼然路人。吉本深感無聊,稱這段日子為修道院生 活,時常離校出游,學院也不加約束。他自幼即對宗教爭論感興趣,惑於天 主教義的姑母對他也有所影響,牛津的沉悶氣息並不能為他解疑釋惑。相 反,他認為大學要求學生對三十九信條表示信奉之舉是「裝樣子多於誦讀, 誦讀多於信奉」。在彷徨苦悶之中,他接受了化體說,改信了天主教。當時 他還自認是受良心驅使,但多年以後自己承認當時過於幼稚,致為詭辯所惑。的確,他這時才16歲。
 

目錄

引言
兩安東尼治下的黃金時代
前言
第一章 羅馬帝國的疆域和概況
第二章 羅馬帝國的團結和國內的繁榮。行省和紀念碑。農業的進步。
第三章 羅馬帝國的體制。帝國體系的概況。
對舊政權的挑戰
第四章 康茂德的統治
軍事寡頭政治的形成和東方文化的流入
第五章 禁衛軍出賣帝國。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的興起。
第六章 塞維魯王朝。卡拉卡和格塔。埃拉伽巴盧斯。亞歷山大·塞維魯。婦女對朝政影響的增長。
帝國的瓦解
第七章 出身野蠻人的皇帝。戈狄安一世至三世。阿拉伯人菲利普。
第十章 瓦勒良和伽利埃斯統治時期的種種不幸。哥特人的入侵,波斯人對亞美尼亞的進犯和瓦勒良的被俘。
形勢逆轉
第十一章 芝諾比婭和帕爾米拉王國,奧勒良的祝捷盛典和死亡。
新帝制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生的統治和他的三共治者。他的祝捷大會和新秩序,宮廷禮儀的發展。戴克里先的退位和死亡。藝術的衰落。
第十四章 君士坦丁在羅馬。他的司法改革。
基督教的興起
第十五章 基督教成長的五大原因,適宜於它迅速發展的條件。原始基督教徒的人數和處境。
第十六章 羅馬政府對基督教徒的行為。羅馬皇帝們的態度。西普里安殉教始末,隨時變換的迫害政策。戴克里先及其繼承人治下的教會。伽勒里烏斯的寬容敕令。
向東推進
第十七章 新羅馬。君士坦丁堡的興建及其落成。新型政府的職權划分。警察國家的開端。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其人。他的家庭。他的死。在沙普爾二世統治下波斯的崛起。
第十九章 尤利安的興起。他在高盧地區的行政措施。他對巴黎城的熱愛。
對基督的承認和異端的出現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大帝改變信仰。他對基督教表示寬容的敕令。他見到上帝顯靈以及他的洗禮。基督教法定地位的確立。宗教勢力和世俗力量的划分。
第二十一章 阿里烏斯教派。尼西亞會議和聖父聖子同體論。有關皇帝與阿里烏斯派的論爭。阿塔納西烏斯的為人及其坎坷經歷。阿爾勒會議和米蘭會議。基督教各派概況。
異教的反改革斗爭
第二十二章 尤利安的繼位。他的人品。
第二十三章 尤利安的宗教信仰。他的狂熱。他對異教的復興及改革。他對猶太人的態度。他對基督教徒的壓迫。神廟及神聖的月桂樹林,聖喬治。尤利安和阿塔納西烏斯。
第二十四章 約維安的當選。尤利安之死及其反向。
基督教的再度受寵
第二十五章 約維安統治天下的基督教徒
第二十七章 米蘭大主教安布羅斯。提奧多西的功與過。安條克的叛亂和塞薩洛尼卡的大屠殺。提奧多西的悔罪。瓦倫提尼安其人及其死亡。提奧多西之死。
第二十八章 異教的了結。塞拉皮斯神廟的被毀。對異教儀式的查禁。對基督教殉教者的崇拜和多神教活動復興。
 

英國歷史家愛德華·吉本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全書出版至今已逾二百 年。我國出版界傳出它的一卷節編本中譯本問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

愛德華·吉本出身於一個擁有大地產的資產階級家族。據他追記,其家 族在 14 世紀時開始擁有土地。到 16 世紀後期,其遠祖已獲得縞紳的稱號。當時風氣,農村殷實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習商。這個家族已有幾代人 到倫敦從事商業活動,並出現過一位周游西歐並遠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 祖父愛德華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於一次船只失事而破產,但他東山再起,又復積資十萬英鎊。吉本的父親亦名愛德華,曾就讀於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為托利黨人,擁有縞紳稱號,一度擔任倫敦城的區長,並曾當選英國議會下院議員。吉本的母親朱迪思·波頓為倫敦商人之女。吉本於1737年出生 於倫敦附近的帕特尼鎮,是父母的長子。他後來在回憶錄中頗以其出身門第 而自豪:「我出生於一個自由而文明的國家,一個科學和哲學的時代,一個 門第榮耀、家資富有的家庭。」

吉本幼年身體孱弱多病,母親連生多胎,無力照管,幸賴姨母凱塞琳·波 頓悉心看護,幾次轉危為安。他所受的初級教育很不完整,時常因病中斷,10 歲喪母後,又一度輟學,幸賴他生性好學,又得姨母輔導,讀了許多古希臘羅馬的人物傳記,啟發了對古典時期歷史的興趣。在入大學之前,他對希 臘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礎。

1752 年吉本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當時只有 15 歲。他對世界歷史懷有很濃的興趣,從古代而及於近代,幾乎盡讀所能得到的關於阿拉伯、波 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閱讀的書單中也列入了中國史籍。可是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學院生活使他失去學習興趣。他更換了一位導師,這是 一位「只記得薪俸,不記得職守」的人,對學生既不指導,也乏管理,雖同 住一院,卻只見過一面,儼然路人。吉本深感無聊,稱這段日子為修道院生 活,時常離校出游,學院也不加約束。他自幼即對宗教爭論感興趣,惑於天 主教義的姑母對他也有所影響,牛津的沉悶氣息並不能為他解疑釋惑。相 反,他認為大學要求學生對三十九信條表示信奉之舉是「裝樣子多於誦讀, 誦讀多於信奉」。在彷徨苦悶之中,他接受了化體說,改信了天主教。當時 他還自認是受良心驅使,但多年以後自己承認當時過於幼稚,致為詭辯所惑。的確,他這時才16歲。

父親老愛德華得知此事,既驚且痛,向校方舉發。學校雖能寬容吉本的懶散,卻不能容忍他的改宗,吉本從此離開了牛津大學。父親為了補救,重新擬訂教育計划,把兒子送到瑞士洛桑去讀書。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