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文獻考證和考古學成果相結合的方法,並注意到古地質和古氣候學成果在研究過程中的運用,詳細解讀以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和巴蜀文化為代表的長江下、中、上游文化的性質、特點和差異,論述了長、中、下游地域性史前文化的發展狀況以及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地位和巨大作用。
段渝,四川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所長、研究員,《中華文化論壇》常務副主編。出版《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玉壘浮雲變古今——古代的蜀國》、《三星堆文化》等學術著作20余部,並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
青銅器與金文(第二輯)
$773 -
人之追問:來自史前考古學的思考
$198 -
尼安德特人
$322 -
金石學
$187 -
人類基因組編輯:科學、倫理和監管(中文翻譯版)
$407 -
王國維講考古學
$260 -
紫砂小史
$517 -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伍)(上中下)
$15,556 -
東嘎石窟壁畫
$303 -
中山四講
$188 -
人類學研究:第十一卷
$360 -
正常人體結構(第4版)
$414 -
藏美:九如堂古陶瓷收藏50年(全二冊)
$10,440 -
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
$345 -
宜興紫砂珍賞
$1,879 -
人的圖像:想象、表演與文化
$355 -
正常人體結構與生理學
$412 -
圖文新解泉志
$365 -
山西翼城大河口遺址調查報告
$1,462 -
虢國墓地出土青銅器(一)
$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