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美學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的「美學與文化:東方與西方」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韓國、印度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參加了這次盛會。20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曾出現了規模空前的美學熱,反映出中國民眾追求美的極大熱情,成為改革開放時期思想轉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入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初,民眾的興趣從美學轉向更寬廣的領域。九十年代後期的世紀之交,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中國,又有越來越多的人重新關注美學,並把美學研究和文化研究有機地結為一體。美學的復興和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
      東西方美學的交流:中西美學究竟是對立還是互補,是各自獨立發展還是不斷相互影響,是這次會議探討的焦點之一。與會者認為:美學存在於社會和文化之中,一個民族的美學有自己的民族特性,美學沒有普遍的標准。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美學之間,存在著一種對話的關系,在對話的基礎上存在著一種共同的美學發展。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套用西方的概念來研究中國的美學和要完全擺脫西方的影響都是片面的,折中的做法是一方面努力尋求中國美學自身的特點,一方面也借鑒、吸收西方哲學、美學的一些觀念、方法來研究中國美學,這是比較可取的一種方法。
      不同民族和文化間的美學對話對於美學的發展極其重要。20世紀以來,西方一些大思想家如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德里達等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關注過中國哲學,或受過中國哲學的影響。而中國哲學美學接受了西方哲學美學的影響,也經歷了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過程。九十年代以來,在借鑒當代西方美學和繼承中國傳統美學的雙重影響下,中國美學開拓了新的思路和途徑。中國與國外的美學對話也從接受西方經典發展到與當代國外美學的直接對話。
      傳統東方美學的現代意義:與會者認為,中國傳統美學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充滿東方智慧的理論,有許多極深刻的理論,至今仍然具有充分的價值。中國傳統美學的某些思想具有現代意味。在人類跨入21世紀的時候,人類文明的危機越來越嚴重,這種危機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失去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失去平衡。中國傳統美學的最高層面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它引導人們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去追求更高、更深、更遠的東西,這對於當代人類社會從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中國傳統美學所強調的人與自然的平衡,突出以人為本,這一美學精神對當代生態倫理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現代美學」應當是站在21世紀的高度吞吐東西方文化的全部精華所建立起來的具有國際性的學科。不研究中國傳統美學,將難以建設現代美學。
      在新的世紀,美學的對話與交流將會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促進美學的共同發展。
      
    
    
  - 
				
					  藝術與科學$322
- 
				
					  大衛$521
- 
				
					  超越美學的美學$251
- 
				
					  人人都該懂的美學$286
- 
				
					  觀·物:哲學與藝術中的視覺問題$256
- 
				
					  貢布里希視覺藝術觀念研究$459
- 
				
					  包豪斯悖論:先鋒派的臨界點$465
- 
				
					  高等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十三五」案例式規劃教材:設計色彩$299
- 
				
					  失敗者$773
- 
				
					  藝考一點通:藝術類專業考生實戰指南$360
- 
				
					  朱光潛:談美書簡$219
- 
				
					  走進倫敦設計博物館:解密設計經典$407
- 
				
					  如何看懂藝術(共2冊)$783
- 
				
					  亞洲藝術的魂$370
- 
				
					  認知與視覺藝術:英漢對照$219
- 
				
					  第一堂課: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國美術史$512
- 
				
					  色彩與設計$294
- 
				
					  現代藝術設計多元化研究$188
- 
				
					  《美術博覽》叢書2019年(總第43輯):界外藝術--純粹表達隱射下的不可知$198
- 
				
					  普及美學原理$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