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西方哲學史

牛津西方哲學史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牛津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具有權威性和綜合性的單卷本哲學史,充分體現了牛津版思想史著作的特點。該書包括古代哲學、中世紀哲學、從笛卡兒到康德的近代哲學、康德之後的歐洲大陸哲學、從密爾到維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學以及西方政治哲學。其作者皆為一流的哲學史家,以清晰精練的文筆,深入淺出地勾勒了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學的歷程和重要思想。與充斥著“柏拉圖說……”、“康德說……”的常見敘事方式不同,本書著重嚴格而清晰的分析,對厭倦了教科書式的表述方式的讀者來說是相當有益的讀物。無論是對思想史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還是專業學者,都會從中汲取到知識和靈感。
 

目錄

地圖列表
第一章 古代哲學
開端
受神靈啟示的思想家
智者運動
神聖的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的綜合?
斯多亞派、伊壁鳩魯主義者與漫游的賢哲
從懷疑到教條
異教的潛在價值
第二章 中世紀哲學
希臘哲學的影響
奧古斯丁
波愛修
偽狄奧尼西與約翰‧司各特‧愛留根納
坎特伯雷的安瑟爾謨
十二世紀
奧古斯丁主義的學說綜合體
托馬斯‧阿奎那
波納文圖拉
共相、個體化、統一與區分
阿維森納的影響
約翰‧鄧斯‧司各特
奧卡姆的威廉
超越亞里士多德
第三章 從笛卡兒到康德
笛卡兒
洛克與天賦觀念
巴克萊與抽象概念
斯賓諾莎與一元論
萊布尼茨與邏輯
休謨
康德的批判事業
第四章 大陸哲學︰從費希特到薩特
費希特
謝林與席勒
黑格爾
馬克思
叔本華
尼采
克爾愷郭爾
柏格森
克羅齊
布倫坦諾
胡塞爾與狄爾泰
海德格爾
薩特
第五章 從密爾到維特根斯坦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的經驗主義
弗雷格與數理邏輯
弗雷格的邏輯哲學
弗雷格的數學哲學
羅素悖論與類型論
語言分析
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
維也納學派
後期維特根斯坦
第六章 政治哲學
導論
希臘與羅馬
中世紀
早期近代世界
十八世紀
十九世紀
二十世紀
結束語
編後記
大事年表
閱讀書目
索引
譯後記
 

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邀請,我與該社李艷輝女士一起策劃了這套“國外經典哲學教材譯叢”,覆蓋哲學的各主要學科,按最初的設想,每一門學科選一本比較權威的教科書,同時選一本相應的經典文獻讀本,其主要意圖是︰讓國內讀者知道歐美大學究竟是怎麼教哲學的,講授什麼樣的內容,是怎麼講授的,教科書如何編撰,等等,以此為國內的哲學教學提供某種參考、借鑒。

從詞源上說,哲學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即“愛智慧”,它意味著“對智慧的真誠熱愛、忘我追求和批判性反省”,因此被稱為“智慧之學”。但我認為,國內先前的(也許包括當前的?)哲學教育偏離這一傳統甚遠,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對哲學知識的傳授上,把哲學當作了某種知識體系、某種命題系統、某種智慧形態,哲學教育變成了上課講條條、听課記條條、考試背條條這一習慣的周而復始,從中學到大學、一直到研究生階段不斷地循環往復,造成了學生對哲學課的某種反感甚至是厭煩,在一門號稱“愛智慧”的學科中,他們卻感受不到多少智慧的撞擊以及由此撞擊出的智慧火花。因此,國內的哲學教育有必要改革,我個人認為,其改革的目標就是回歸到哲學的愛智慧傳統,教學的重點不是傳授某種固定的哲學知識形態,而是培養學生對哲學智慧的強烈好奇心和興趣,以及傳授追求、探索這種智慧的方法、途徑和能力。具體來說,回歸哲學的愛智慧傳統包括以下做法︰

第一,回歸重要的哲學問題。

例如,是否存在一個獨立于我們的心靈、並且成為我們的認識對象的外部世界?如果有,我們能否認識它?如何去認識它?其途徑、過程、程序、方法、準則是什麼?什麼是真理?我們能否達到真理?區別真理與謬誤的標準和途徑是什麼?語言在人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有何種地位和作用?語言、思想與實在之間是什麼關系?我的心靈與我的肉體是什麼關系?除我自己的心靈外,還存在他人的心靈嗎?我們如何證明它們的存在或不存在?在人死後有所謂的靈魂世界嗎?死亡對人生意味著什麼?究竟有沒有上帝?信仰或不信仰上帝的理由和根據是什麼?是一切都被必然性決定,還是存在人的自由意志,因而人可以自由選擇、連帶地也要負道德責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區別善惡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是公平、正義、自由?不平等和非正義現象有哪些根源?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什麼是崇高?如何區分和鑒別美與丑?如此等等。這些問題是終極性的,每個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都會以某種方式遇到,並且也會以某種方式作出解答,在這個意義上,每一個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哲學家。職業哲學家們則對上述問題提出有條理的、系統的回答,形成了形而上學、認識論、邏輯學、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宗教哲學、倫理學、社會政治哲學、美學等眾多的哲學分支學科。

第二,回歸嚴格的哲學論證。

自然科學方面的爭議與分歧,最終可以通過訴諸外部對象和外部世界,憑借觀察、實驗、證實、證偽等手段來解決。而哲學方面的爭議和分歧無法訴諸外在世界,沒有最終的上訴法庭,哲學命題因此沒有真(truth)、假(falsehood)之分,只有“有道理”(reasonable)與“沒道理”(unreasonable)、“可接受或不可接受”(acceptable or unacceptable)以及相應的程度區分。也就是說,檢驗哲學命題或哲學學說的唯一手段就是邏輯手段,就是看一個哲學命題是否受到了很好的支持與論證,是否被置于與其他哲學命題的邏輯關系中,是否被整合到某種更大的知識架構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論證是哲學活動的本性,哲學不僅僅是陳述你的觀點,而且還要用論證對你的觀點提供支持,並且對可能出現的異議進行反駁;對于哲學來說,論證的過程甚至比論證的結論更重要,這是因為;對于主張者來說,論證把一個思想置于與其他思想的邏輯聯系之中,或者從該思想演繹出某些進一步的結論,這一過程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思想引向深刻、細致、全面和正確;對于接受方來說,論證使某個思想具有了可交流性、可理解性和可批判性,從而使他能夠進入對方的思想世界,並與對方進行理性的溝通和對話。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