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禍史

中國文禍史
定價:126
NT $ 110
  • 作者:胡奇光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64075
  • ISBN13:9787208064072
  • 裝訂:271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專題史系列」之一。全書在梳、理、研究大量文獻史料的基礎上,按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的軌跡,敘述了周秦、漢唐、宋明及清代的文禍;其中,既有世人皆知的「文字冤獄」大案,也有鮮為人知的「因文得禍」怪案;用歷史唯物論和傳統語言學(「小學」)的學理,揭示了歷代統治者為維護王權而利用文字迷信、皇權崇拜所制造的種種「流血的文字把戲」——文化專制主義悲劇和慘案。

作者簡介:

胡奇光,1935年生,浙江溫州人。1962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年考入該系研究生,重點研究中國傳統語言學(舊稱「小學」)。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1993年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專著有《中國小學史》、《文筆鳴鳳——歷代作家風格章法研究》、《中國文禍史》等。
 

目錄

緒論
一、文字與文字禍
二、影射·文字迷信·皇權
三、中國文禍史的鳥瞰
第一章 周秦時代——文禍的序幕
一、文字禍的征兆
「陷文不活」——最早文字罹難者
二、文字禍形式的發現
第二章 漢唐時代——文禍悲劇的開端
一、戚夫人「永巷哀歌」
二、司馬遷因文罹難
三、楊惲「種豆之禍」
四、孔融、崔琰的惹禍書信
五、嵇康以「非湯武而薄周孔」見殺
六、顏延之、謝靈運詩禍
七、北魏崔浩《國書》大獄
八、范縝因《神滅論》流放
九、薛道衡、王胄詩禍
十、初唐文禍與喬知之遇害
十一、詩仙也遭文字禍
十二、「種桃之禍」種種
十三、晚唐五代文字禍
第三章 宋明時代——文禍悲劇的發展
一、李后主詞案與宋初文字禍
二、蘇軾烏台詩案始末
鳥台詩案的起因——提訊的內幕——烏台詩案的處理結果
三、蔡確《車蓋亭》詩案
四、黃庭堅、秦觀的文字厄運
五、蔡京以文字整人
張商英以《嘉禾頌》貶官——陳罐《尊堯集》案——時忌與文禍
六、秦檜制造胡銓文字獄及其案中案
武將曲端詩禍——胡銓奏疏案——王庭硅詩案、張元斡詞案——胡銓詞案
七、李光《小史》案與案外之案
李光《小史》案一一吳元美《夏二子傳》案——楊煒萬言書案——程璃《論語講解》案——王超為李光傳遞書信案——沈長卿、芮曄詩案
八、從趙鼎之死到趙汾「大逆」之獄
趙鼎的致命謝表——何兌為老師馬伸請功案——無辜的趙汾打成「大逆」——張浚與趙汾「大逆」案——張祁、張孝祥與趙汾「大逆」案——秦檜搞文字獄的鬼蜮伎倆
九、《江湖集》案的前前后后
劉光祖、洪咨夔因詩文罹難——劉克庄等《江湖集》案——葉李以文字見黜
十、遼金元文字禍
蕭后《懷古詩》案——張鈞代擬罪己詔被殺——「老九」的困境與王冕的題詩
十一、明太祖與表箋禍
十二、高啟等人因詩得禍
詠禽的風波——高啟詩文案——張尚禮、張信等人之死——詩僧遭劫——孫蕢題畫詩案
十三、「流血的文字把戲」
十四、永樂朝文字禍
十五、「盛世」里的文字風波
十六、嘉靖朝的文禍惡浪
十七、萬歷朝文禍三部曲
十八、魏忠賢以文字殺人的血案
第四章 清代——文禍悲劇的高潮(上)
一、順治朝第一樁文字獄
二、與清初正閏之爭相關的文字獄
三、康熙朝庄氏《明史》案
四、三藩之亂和朱方旦案
五、詩歌里的文字禁忌
六、戲曲創作上的文禍陰影
七、文網漸寬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
八、雍正朝反諸王朋黨的文字獄
九、整權臣與汪景祺、查嗣庭等得禍
十、注經、論史的文字厄運
十一、曾靜謀反案與呂留良文字獄
第五章 清代——文禍悲劇的高潮(下)
一、乾隆朝文字禍概觀
二、偽奏稿案與文禍第一高峰
三、瘋話、邪言混淆的悲劇
四、反朋黨的胡中藻案
五、誣告案夾雜着瘋話案再現
六、蔡顯案·齊周華案·文字怪案
七、禁書運動與文禍第二高峰
八、王錫侯案激起文字禁忌的狂浪
九、徐述夔案與「明」「清」文字腥風
十、反學界朋黨的尹嘉銓案
十一、文字怪案、誣告案、瘋話案的重演
十二、文禍大潮后的余波
不是結語的結語
索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