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學讀本(小學卷B)

新科學讀本(小學卷B)
定價:59
NT $ 51
  • 作者:劉兵/主/編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073461
  • ISBN13:9787301073469
  • 裝訂:212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次版
 

內容簡介

本叢書精選相關閱讀內容,提供比較廣闊的科學背景和社會背景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人與科學、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使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本書是《北大基礎教育文庫》叢書中的《新科學讀本(小學卷B)》。

中小學「新課標」有許多新的提法,特別強調在中小學教育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們更多地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就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而言,能夠協調科學與人文,在人生旅途中求真、求善、求美,使個體平穩發展、使社會可持續發展。

顯而易見,博物學知識和情懷,非常有助於中小學學生關心、愛護大自然,能夠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當今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威爾遜(E·O·Wilson),小時候與普通孩子一樣,對螞蟻十分感興趣。在還不到10歲時,有一天,他讀到了曼(w.Mann)在《美國國家地理》上的一篇關於螞蟻的文章,他完全被迷住了,後來他觀察、飼養、研究螞蟻,終於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昆蟲學家,還成了社會生物學”的奠基人。

本選本的選文原則是:第一,廣義地理解科學,平等地對待數理傳統以外的其他科學。選文中也包含民俗、風物、游記、科學文藝等。

第二,突出博物學主題。在各分冊中反復出現動物、植物、地球與宇宙、環境等單元,表現人與自然的具體的可感的關系.強調人是自然的一一部分,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第三,有意識地加入關於科學本身的討論。不但要講科學知識,還要講科學的本性、科學的方法、科學家的責任、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

第四,所選文章平均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要遠難於同期的教科書。這樣做的理由是,編者要避免小看讀者的理解力此選本目的在於提高,而提高無上限,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希望他們從中也可以有所收獲。如果所選內容太簡單,學生會有吃不飽的感覺。所選的文章未必要求篇篇都能看懂,並且篇篇都有體會,那樣要求是不現實也是不必要的。實話說,即使對於大學生,有些內容也未必都能理解透徹。閱讀提示中所提出的問題,相當多沒有標准答案,甚至根本沒有現成的答案。重要的是,我們從小就要介入,就要參與,就要提問和思考。
 

目錄

一 我們的周圍
四季風吟
捕鯨者說
泰山日出
威廉斯堡在兩百年之前
看看我們的地球
估計地球的大小
大陸漂移說
「博物」的真諦:敬畏生命
二 綠野情深
病樹——森林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
識竹小記
蕁麻
馬鈴薯
鴉片
冬蟲夏草
黃葉小讀
禿的梧桐
紅葉
胡椒及其貿易
孟德爾的實驗
三 動物的故事
外星人死亡真相
風鳥皮諾查
觀鳥與關鳥
動物「消化不良」有助於植被繁衍
鳥卵
麋鹿
土蜂
蜂王和她的婚禮
後海灣的鷺鷥
藏羚羊跪拜
蝴蝶翅膀的生成
狼的母性
四 作為探索過程的科學
科學與人文
生日與十二宮圖
捉弄服務生
我在想!我在想
黃道婆海南拜師
「修鞋匠」科學家與彗星
重返月球
伽羅瓦
達爾文的功與過
科學研究的回報
科學的觀察
科學與文明
「懶螞蟻」的故事
五 科學不是什麽
信與知
推理及注意事項
草包族科學
預言
「大十字」不過是「戲說」
生命科學與騙術
怪坡揭秘
科學與批評
植物的感覺
 

教育問題是一個為全民所關心的問題。家長關心孩子的成長,孩子作為受教育者自然對當下教育存在的問題有著更深切的直接感受。教育的問題又是多方面的、極為復雜的問題,很難通過一兩項具體的措施得以解決。但當我們面對現實時,又無法一時同步地解決所有相關的問題,因而一些具體改革性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也還是必要的。這套面向從小學到高中學生的《新科學讀本》,就可以說是這樣的努力之一。

一個重要的背景,是人們對於「兩種文化」之分裂的關注。

如果不談更為久遠的歷史,至少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在國際背景中,教育(包括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內)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努力要溝通長期以來被人為地割裂開來的在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的鴻溝。這樣的努力一直延續至今,在近年來國際上許多重要的教育改革文獻中,我們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種努力的具體體現。

在中國,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標准的制訂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了類似的傾向,這種傾向特別體現在對於科學探究、科學的本質、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強調,以及相應地明確提出的科學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作用。

在如今這樣一個科學和技術已經如此深深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時代,作為一個理想的公民,具備適當的科學素養已是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這里講公民,講科學素養,一層含義是說我們進行科學教育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培養科學家,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應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從絕對數量來說,所培養的對象在其未來的發展中更大的可能是從事科學研究之外的工作。一個可以參照的標准是, 《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准》將學校科學教育的目標規定為4項,即培養學生能夠:1.由於對自然界有所了解和認識而產生充實感和興奮感;2.在進行個人決策之時恰當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原理;3.理智地參與那些就與科學技術有關的各種問題舉行的公眾對話和辯論;4.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運用一個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人所應有的知識、認識和各種技能,因而能提高自己的經濟生產效率。美國人認為他們設定的這些目標勾畫出來的是具有高度科學素養的社會的一個大致輪廓。美國人的目標有他們的特色,但其中不乏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之處。

雖然中國的教育改革呼聲甚高,也有了像新課標制訂和新課標教材的編寫使用這樣一些具體的措施,包括在這些措施背後所蘊含的諸如溝通兩種文化等觀念的普及,但在現行的體制下,現實地講,僅僅依靠學校教育中體制化的科學類課程教育,還是很難達到前面提到的那些目標的。因為我們雖然現在強調素質教育,但畢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傳統,也由於許多其他條件和因素的限制,在學校體制化的、正規教育的有限課時內,也難以容納過多的、但對於理解科學、認識科學卻是十分重要的內容。

與此同時,在與學校的正規教育相對應的、傳統中被稱為「科普」的領域,長期以來主要的工作大多屬於非正規教育的范疇。在這個領域中,從思想內容、傳播理念,到具體形式和內容上,近些年來也有了相當迅速的發展。其中,國內科普的發展也受到了像國外的「公眾理解科學」等領域的工作的影響,受到了來自像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社會學等對科學進行人文研究的領域中的工作的影響。這些發展,與正規基礎科學教育中的趨勢是大致相同的,但又比傳統的正規教育更加靈活,能夠更及時地汲取來自對於科學的人文研究前沿的一些新成果、新觀念。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6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