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詩史(修訂本)

八代詩史(修訂本)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葛曉音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55044
  • ISBN13:9787101055047
  • 裝訂:289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包括北朝,史稱八代。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詩歌史中,八代詩是蘊蓄豐富的上游。

本書結合各歷史時期社會政治和學術文化、文學思潮發展的背景,論述了八代詩歌題材、內容、形式、風格的基本特征及其變化原因,深入分析了本段詩歌史中幾次重要詩歌革新的實質;並圍繞重點作家的研究,描述了同期作家群體創作的風貌,清晰地色勒出每一代詩歌前後因革的關系及其對唐詩的影響。全書論述簡明精要,藝術感受敏銳細致,文字表達深入淺出,適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讀者閱讀。

葛曉音,1946年8月生於上海市。196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1982年獲北大中文系中古典文學碩士學位後留系任教。1989年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九十年代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會系教授。主要代表作有《八代詩史》、《漢唐文學的嬗變》、《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等近二十種。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目錄

再版前言

第一章 兩漢詩歌的源流
第一節 漢樂府民歌
第二節 兩漢文人詩
第二章 建安風骨
第一節 彬彬之盛的建發文壇
第二節 各領風騷的曹氏父子
第三節 並馳文路的建安諸子
第四節 孔雀東南飛
第三章 正始之音
第一節 艱難時世和魏晉風流
第二節 阮籍和《詠懷》詩
第三節 嵇康和四言體
第四章 西晉詩風的雅化
第一節 亂政迭移中的典言雅音
第二節 傅玄和張華
第三節 陸機和潘岳
第四節 左思和劉琨
第五節 張協和郭璞
第五章 陶淵明
第一節 寧固窮以勵志的靖節先生
第二節 融興寄於自然美的田園詩歌
第六章 南北朝樂府民歌
第一節 南朝樂府民歌
第二節 北朝樂府民歌
第七章 晉宋詩運的轉關
第一節 雅俗沿革之際
第二節 謝靈運和山水詩
第三節 鮑照和樂府七言體
第八章 齊梁詩風的功過
第一節 文升質降的遞嬗
第二節 謝朓和齊詩
第三節 從沈約到蕭綱
第四節 吳均和何遜
第五節 從徐陵到陰鏗
第九章 北朝詩歌的演進
第一節 南北詩風融合的途徑
第二節 庾信文章老更成
第三節 王褒和盧思道
第十章 隋詩的過渡狀態
第一節 囿於融合而艱於創變的時代
第二節 楊素和薛道衡
小結——關於八代詩史中若干問題的再認識
主要引用書目
後記
 

記得當初曉音開始考慮撰寫這部書稿的時候,曾經給我說過,她不滿足於僅僅是一般的編寫,還想通過系統閱讀,盡量掌握第一手資料,有所發現,有所深入,努力爭取寫出一部較有分量的分體斷代文學史來。我聽了深表贊同,勉勵她只管照自己挑選的並不那麼平坦的道路走下去,即使苦一點,也是值得的。她就這樣做了起來,果真時有創獲。她有時來看我,總要興致勃勃地先同我談論她最新的讀書心得和寫作體會。隨寫隨讀,我終於看完了這書的全部稿子。真為她高興,里面大大小小的發現和創見可不少呢。譬如漢樂府《平陵東》寫義公因被劫持勒索以致傾家盪產的不幸遭遇,詩意一直未得確解。著者則根據史料,對詩中的劫義公者提出兩種新解。一種可能是豪族大姓家的賓客。《漢書》中記載漢代郡國和長安「宗族橫恣,賓客犯為盜賊」,「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與牾」,賊發輒避人大姓家,「吏不敢追」。這就是根據。劫義公者也有認為是官吏的。著者卻能更進一步,據《后漢書·虞詡傳》所載「是時長吏、二千石聽百姓謫罰者輸贖,號稱『義錢』」雲雲,加以具體論證。這兩種解釋,都有助於深入理解這篇作品,很有意義。左延年的《秦女休行》,歷來認為系采趙娥為父報仇的本事而進行創作的。著者通過新材料的發掘,認為漢陳留郡外黃縣緱玉手刃殺父仇敵一事更接近左詩所寫情節。北朝民歌的收集和保存情況,向來不甚了然。著者經過考證和分析,指出北魏孝文帝時也曾有過采詩制度,《梁鼓角橫吹曲》的保存和流傳或與此有關。這都是些值得重視的新發現。

像這樣的一些考證和發現固然很好,但我認為最好的還是書中那些對重大問題的言之有據的綜合研究。還拿漢樂府來說,著者在閱讀作品時發現,漢樂府民歌反映社會問題的敘事詩中,何以多寫家庭題材,主人公多為孤寡病弱、士卒流民,又往往含有刺美郡守之意呢?后來她綜合分析了大量史料,指出這主要是由於漢代采詩確有其觀風俗、察時政的目的,而其觀風采風的基本內容,又是以體恤鰥寡孤獨和考察郡縣吏治這兩項為主所致;同時也與漢代生產所有制和倫理觀念的變化有關。此外,她還對漢樂府民歌的發展原因和表現藝術提出了兩個頗為重要的看法:(一)據古逸歌可知,自周至漢,內容富於客觀性的箴銘、格言、謠諺大量存在,它們多用簡單而抽象的語言總結人生的職責和生活的智慧,或提出關於社會共同生活、政治、道德的教訓和告誡。漢樂府中有不少以總結人生經驗為主要內容的詩歌,當是由這些箴銘謠諺發展而來。(二)樂府游仙詩和漢代的畫像石一樣,在藝術上大都表現得非常天真。在這些詩里,神人鳥獸雜陳交錯,仙境就在人間的泰岳華山。它們所描繪的雖是非現實世界,但充溢在浪漫幻想中的卻是極其寫實的精神。之所以如此,無疑是由於詩中關於仙境的描寫有以漢武帝所建宮殿祀壇為依據的因素,同時也與漢人將神話世界看得像現實世界一樣確切可信的心理狀態有關。

關於建安詩歌與時代思潮的關系,是歷來研究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本書卻能將建安文人的人生觀、道德觀、學術思想等的變化聯系起來加以綜合考察,指出:破除禁錮頭腦、束縛個性的儒家經學和虛偽的道德標准,崇尚名實相符、朴素自然,務求通達人情,尋求人生永恆的精神價值,是建安時代的基本精神,它促使建安文人突破儒家以雅頌為正聲的觀念,童視樂府新聲,從而引起了建安詩歌在題材內容和藝術風格上的一系列變化。著者還根據對建安精神的理解,分析了建安風力在魏晉進步作家身上的不同表現,指出謳歌建功立業的理想和不朽的令名高節,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反映出時代和社會的面影,這就是建安風骨之所在,也是貫穿於漢魏六朝進步文人詩中的一條紅線。

當論及正始時期的黑暗現實與魏晉風骨的關系時,著者能吸取史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加以發揮,深入分析了正如文人與建安文人在人生觀上的異同,從而勾勒出正始詩歌的基本特征。論述西晉文學在當時重儒重玄兩種學術空氣的影響下,主要還是受儒家以雅頌為正聲的觀念的影響,其主流的風格特點為典雅、博奧、工麗;而晉詩在這種文學思潮的影響下,就出現了典正的四言充斥詩壇和五言被雅化的現象。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