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地理

中國交通地理
定價:258
NT $ 224
  • 作者:陳航 張文嘗 金鳳君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0-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082869
  • ISBN13:9787030082862
  • 裝訂:325頁 / 27 x 19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簡要回顧我國交通運輸地理學的研究及其成就,系統評價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條件、區域背景與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論述了我國交通運輸地理的全貌、地域組合的結構特點與類型、發展演變規律及其產生原因,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對未來的展望。同時分別探討了各交通部門的發展條件、歷史演變、現狀特征與今後發展方向,各大區域及港澳台地區交通運輸的發展水平、結構類型、分布特點與運輸流向等。

全書包括:總論、交通網絡地理、運輸與客貨流地理、區域交通運輸地理4大篇,共24章。這次重印時新增一章,即第二十五章,近10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重大變化。

本書可供從事交通運輸研究、交通運輸管理、國土規划、區域規划、經濟區划的有關科研人員與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有關師生參考。
 

目錄

《中文人文地理叢書》序一
《中國人文地理叢書》序二
《中國交通地理》新版序言一
《中國交通地理》新版序言二
前言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交通運輸地理的研究及其進展
第一節 交通運輸地理學的研究
第二節 交通運輸地理學的出現與發展概述
第三節 中國交通運輸地理研究及其中成就的問題
第二章 中國交通運輸的發展條件與區域背景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自然資源
第三節 人口與城市
第四節 工業發展與布局
第五節 科學技術
第六節 交通運輸產業政策
第三章 舊中國交通運輸的發展與分布
第一節 古代交通發展簡述
第二節 近代交通運輸的發展與分布
第三節 舊中國交通運輸發展與分布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新中國交通運輸的建設與布局
第一節 建設與發展的重大成就
第二節 發展過程概述
第三節 布局的重大變化及若干認識與經驗
第二篇 交通網絡地理
第五章 綜合交通運輸網地理
第一節 總體發展的規模、水平和結構
第二節 綜合交通網絡的層次與骨架
第三節 綜述交通網絡的分布特征
第四節 問題與展望
第六章 鐵路網地理
第一節 鐵路網的發展
第二節 鐵路網發展水平與技術特征
第三節 鐵路網分布特征
第四節 發展展望
第七章 公路網地理
第一節 發展過程與發展條件
第二節 公路網發展水平與特征
第三節 公路網現狀分布特征
第四節 區域公路網發展水平類型
第五節 發展展望
第八章 海上交通網地理
第一節 發展條件與發展過程
第二節 發展水平與技術經濟特征
第三節 港口的地域分異
第九章 內河交通網地理
第一節 發展條件與發展過程
第二節 發展水平與技術經濟特征
第三節 內河交通網分布及主要航道
第四節 存在問題與發展趨向
第十章 民用航空網地理
第一節 發展過程
第二節 航線的組成結構與布局
第三節 航空港的規模與主要機場
第四節 差距與展望
第十一章 管道網地理
第一節 發展條件與發展過程
第二節 發展水平及特征
第三節 地域分布特征
第四節 管道集中分布及主要管線
第五節 展望
第十二章 綜合交通樞紐
第一節 交通樞紐現狀
第二節 我國交通樞紐類型及成因
第三節 交通樞紐分布特征
第十三章 城市交通
第一節 城市交通網的發展與布局
第二節 城市交通發展及其構成
第三節 城市對外交通的發展及其布局演變
第四節 城市交通布局發展前景
第十四章 對外交通運輸地理
第一節 我國對外開放口岸的分布
第二節 對外客運地理
第三節 對外貨運地理
第四節 我國對外交通地理今後的發展
第十五章 郵電通信網地理
第一節 郵電通信發展歷程
第二節 郵電通信網發展水平與特征
第三節 郵電通信業務量及傳輸干線網的地區分布特征
┅┅
 

這本書的前身是作為《中國人文地理叢書》的一冊於1993年出版的《中國交通運輸地理》。古往今來,炎黃子孫就十分重視道路開發與河海舟楫之利。秦修「馳道」,將全國通商大邑同首都聯結起來。西漢張騫通西域,開古代中西貿易之先河。15世紀初至17世紀初,西方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殖民探險促進了全球的經濟聯系,也使西方列強瓜分殖民地和奴役弱小民族延續了數百年之久。與文藝復興相伴而行的是15世紀末開始的「地理大發現」,它促進了地球上各族人民的相互交往。西方的哥倫布固然功不可沒,實際上,我國明初的宮廷內官鄭和,早在14世紀初,就受命組織龐大船隊,29年間7次下西洋,到達37個國家,足跡遍及現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所到之處,進行了大量經濟和文化交流,擴大了各國人民相互交往的眼界。通過海陸交往和之後的大陸腹地探險,近代地理學終於在上世紀中葉在西方誕生了。我國的近、現代地理學雖出現較遲,但卻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交通地理方面,我國古代對河湖水道和通商大埠在歷代的地理志、地方志、游記中,比比皆是,浩若煙海,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筆財富。

對於近代和現代地理學,我覺得有必要追憶一下我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關於我國經濟地理和國土規划的見解。中山先生早在本世紀初,就在辛亥革命後的1919年完成了他的名著《建國方略二——物質建設(實業計划)》。這是他提出的一個改造自然和全國生產力布局的偉大設想方案,內中對我國經濟建設的10大事業,包括交通、商港、城市、水力、工業、礦業、農業、灌溉、林業、移民實邊,做了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分析和遠景部署。在交通建設方面,他的思想更具遠見卓識。中山先生所規划的北方大港在青河口,東方大港在乍浦澉浦間的杭州灣口,南方大港在珠江口上的黃埔。三者均具備優越的水深條件,並可借助於河道和運河分別同天津、上海以及廣州聯系,同時避開了當時被帝國主義盤踞的租界區。孫氏的10萬英里鐵路建設規划,總起來看也是具有參考價值的。當然,由於辛亥革命的失敗,他的設想在當時是無法實現的。

建國半個世紀來,作為人文經濟地理學的一個方面,交通運輸地理經歷了從原蘇聯引進理論與方法,在綜合大學和交通運輸高校設立相應課程,以及參與國家計划和設計部門的實際任務等三大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86年,經過高校(如北京大學、北方交通大學)教師、科研和設計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規划管理部門干部的通力合作,從《交通運輸地理學》出版開始,已逐漸形成了交通地理論著逐年增多、學術空氣不斷繁榮的局面。

欣聞《中國交通運輸地理》更名再版,又值世紀轉換之始,企盼交通地理在下世紀獲得更為篤實的成就,而交通地理亦會成為融自然、技術、經濟為一體的地理學和經濟學的排頭兵。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