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沙鄉年鑒》一書對我國讀者可能比較陌生,但在世界上聲譽遠播,影響極大,是一本拓寬道德研究範圍,實現倫理觀念變革的經典著作。

  在這一著作中,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創造了一種新的倫理學──土地倫理學。他認為,新倫理學要求改變兩個決定性的概念和規範︰1、倫理學正當行為的概念必須擴大到對自然界本身的關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一個事物趨向于保護生物共同體的完整、穩定和美麗時,它是正確的;否則它就是錯誤的\〃;2、道德上\〃權利\〃概念應當擴大到自然界的實體和過程,賦予它們永續存在的權利。為此,他提出\〃大地共同體\〃概念。他說︰\〃大地倫理學只是擴大了共同體的邊界,把土地、水、植物和動物包括在其中,或把這些看作是一個完整的集合︰大地。\〃人只是大地共同體的一個成員,而不是土地的統治者,我們需要尊重土地。

  但是,現在人類還是以土地的征服者和統治者的角色出現。例如我們的自然利用,完全是經濟主義的。它還是由經濟私利完全統治著,不僅強調大地經濟利用的可行性,並且認為永遠具有經濟利用的可行性。這是它的一個最基本的弱點。然而,這種完全以經濟私利為基礎的大地利用是難以奏效和持久的。
 

目錄


英文版序
第一篇 一個沙鄉的年鑒
1月
冰融
2月
好橡樹
3月
大雁歸來
4月
春潮來臨
葶藶
大果橡樹
空中舞蹈
5月
從阿根廷歸來
6月
榿樹岔——釣魚敘事曲
7月
巨大的領地
大草原的生日
8月
綠色的牧場
9月
叢林里的合唱
10月
煙樣的金色
特別早
紅燈籠
11月
如果我是風
斧在手中
巨大的堡壘
12月
家園
雪上的松樹
65290
第二篇 隨筆——這兒和那兒
第三篇 結論
附錄1 未發表的序
附錄2 利奧波德和《沙鄉年鑒》
附錄3 本書中出現的動植物名稱
人名譯名對照表
後記
 

最近30年,在美國,從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的角度上說,有一本書顯然是首當其沖的,因為它表達了一種幾乎是不朽的關于人和土地的生態及其倫理觀。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鑒》——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在書架上與19世紀最著名的美國自然主義著作的經典作品——亨利‧戴維‧梭羅的佔據著同等重要的位置。

和梭羅一樣,利奧波德是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和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有著國際威望的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者,在國策制定和為創建20世紀美國的兩個新專業——林學和野生動物管理學上,也卓有建樹。他一生(1887~1948年)共出版了三本書和大約500篇文章,大部分都是有關科學和技術的題目。《沙鄉年鑒》中那些哲理性較強的文章,則是他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它們對專業科學工作者和資源管理人員以及那些崇尚自然和欣賞優美文學的普通公民們,具有特別的吸引力。

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一開始是對一個荒棄了的沙鄉農場上一年12個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利奧波德和他的一家人曾在這個農場里親手進行著恢復生態完整性的探索;接下來,進一步就資源保護主義方面的問題陳述了利奧波德在美國其他地方的某些經歷;最後則以幾篇有關人與環境的關系、美學和倫理學思考的文章結束全書。《土地倫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它通過把土地看成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個部分組成的共同體——人只是共同體中的一個普通成員和公民——的想象力,把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問題串到了一起。

文章的寓意是極其深刻的。在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系統發生著世界性惡化的時代,利奧波德試圖說明普通老百姓可能有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強有力的政府干預的答辯書,也不是通過渲染人們對生存危機的恐懼去進行動員而宣揚世界末日的宗教小冊子。他力圖在闡釋土地的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去強化人們對土地的了解,從而激發人們對土地共同體的熱愛和尊敬。他認為,通過了解和熱愛,就會產生一種在行為上的道德責任感,從而便能維護這個共同體健全的功能。

利奧波德的文章,通過他本人和土地之間關系的描述,在那些從未到過威斯康星的沙鄉和那些他所描寫過的地方的人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樂于接受新思想的讀者。這本書的美國版本的銷售量已超過了100萬冊,利奧波德的土地倫理概念成為幾個全國性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宗旨的基礎。他的思爽也傳到了海外,已經有了俄文、日文、法文和德文譯本,現在,將再次用中文依照侯文蕙的具有深刻感受的譯文出版。

侯文蕙在她的譯文中注入了一種對自然的愛,和一種對利奧波德所描述過的許多地方和環境的親切感,並融入了她從牛國文化、語言和文學中所獲得的鑒賞力。她曾在夏日和冬季里徜徉在利奧波德的沙鄉農場的樹林中、草地上和沼澤邊;曾與汞奧波德的幾個子女討論過他的理論;並與其他諳熟利奧波德粕神遺產的人們進一步探討過他的科學和文學觀。因此,她非常有資格向她的中國同胞介紹一位作家——一個土地共同體的公民伙伴們無論他們在哪都可能永遠銘記的作家。

在侯文蕙翻譯的利奧波德的經典之作的這個版本中,她加進了利奧波德早先為這本書寫的一個自傳式序言。利奧波德在寫一個現在用在這本書中的較短的、更為深刻的前言之後,曾打算將先前所寫的序修改成一個附錄。但利奧波德恰恰在這本書為牛津出版社接受出版時逝世,因此未能進行修改,這篇序也一直未能出版。這確實是很遺憾的,因為在很多方面他都更好地揭示了各篇不同的文章所得以產生的那種特殊的生活經歷。

由于在這個《沙鄉年鑒》的中譯本中附有原序,中國讀者們將能更好地理解到利奧波德時代正在變革中的歷史狀況,以及他對它們的某些反應。在一個現在也正經歷著其自身巨大的經濟增長,但也面臨著各種嚴重的環境問題的國家的讀者那里,利哭波德呼吁生態理解、倫理意識和有責任感的土地管理上的懇求,大概會引起強烈的共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6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