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自改革開放以來,書法熱迭起,學習書法者遍及華夏,尤其是老年人的書法熱,更是喜人,這足以說明書法藝術是很深入人心的。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不但不會消亡,反而會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更加受人們的喜愛。
作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即從事書法教學工作。從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學好行書是最難的一關學行書必先學習『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的『兩序』即《蘭亭序》和《聖教序》。唐代大書法家馮承素響拓本《蘭亭序》屬于墨跡本,摹仿得很逼真,歷稱『略遜原跡一籌』。可是此奉一直藏于皇宮內府,一般人是很難見到的。所以自唐以來,都是學的定武本《蘭亭序》,現代人有幸能學習影印馮摹本。
大多數學習《蘭亭序》者,只注意到臨摹其字形,很少注意到其筆法、筆勢、筆意在書法藝術中的重要意義,以至于難以脫俗。正如宋代大書法家黃山谷所指出的︰世人學盡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謂有洛下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烏絲欄是蘭亭序的別稱)。因其難度很大,需要花大力氣去探究其中的奧妙。為了使初學者學習方便,故將其字放大,逐字在每個筆畫內,用白線畫出行筆路線,筆畫外用虛線描繪出筆畫之間的行筆路線(即所謂的字外筆)。
為使初學者對『筆勢』有正確的認識,作者臨馮摹本《蘭亭序》,以供初學者參考。其用意是幫助初學者理解筆勢。比如,該帖第一行的『九』字,原帖的撇向左下方沖力很強,所以第二行的『稽』字右下角的『日』即向左偏移。現將其撇改寫成曲線。以減少其向左下方的沖力。在書寫第二行『稽』字時,其右下角的日字,就不必要再向左偏移了。其第九行的『俯』、『察』二字,增加其向左之勢後,第十行的『足』字,就不必要再拖長那個『尾巴』啦。
-
田雪松硬筆字帖:現代漢語3500字(行書)
$94 -
零基礎日語入門臨摹字帖
$192 -
筆畫與偏旁描紅字帖
$63 -
王正良解密硬筆行書
$183 -
手把手教歐體楷書·百家姓
$125 -
廣藝舟雙楫
$219 -
經典集字毛筆字帖:曹全碑隸書基礎入門
$167 -
田英章田雪松硬筆字帖經典永流傳:納蘭性德
$94 -
字間花開:零基礎寫一手漂亮花體字
$312 -
詩經:楷書
$94 -
增廣賢文:楷書
$94 -
啟功給青少年的十三堂書法課(青少年藝術素養書系)
$188 -
清·笪重光《書筏》解析與圖文互證
$209 -
田英章田雪松硬筆字帖經典永流傳:林徽因
$94 -
鄧散木圖解續書譜
$312 -
《莊子》典句.楷書
$94 -
翰墨精解:張猛龍碑
$146 -
翰墨精解:柳公權玄秘塔碑
$146 -
田英章田雪松硬筆字帖經典永流傳:倉央嘉措
$94 -
翰墨精解:王羲之蘭亭序
$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