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醫案研究(全二卷‧繁體版)

清宮醫案研究(全二卷‧繁體版)
定價:2160
NT $ 1,879
  • 作者:陳可冀/主/編
  •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0132390
  • ISBN13:9787800132391
  • 裝訂:精裝 / 244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關專家通力合作,對我國現存之清代宮廷醫藥檔案,上自順、康,下迄光、宣,作出系統整理研究,實事求是,有方、有評、有論;歷時數載,終于完成了約兩百余萬字之巨著。

書中不僅展示了清代歷朝帝後紀妃及王公大臣之病情醫事,名醫國手之辨治經驗,以及某些視為禁臠之宮廷藥治,可供臨床借鏡。更可貴者,本書編著者對這些清宮醫藥檔案進行了潛心研究,撰著系列論文,為醫藥界及史學界等各界學者、讀者揭示了清代宮廷醫學之成就及獨特經驗。

本書之編著,于醫于史,都有較高之學術價值。
 

目錄

導言
序言
季鐘樸教授序
岳美中教授序
鄺安坤教授序
鄭鄭天挺教授序
溥杰先生序
任應秋教授序
鄧鐵濤教授序
耿鑒庭研究員序
凡例
圖片
清宮醫案
順治朝醫案
一、順治皇帝
1 避痘(預防天花)諭旨
二、蘇瑪拉奶奶
1 腹痛便血奏摺及朱批
康熙朝醫案
一、康熙皇帝
1 有關咳嗽病治療方藥之朱批
2 瘧疾服金雞納霜(奎寧)治療
3 有關腿病事
4 湯山坐湯養生
5 有關海水浴及土茯苓治皮膚病朱批
6 果酒
二、十三阿哥(十三皇太子)病情
三、保壽阿哥病情
四、和碩純禧公主病情
五、內閣大學士張玉書病情
六、大學士熊賜履臨終病情
七、正黃旗內大臣頗爾盆病情
八、正黃旗一等侍衛那爾善病情
九、瓖黃旗食阿思哈尼哈番俸碩色病情
十、瓖黃旗二等侍衛井田勒病情
十一、直郡王福晉病情
十二、信郡王病情
十三、針灸治愈碩色足疾
十四、武英殿赫世亨病情
十五、御前一等侍衛海清病情
十六、正白旗一等侍衛僧圖病情
十七、正黃旗包依護軍參領莫爾洪病情
十八、正黃旗四等侍衛布勒蘇病情
十九、理藩院右侍郎薦良病情
二十、總管梁琪病情
二十一、科爾沁公必里滾達賴病情
二十二、二等侍衛拉布都病情
雍正朝醫案
一、雍正皇帝
1 塞耳方
2 傳旨修和成藥
3 諭旨修合瓊玉膏
4 關於伽楠香
5 賞平安丸總摺
6 合平安丸,請旨以好沉香代伽楠香
7 查龜齡集與龜齡酒
8 賞賜龜齡集
9 進經驗二方︰神靈膏及銀粉膏
10 進保應膏
11 進貼臍方
12 香薷丸方
13 香薷丸
14 避璁香珠方
15 聰耳棉方
16 秘傳通竅仙方
17 傳旨修合龜齡集
18 金鎖思仙丹及八寶丹方
19 傳旨問上唇方
20 瓊玉膏方
21 進烏須藥方
22 奉旨修合太乙紫金錠
23 癬藥方
24 用方一組
二、孝敬憲皇後
1 禽化人參
三、世子成滾札浦
1 加減當歸拈痛湯治驗
2 固齒白玉膏方
四、喀喇沁王依達木札布之病情輿朱枇
五.喀西服濟吉丹藥效的朱批
六、大臣侯陳泰(傷寒發 治療)
七、閩浙總督滿保(噎膈病)
八、恰親王(修合黃連膏)
九、太醫院用人參藥檔
乾隆朝醫案
嘉慶朝醫案
道光朝醫案
咸豐朝醫案
光緒朝醫案
宣傳朝醫案
附錄
一、清代歷朝皇帝年位表
二、清代歷朝醫學大事年表
三、太醫院職宮表
四、清宮醫案中有關用語遺釋
 

中國傳統的醫藥學是我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我們以有這樣的珍貴遺產而自豪。

對于我國傳統的醫藥學,我們既要繼承,也要發揚。繼承是基礎,發揚是目的。沒有繼承,發揚將是嫵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發揚,醫學就不能昌明,繼承遺有什麼意義?

任何科學都有一定的繼承性。回顧所有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科研成果,無一不足允繼承而後才有發揚的。我以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繼承將作不出任何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的成果來。因此,當前在發展小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中,應特別重視繼承工作。

清代宮廷醫學的整理研究工作,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中醫學術經驗的繼承。陳可冀同志提小侵,我們認為很好。當郎與故宮博物院彭炎副院長聯系,彭副院長告以原故宮明清檔案部,已歸屬國家檔案局,改稱小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經征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同意,與我院合作,進行清代宮廷醫學的整理研究工作。

我國著名老中醫岳美中同志一九七七八年曾中醫研究院科學大會上賦詩︰「掘從寶庫應防淺,煉就紅心好帶專」,提示我們挖寶要防淺,听了很有啟發。繼承發揚中醫學術不能淺嘗輒止,要努力深挖。對于祖國醫學寶庫中的珍藏要細心加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斷研究提高。

整理研究清代宮廷醫學的工作,經陳可冀等同志的努力,已取得一定進展。但是,要使這些醫療經驗小為帝王後妃服務,變成為廣大人民服務,不僅要整理出版,還要做更多的工作,要進行臨床驗證和基礎研究。做到行繼承,有發揚。

現代科學口新月異,人類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不斷變化,為了加快祖國醫藥科學的發展,我們要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有用的東西,互相滲透、互相促進,批判地繼承,作到佔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

我們相信,清代宮廷醫學的整理、研究,必將對祖國醫藥科學的發展做山應有的貢獻。我們提倡這種踏踏實實的繼承,希望中醫研究院各研究部門,多做些像清代宮廷醫學整理研究這樣的工作吧。

季鍾樸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于小醫研究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