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十講:一個值得反思的王朝

宋朝十講:一個值得反思的王朝
定價:173
NT $ 151
  • 作者:@鄭岩 @編/著
  •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995560
  • ISBN13:9787806995563
  • 裝訂:308頁 / 22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宋朝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重要王朝,經歷了北宋、南宋兩個階段,歷時共320年(公元960年—直279年),北宋(960-1127)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1127-1279)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宋朝的疆域比較小,同宋朝並立的較大的政權,先后有契丹(遼)、夏(西夏)、金、蒙古(元)等。

對於宋朝在中國古代史和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歷來有不同認識。有的人認為,宋朝雖不能說是盛世,但其社會是繼續發展的。有的人認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高峰在宋朝,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承上啟下的轉折時期。還有的人認為,宋朝政策因循保守,社會相對封閉,沒有多大作為。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漢、唐、明、清確乎是很強盛的四個王朝。在漢、唐發展的基礎上,宋朝社會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都有新的發展,而且在許多方面是空前的;宋朝在政治制度上「以唐為鑒」、「守內虛外」、 「強干弱枝」,不僅有其特色,而且較之唐代有所發展。

比如,強化以皇權為中心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極力分化宰相事權;加強對官員的管理和控制,建立了更為完善的科舉考試制度、官員銓選制度、考核制度和退休制度,以及對地方官的監察制度等;比較有效地防止了文臣、武將、后妃、外戚、宗室、宦官擅權專政;貫徹「誓不殺士大夫」的傳統政策,在政治上對儒士較為寬舒。

文官的政治與矛盾的王朝

宋朝疆域較小、邊事多、國力不強、相對封閉,在這些方面是比不上漢、唐、明、清的。人們一提到宋朝, 「積貧積弱」、 「弱宋」等名詞幾乎成了這個王朝的代名詞。 「積貧積弱」四字,像一付千斤重擔,壓在它的頭上,又像磁鐵一樣牢牢附在宋朝身上。而這一特點和宋朝開國皇帝有着極大的關系。

作為篡位的陰謀家,趙匡胤的個人經歷、政治經驗與性格特點促使宋朝形成了保守、狹隘和「文人政治」的特性,他精心設計的種種防止大臣篡權的辦法,最后卻變成了國家發展的絆腳石。

唐亂於地方軍事勢力過於強大,亂於軍人,宋吸取教訓,更改制度,以文制武,宋朝官吏中武臣從屬於文臣,宋朝重視文科的選拔,而對軍事人才的培養幾乎是零,在宋朝文武兼備的武臣很少,宋朝對文武兼備的人才多猜疑,能夠得到信任賞識的往往是那些有勇無謀的勇夫。盡管宋朝經濟繁榮,由於重文輕武的社會影響,致使經濟實力和文明成果難以向軍事方面轉化。

同時,宋朝的文官政治,帶來了一個十分直接的后果,那就是一系列的「規矩」成為官員們做事的標准。一旦違背了文官政治的原則,就算做的事情再正確,也會受到批評甚至彈劾,而只要正確地做事,就不會有什麼風險,即使碌碌無為,也能一路升官。因而出現了寇准幾次被貶的現象。宋朝官場一團糨糊。

另外,宋王朝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宋朝有歷史上最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和文天祥,也有歷史上最著名的奸臣秦檜;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耿直大臣寇准,也有歷史上著名的權臣蔡京、高俅;有世界刑法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法醫官」宋慈,也有傳說中的「包青天」……這些人,構成了宋朝官員的群像:忠臣與奸臣並立共生,雖然水火不容,但卻在同一個時代相伴相隨。為什麼會這樣?這樣的一種官場生態,也是本書所要論述的內容。

市井與江湖中的印象

宋朝的市井文化十分發達,青樓文化也十分繁盛,作為政壇的后院,市井和青樓中流傳下來的有關政治的逸聞與趣事,也成了我們透視大宋王朝的反射鏡。高度繁榮的宋詞也表達了當時詞人的思想和情懷,反映了宋朝人的生活和人生。

宋朝的許多文人墨客與青樓女子有着密切的交往,他們深知青樓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悲慘命運。詞人們往往以市井萬象、青樓生活作為描寫的對象,寫出了對生活的感想,也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景象。 另外, 「梁山」出現在宋朝,宋朝人為什麼會有一種江湖氣,這和宋朝的歷史特點有一定關系。

水滸傳奇,只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宋朝就是水滸的最好載體。這個朝代,國家腐敗,,處處挨打;官員無能,民不聊生;文化進步,思想開放。特殊的時期造就特殊的人才,對於一群身懷絕技的特殊人群,這是打出他們江湖人生的最好時機。不管是用「梁山文化」或者是「水滸現象」來概括它,這都是我們理解這段歷史的一種視角。

《資治通鑒》,是宋朝問世的一部巨著,它不僅是一部歷史巨著,更是一部政治「聖經」,一部總結了中國歷史上政治沉浮與執政經驗的帝王「聖經」。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它本來是寫給皇帝的政治、歷史教科書,是讓他們反思自己的一面鏡子。但是宋朝的皇帝卻一代不如一代,他們並沒有按照這部書上教導的去做人、做事、做皇帝。

在很大程度上, 《資治通鑒》並沒有起到當時應有的作用。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一件事。歷史已經一去不返,然而它可以賦予善於思考的人們以無窮的智慧和經驗。

中國歷史綿延流長,千百年的風雲際會,形成了豐富的人生智慧,曾經在歷史舞台上活躍過的芸芸眾生無不留下了自己的蹤跡,這對於我們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當然不可僅僅限於關注那些叱吒風雲的豪傑,聰穎靈秀的文士,善使權謀,奸佞邪惡之徒的一生也不可忽視,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體會蘊藏其中的智慧。

同時,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以期能引起歷史愛好者的興趣,幫助人們對歷史進行深入的探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