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產”(producing)的關注,源自馬克思主義傳統,正是在生產環節,馬克思發現了資本增殖的秘密。馬克思之後,“生產”獲得更豐富的內涵︰文化領域是知識生產,精神領域是欲望生產,政治領域是權力生產,社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生產機器——而所謂“消費社會”不過是它的一個反諷性注釋。“生產”,成為診斷當代社會的關鍵詞。
另一方面,”生產”這個詞對于今日中國人而言似乎別具意味︰我們曾經身陷“生產”之籠,如今,我們期待這個迷失在歷史深處的詞語重新獲得活力。當然,詞語自有其命運,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是邀請。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生產”的內在語義,就是生成,流變,活力,它符合當代知識分子的氣質︰永不停息地思考和批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生產”是批判和思想的基本特征。
-
大眾的反叛
$256 -
基於雲計算的數字圖書館信息共享管理
$198 -
安檢概論
$240 -
核心社會學思想家(第3版)
$877 -
經濟與社會(共三卷)
$668 ~ 1,071 -
中國現代政治學經典:張奚若文集
$512 -
「三大變革」引領世界經濟新周期之變(英文版)
$365 -
每天一堂人文常識課
$208 -
資本主義的未來
$322 -
貨幣哲學
$465 -
布爾迪厄文化再生產理論導論
$412 -
柏拉圖早期對話中的探究結構
$322 -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創新研究
$298 -
讀書民刊漫記
$208 -
《新周刊》2018年度佳作·越過山丘,與命運和解
$298 -
高能政務:政務新媒體高效運營指南
$299 -
士者弘毅
$256 -
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與現代圖書館管理
$407 -
安全管理中的未遂事件研究
$360 -
安全系統學導論
$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