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研究資料

張煒研究資料
定價:192
NT $ 167
 

內容簡介

發端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中國新時期文學至今已走過了近三十個年頭,在這三十年里,中國當代文學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大批優秀的作家、作品支撐起了中國文學新的天空,中國文學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學的潮流並迎來了它最為輝煌的發展時期。

「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匯編」(乙種)匯編了中國新時期代表性作家的個人研究資料,全面梳理、呈現和總結中國新時期文學的研究歷史和研究脈絡,旨在全面系統地展示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的成就和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的現有水平,為全面客觀地評價和認識中國新時期文學提供科學的參照和理論的依據。本書為該套書中的一本,闡述了張煒的生平及創作自述,並收錄多篇評論家對於他的研究資料,同時以附錄方式展現相關研究成果的整體索引。

張煒是一個保持了神話般創造力、並創造了自己的神話世界的作家。我們在閱讀其作品時,往往被他營造的氛圍所籠罩,在其獨有的語境下,會不知不覺步入他的世界。在神秘莫測、光怪陸離、如真似幻之中,無論上演什麽樣的戲劇,是喜是悲,是庄嚴還是詼諧,你都會覺得合情合理。

本書為「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匯編」中的一本,集結了關於張煒的生平及創作感悟的文章,同時還收錄了文學評論家對於他的最優秀的研究文章。全書集資料的系統性、學術的科學性、觀點的多元性、篩選的權威性於一體,全面展現了張煒的創作思路及敘事風格,可作為高等院校圖書館值得珍藏的大型書籍,也是現當代文學研究者、文科教師、在校學生、社科院、作家協會、現當代文學學會等不可或缺的最有價值最有權威的參考資料。
 

目錄

生平與創作自述
答《青年作家》
為了葡萄園的明天
蘆青河之歌
一輩子的尋找
關於《九月寓言》答記者問
童年三憶
寫作《柏慧》、《家族》隨感——長篇小說創作札記
昨日里程——張煒訪談
龍口訪談
由世紀末中國文學潮流說起
做什麽不做什麽
《柏慧》與《蘑菇七種》
我跋涉的莽野——我的文學與故地的關系
世界與你的角落——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
研究資料
獨特性:葡萄園里的「哈姆雷特」——關於農村題材創作的一封信
詩化和深化了的憤怒:——評《秋天的憤怒》
他在默默地挖掘——關於張煒和他的小說
人的覺醒與反封建主題的推衍——《葬禮》《思索》《憤怒》比較談
從希望之歌到憂患之歌——張煒創作發展的一個脈絡
古老土地上的痛苦選擇——論張煒《古船》的文化意蘊
思想的雕像:論《古船》的主題結構
俯瞰和參與——《古船》和《浮躁》比較觀
悲憫與慨嘆——重讀《古船》與初讀《九月寓言》
還原與激情——讀張煒的《九月寓言》
「意識形態」與「大地」的二元轉化——略說張煒的《古船》和《九月寓言》
論張煒創作中的鄉土「情結」及詩性回歸
大地烏托邦的守望者——從《柏慧》看張煒的藝術理想
面對苦難的現身說法——論張煒的三部長篇小說
張煒小說的價值取向
兩個俗物,一對雅人 王朔 賈平凹 張承志 張煒合論
《柏慧》:當代知識分子的處境與選擇
王蒙、張煒們的文體革命
歷史的堅冷岩壁和它燃燒著激情的回聲——讀張煒的《家族》
生命與理性之間——關於人文精神討論之我見
對自然的歌唱與冥想——論張煒散文
形而上悲愴與文化操守——從張煒小說看小說作為一種精神形式的價值
靈魂搏斗的拋物線——張煒小說的編年史研究
弒父的恐懼與家族血脈的糾結——張煒小說敘境的存在性悖論
否定中的潰退與背離:八十年代精神之一種嬗變
守望中的自我確認——張煒小說論
另一種浮躁——從《能不憶蜀葵》略談張煒的小說寫作
張煒的精神立場及其呈現方式——以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為例
張煒的詩、音樂和神話
欲望:時代與人性的另一面——試論張煒小說中的惡魔性因素
穿越當代「經典」——《心靈史》和《九月寓言》局限評述
展現生命詩意和大地浪漫的文學——關於張煒創作的回眸與述評
附錄
作品年表
研究資料索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