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綱要‧因明學

因明綱要‧因明學
定價:108
NT $ 94
  • 作者:虞愚 呂澄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7-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54501
  • ISBN13:9787101054507
  • 裝訂:平裝 / 23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說,“因”是指推理的根據、理由,“明”是知識、智慧、所以因明是通過宗、因、喻等所組成的論式,進行推理、證明的學問。從思想上說,因明包括邏輯學和認識論。因明的邏輯學部分是為了研究邏輯規則和邏輯錯誤,邏輯規則是宗、因、喻三支或五分及其相互關系的規定,陳那新因明主要內容有因三相、九句因、合與離等;邏輯錯誤稱為“似宗”、“似因”、“似喻”,總稱“過失”,包括宗九過、因四十過、喻十過等。而認識論(又稱“量論”)部分研究現量和比量,即直覺知識和推理知識。

改革開放後,百度俱興,因明學在中國大地得到了重視與發展,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研究學者。他們以繼承古學為己任,博采眾長,使我國的因明研究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在邏輯與因明比較研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目錄

因明綱要 呂澄
第一章 引論
一、因明名義
二、古今異說
三、因明所詳
四、因明必要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支——宗及似宗
一、三支比量
二、釋宗名義
三、宗分總則
四、別宗極成
五、所立四義
六、宗體有無
七、宗過九種
第三章 因及似因
一、釋因名義
二、因有三相
三、九句因義
四、因言極成
五、因體有元
六、因過十四
第四章 喻及似喻
一、釋喻名義
二、喻是因分
三、同法異法
四、喻法簡過
五、喻體有無
六、似喻十過
第五章 三支作法及其刊定
一、立宗方便
二、立因方便
三、立喻方便
四、三支異式
五、真似刊定
第六章 能破
一、能破名義
二、缺支能破
三、破量四事
四、立宗過破
五、不成因破
六、不定因破
七、相違因破
八、舉喻過破
第七章 似能破
一、似破名義
二、似缺過破
三、似宗過破
四、似不成破
五、似不定破
六、似相違破
七、似喻過破
第八章 現比量及論軌
一、諸量廢立
二、現量名類
三、比量名類
四、似現比量
五、論軌方隅
附錄
因明學 虞愚
重印說明(1989年版)
江亢虎博士序
太虛大師序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因明學之意義
第二章 因明學歷史沿革大概
第三章 因明學研究法
第一節 覃思本文
第二節 鑒別古今
第三節 旁考經論
第四章 因明學發展中重要之變態
第一節 五支式改為三支式
第二節 能立所立之劃定
第三節 宗依宗體之辨正
第四節 因支究三相之具闕
第五節 喻依喻體之辨正
第六節 唯立不顧論宗
第七節 立量之審定
第八節 離合作法之通遍
第五章 因明與演繹邏輯
本論
第一章 以頌攝要義
第一節 頌八門二益
第二節 明攝諸要義
第二章 別釋八門為七
第一節 真能立門三
一 初標
二 解又三
三 結
第二節 似能立門二
一 正釋又三
二 結
第三節 真現量真比量二門為三
一 總標
二 別釋
三 總結
第四節 似現量門
第五節 似比量門
第六節 真能破門
第七節 似能破門
第三章 以頌總結
 

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說,“因”是指推理的根據、理由,“明”是知識、智慧,所以因明是通過宗、因、喻等所組成的論式,進行推理、證明的學問。從思想上說,因明包括邏輯學和認識論。因明的邏輯學部分是為了研究邏輯規則和邏輯錯誤,邏輯規則是宗、因、喻三支或五分及其相互關系的規定,陳那新因明的主要內容有因三相、九句因、合與離等;邏輯錯誤稱為“似宗”、“似因”、“似喻”,總稱“過失”,包括宗九過、因十四過、喻十過等。而認識論(又稱“量論”)部分研究現量和比量,即直覺知識和推理知識。

在學派紛爭的年代,為了證明本派學說的正確,指明對方學說的錯誤,辯論的方法成為至關重要的工具,在長期辯論中,逐漸形成了推理形式。最早起源于古印度正統婆羅門哲學派別關于祭祀的辯論,其中正理派深入研究了邏輯問題,以五支作法為中心,初步歸納出正確推理的基本規則和錯誤推理的原因、類型。

在佛教內部,大乘空宗代表人物龍樹著《方便心論》,較早地總結了佛家的邏輯學說。他又著《回諍論》、《廣破論》,以真空假有的觀點破斥正理派的邏輯學說。後來的中觀論師雖然也用命題邏輯,特別是用歸謬方法破斥論敵,但是中觀學派並沒有從《遮羅伽本集》和《正理經》的五分作法中發展出自己的因明體系。說一切有部對因明持肯定態度,瑜伽行派繼之而起,吸收並發展了古正理,創建了古因明體系,成為論證唯識思想的重要方法。《瑜伽師地論》第十五卷,即為因明論法;而無著在《顯揚聖教論》卷十中,詳述因明的論議法;世親曾著有《論軌》、《論式》、《論心》三部書,堪稱因明論理規則之集大成者。陳那繼承世親的思想,專門研習因明,勘正前賢著作中的錯誤,並補其不足,從而使因明真正承擔起立正破邪的作用。自此,陳那之後的因明,稱為“新因明”,之前的則為“古因明”。

陳那的因明著作,義淨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說有八論,即《觀三世論》(有藏譯本)、《觀總相論》(有漢譯殘本)、《觀境論》(即《觀所緣緣論》,有真諦、玄奘兩種漢譯本及藏譯本)、《因門論》(今佚)、《似因門論》(今佚)、《理門論》(有玄奘漢譯本)、《取事施設論》(有漢譯殘本)、《集量論》(有兩種藏譯本)。此外,《藏文大藏經》中尚有寂護與法光共譯的陳那《因輪論》,其內容即“九句因”。陳那的貢獻在于,創建“九句因”,改造“因三相”,改古因明的五支作法為三支作法,從而被印度學者稱為“中世邏輯之父”。陳那的弟子商羯羅主,繼承師志,畢其一生以窮研因明之奧秘,鑒于其師《因明正理門論》淵深難解,于是著《因明入正理論》以釋之,漢地佛教論及因明時,多以此論為依據。陳那的再傳弟子法稱著有《釋量呻侖》等八部因明著作,使因明學擺脫了辯論術的框架,從而使邏輯學與認識論得到了緊密結合。

漢地因明的傳播,大盛于玄奘。玄奘在印度除了研習法相唯識以外,亦修習因明。後歸返長安,譯出《因明正理門論》和《囡明入正理論》。窺基注釋《因明入正理論》,並且記載玄奘所口授有關古今因明的內容,而著成《因明八正理論疏》,世稱《因明大疏》。其時,另有神泰、文備、文軌、淨眼、靖邁等諸學者輩出。窺基之後,慧沼、智周、道邑、太賢等人,相繼弘揚因明。會昌禁佛,晚唐五代,兵戈擾攘,因明疏記,世解講習,其書亦隱晦不傳。直至清末,楊仁山于日本復得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刻版流通,研習因明之風漸蘇。民國以來,謝無量、太虛、呂瀲、熊十力、虞愚、唐大圓、周叔迦、法峰、陳望道、陳大齊等碩學蔚起,博采西方的邏輯學、名辯、歸納等方法,與因明互相參照,因明學因此應時代學風而繼傳不墜。

藏地佛教在翻譯陳那、法稱等人的著作方面,時間比漢地晚,但數量之多、注釋之完備、講傳著述之盛,遠遠超過漢地。藏地因明的傳播,是以陳那、法稱為中心,千余年來,因明在藏地傳譯、講說、著述,乃至在學經時應用因明論式以辯明經義,一直相沿不衰。西藏學問僧,如釋迦慧、慧作護、勝者、法勝、商羯羅難陀、寂護、智吉祥、律天、善護、勝友、寶作寂、寶金剛等著名因明學家又撰著大量注疏,不少因明著作因有西藏譯本得以流傳至今。

總而言之,因明傳入我國漢地,不及西藏完備而普及,而且傳入後的研究與應用,亦遠遠不及日本興盛。改革開放後,百廢俱興,因明學在中國大地得到了重視與發展,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研究學者。他們以繼承古學為己任,博采眾長,使我國的因明研究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在邏輯與因明比較研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民國年間,我在上海佛學院讀書時,亦曾學習因明,頗感其中之深奧。聖凱法師、鄭偉宏教授願意組織出版一套有關因明的研究叢書,收集有關因明的研究著作,以備後世學人得其門而八。我亦願意盡一己微薄之力,重振因明學,故樂見其成。本套叢書除了匯集呂澄、陳大齊、虞愚等因明大家的論著以外,也十分關注收集藏傳因明的著作,希望在藏、漢所傳因明的交流中,提高我國因明學研究的水平。同時,也希望條件成熟時,能將武邑尚邦、宇井伯壽、威提布薩那等世界名家的著作譯介過來。因本寺物力有限,故無法收集因明學領域所有研究著作;然振興古學,乃我等之共同願望,願後來者能夠繼續努力。

妙靈
2005年5月29日
于上海真如寺丈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